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2014年第11期

现代化进程中“三农”纪录片的主流意识及其价值

金震茅

2014年11月28日16:17        手机看新闻

纪录片与“三农”有着紧密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就是《到农村去》。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的传统结构被打破,“三农”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是“三农”纪录片的主题选择、价值趋向及表现风格的多样化。本文从“三农”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出发,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题材纪录片呈现出的主流意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三农”纪录片的价值所在,从而提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一、农村现代化演进中的时代表情

“三农”纪录片是深刻反映农村社会现实,记录农村发展的时代影像,让受众感知到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三农”,其主流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用史诗笔触抒写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

伴随着“三农”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观念变革的发展过程,对农村建设的记录使“三农”纪录片成为抒写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的重要文献。

首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内容。如获得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纪录片《大革假村纪事》,紧扣“三农”问题,讲述了大革假村村长王曙光带领村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种植巴西菇、辣椒、圣女果和发展刺绣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故事。

其次,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江苏常熟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殷健和他的“吉健”葡萄》,讲述葡萄种植大户——常熟吉健葡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健注册吉健葡萄商标,并成立吉健葡萄专业合作社,种植无公害葡萄,以合作社为形式,带领广大农户共奔富裕之路。同时,殷健还通过榨汁、酿酒,发展葡萄酒的市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吉健葡萄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金链子”。

其三,开发绿色生态旅游。江苏常熟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农民新天堂》介绍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后,瞄准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为主题,积极开发绿色生态旅游。该片重点介绍了蒋巷村已推出的“新农村考察游”“学生教育游”“农家乐趣味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等五大旅游产品,让观众感受现代农村田园诗歌般的生态魅力。

其四,倡导建设家庭农场。江苏省常熟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土地也能产黄金》介绍了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坞丘村的田娘农场构建的“公司+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这种新型合作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非法人型向法人型转变,成为常熟家庭农场的“升级版”。李克强总理在参观田娘农场后说:“在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方面,常熟应该说有突出的创新和变化,希望今后在这个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大胆探索,给苏南、给江苏、给全国都积累经验。”

2.用精确影像再现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

透过“三农”纪录片的传播,观众感受到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革。首先,勾勒农业税制演变规律。农村税费改革是从2000年逐步展开的,到2006年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的8集纪录片《皇粮国税》,系统阐述皇粮国税历史,展现税费改革成果。其次,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改革的关键所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守望土地》,分别从五个角度梳理近几年来关于土地方面的政策,即土地与农业的关系、土地与开发保护的关系、土地与水利的关系、土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土地与经营流转的关系。其三,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农业部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摄制的我国第一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纪录片《倾注三农》,全方位、多层次地真实记录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破解“三农”难题的创新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3.用社会责任聚焦中国“三农”的“生存之镜”

“三农”纪录片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引领社会价值观,用社会责任聚焦中国“三农”的“生存之镜”。

(1)“三农”与乡村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风貌变迁,在中国广袤乡土之地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投射和映现。由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录片《望乡》,以转型中的中国乡村为创作背景,记录不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的变迁,以及一个个家庭和个人,自主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动人故事。观众从中不但可以倾听来自乡村社区的声音,而且也可以感受到跨越地缘的乡土文化血缘,走入乡土化的视觉表达和思考。

(2)“三农”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环境受到严重冲击。纪录片《农夫与野鸭》讲述沿海农民张立民依靠承包的稻田为自己创造生存条件,将湿地改造成稻田,使大片的湿地面积减少,从而使斑嘴鸭的生存空间缩小,斑嘴鸭常来稻田寻找食物。该片揭示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同时又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云南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最后的梯田部落》介绍哈尼族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千百年来,哈尼族从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中走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了自我,梯田正在日益萎缩,那些固守梯田的农民,正在成为生态环境的最后守护者。

(3)“三农”与城市

当下,农村的青壮年大量流向城市打工,农村的“空巢家庭”也在逐年增加,中国的城乡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跨年跟踪纪实拍摄的系列纪录片《进城》,真实记录中国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在这部纪录片里,受众可以看到农民工在城市打拼所经历的艰辛,所面临的困境;可以看到因为他们远离家乡,和自己的孩子亲情疏离;也可以看到留守儿童因为缺失父母的爱而出现的诸多问题。再如纪录片《远去的水乡》讲述江南小村一个四世同堂家庭的变迁和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村庄的消失。该片深刻地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农村用地的减少使农民大量涌向城市,外来务工农民为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给城市带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今,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歧视问题,都成为了社会问题。这是现代化中国与传统的乡土中国碰撞的结果,是社会在转型期面临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4.用浓墨重彩记录鲜活生动的农民形象

纪录片作为一个国家的影像史,最不可缺少的,是大时代中普通人的执著和奋斗、光荣与梦想。“三农”纪录片中很多农民形象与过去的农民形象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都是新型农民,他们追求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别,是一批鲜活生动的新形象。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从里到外散发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1)农村改革先行者

新时期以来,“三农”纪录片始终以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着重讴歌农村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突出勇于站在时代潮头的农村改革先行者。如江苏常熟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44年带出一个新农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主人公江苏省常熟市任阳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的高尚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党的十六大和十八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常德盛是新时期农村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该片抓住了常德盛这个先进典型,充分挖掘常德盛身上的先进事迹。该片还通过时任总理温家宝对常德盛的高度评价,展现了常德盛这位农村改革先行者的动人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这部纪录片较高的新闻价值。

(2)农村环境保护者

“三农”纪录片站在时代的潮头,用带有责任感的镜头记录下农村变迁中的万千影像,反映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各种污染正在影响着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逐渐威胁到他们的健康。杭州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农村妇女韦东英 》,记录了浙江杭州萧山南洋镇坞里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韦东英,为了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抗争的努力。韦东英不畏权势和压力,带领乡亲们维权。她的行为触怒了当地一些利益部门,甚至惊动了国家环保总局。该片通过韦东英耿直勇敢的个性和朴素生动的语言,树立了一位切实维护农村环境权益的农民形象。

(3)农村致富带头人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菜农蒋英杰》,记录了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洞堡土城子村一名种菜能手的故事。蒋英杰高中毕业后跟着母亲种蔬菜,她利用高科技,建起温室大棚,形成规模化生产。但她没有满足,还将目光瞄上了无公害蔬菜,不断开发新品种,满足市场需要,大连新玛特、沃尔玛等几家超市的“绿晨”无公害蔬菜,都是由她的基地生产出来的。蒋英杰没有止步,又琢磨起日本的“无土栽培”,准备研发这一技术,生产绿色蔬菜。该片通过宣传农业发展中的典型事例,突出了菜农蒋英杰这位农村致富带头人。

(4)农村文化传播者

江苏常熟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兰韵飘香》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素有喜爱戏曲传统的常熟尚湖镇王庄社区居委会,因势利导创办了兰花艺术团,自编自演的一批优秀剧目在全市广受欢迎。常熟“农民剧作家”袁小弟十多年如一日为兰花艺术团创作小戏、小品,先后创作出《良心》《生日》《定亲》等多部在农村和农民群众中具有强烈震撼力和感召力的锡剧小戏。袁小弟创作的小戏、小品题材贴近农民,内涵丰富感人且启人心智,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袁小弟成为农村文化传播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所在的尚湖镇也由此被确定为苏州市小戏、小品创作基地。

5.用实用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三农”纪录片要成为农业科技的强势推广平台、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平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三农”纪录片在技术服务方面主要是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江苏常熟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稻虾联作绿色生态种养技术》讲述发展现代农业中绿色生态种养是大热门。该片介绍水稻和河虾如何在同一生长区域共存。一块田地,要的就是两种收益,而除了经济效益,最大的赢家还是“生态”。从推广实用技术的角度,该片用严谨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这一生态种养技术的操作要点以及它所产生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在鱼米之乡的江南也具有比较高的推广价值。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