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新媒体赋权与城市反噪声行动【2】

——以杭州德胜快速路西延工程为例

王 润

2014年12月01日13:5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首先,从该事件中,可以感觉到公众不断提高的公民意识。维权者在遭遇到权利受到侵害时,通过线上和线下各种途径进行自我赋权,保障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体现出正在提高的公民意识。在表达权利意识时,公民尽量采用不太过激的方式进行,通过上访投诉的制度性赋权,与网络社区发帖的非制度性赋权结合起来,并运用挂横幅的形式引发更多公众的关注,尽最大可能争夺权力,维护自身权益。此外,网民在微博围观过程中,基本以客观的方式呈现沿线居民抗议的呼声,尽量避免过激的语言和反对的标语,并结合居民与政府双方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微博帖子没有被大面积删除的重要原因。毕竟政府需要给予网民适度的言论自由权以维护公民基本的公民权益,因而微博中理性、相对温和的言辞就不太会被“和谐”。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议题的性质有关,环境、噪声等多为涉及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等的公共性议题,事件本身的敏感性程度比其他政治议题要低很多,不会直接威胁到政府的威信。

其次,可以感觉到“围观改变中国”的力量。尽管微博提供了网民传播与意见交流的平台,但从微博上所呈现的网民“德胜横幅”赋权行动来看,微博并没有成为维权者个体赋权的主战场。而是其他网民对事件的围观互动,使微博内容得以在互联网范围内扩散,增进社会公众对议题的了解。这是一种借助于“网络围观”的外部力量进行的组织赋权和社区赋权,微博提供了网络围观的重要阵地。网络围观成为一种特殊的力量,通过间接非严密的联系向社会施压,倒逼政府,给政府带来压力。这种互动使网络参与者通过围观彰显了社会权力;新媒体的赋权行动可以不是维权者个体的行动,而是通过间接围观而产生的赋权作用。这是传统媒体时代缺乏微博互动的情况下公众难以想象的。

第三,网民试图在新媒体赋权过程中借用媒体资源。媒体资源是一种外部资源,微博为网民调动外部资源赋权提供了便利性。在该事件中,网民通过微博的@功能求助于当地媒体部门和知名媒体人,试图获取传统媒体的报道和支持。尽管已有的公共新闻理论认为互联网时代,网络新媒体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本研究却说明在中国公众更愿意争取传统媒体的报道与关注,也即说明中国公众并不把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同等看待,而是赋予了传统媒体更多的权威性与官方性的认识。这也证实了部分学者的观点,没有媒体报道的社会运动就等于没有发生。

第四,无论从德胜高架建设的最终方案,还是从微博围观的热度看,微博围观赋权行动的力量仍是微弱的。从2010年8月设计方案公示到2013年12月底正式通车,三年来公众的抗议行动和网民围观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有关部门对事件的关注,回应了公众的上访和网络论坛的投诉反映,但仍然没有改变高架建设的进行和原有的拆迁原则;传统媒体也没有报道高架周边的“横幅抗议”事件。此外,从微博帖子的转发和评论量来看,除个别有少量(10以下)转发和评论外,其余绝大多数无人转发和评论,可见微博围观热度之低。因此,尽管微博新媒体提供了围观和争取外部资源的可能性,但在利益诉求面前,制度性的缺失仍然无法彻底改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总之,维权者在维权事件中日益表现出强烈的公民意识和自我赋权意识;在Web2.0时代,微博的自媒体传播使公众可逐步感受到“围观改变中国”的力量,但在缺乏制度性力量的情况下,这种力量终究是微弱的。

五、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首先,由于该事件持续的时间较长,对微博数据的采集提出了挑战。目前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仍可能有关键词不合适影响到对事件整体的分析。后期将采用更有效的软件抓取技术,对事件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

其次,本研究采用的是案例分析和网络民族志的定性研究方法。赋权研究可以进一步从个体层面的心理赋权层面进行定量测量;由于研究时间所限,研究还尚未对沿线居民进行深度访谈。这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1]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或者后天条件制约,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不能或只能很少占有社会资源,缺乏抵抗种种风险的能力,也缺乏依靠自己努力来改善其境遇的可能性,并在政治上、文化上和心理上处于社会边缘。(沈立人,2005)

[2]舒中胜、涂磊、小强(王志强)都是浙江电视台中知名的媒体人士,分别主播新闻深呼吸、九点半、小强热线等新闻评论类栏目,节目在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曾繁旭:《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上海三联书店,2012

[3]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师曾志、金锦萍:《新媒体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潘聪平、赵雅婷:《新媒介赋权视角下表达与行动的力量——以“免费午餐”为例》,师曾志、金锦萍编:《新媒体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蔡文之:《网络传播革命:权力和规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3

[8]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24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79

[10]程玲:《互助与增权:艾滋病患者互助小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出版社,2009

[12]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3]童志锋:《互联网、社会媒体与中国民间环境运动的发展(2003-2012)》,《社会学评论》,2013(4):52-62

[14]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1):121-138

[15]韩升,谢丽威:《弱势群体公民权的失落和回归》,《党政论坛》,2009(10):31-33

[16]谢进川:《试论传播学中的增权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4):33-37

[17]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10):76-81

[18]王慧娟:《增权:一个理论综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20-23

[19]周林刚:《激发权能理论:一个文献的综述》,《深圳大学学报》,2005(6):45-50

[20]张时飞:《上海癌症自助组织研究:组员参与、社会支持和社会学习的增权效果》,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1 转引自(周林刚,2005)

[21]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学术研究》,2004(12)

[22]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5)

[23]吕世伦,宋光明:《权利与权力关系研究》,《学习与探索》,2007(4):99-106

[24]梁颐,刘华:《互联网赋权研究:进程与问题》,《东南传播》,2013(4):14-17

[25]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新闻与写作》,2012(7):24-27

[26]黄荣贵:《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社会》,2010(2):178-197

[27]黄荣贵、桂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5):29-56

[28]黄荣贵:《抗争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业主论坛的经验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2):89-97

[29]肖尧中:《国家—社会关系与舆论引导的相关性探析》,《当代传播》,2013(1):36-38

[30]童星、张乐:《国内社会抗争研究范式的探讨:基于本体论与方法论视角》,《学术界》2013(2):44-59

[31]汪明峰:《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社会学研究》,2005(6):112-135

[32]黄冬娅:《人们如何卷入公共参与事件:基于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中公民行动的分析》,《社会》,2013(3):131-158

[33]刘秀秀:《网络动员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免费午餐”为例》,《江海学刊》,2013(2):105-110

[34]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4): 1-20

[35]魏伟:《都市运动研究:理论传统的界定和中国经验的嵌入》,《社会》,2008(1):77-96

[36]张晓娴:《厦门PX危机中的新媒体力量》,《国际公关》,2007(5):46-47

[37]周志家:《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社会》,2011(1):1-34

[38]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预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开放时代》, 2011(5):123-140

[39]张永忠:《信息社会的传播权——基于传播关系构造变动的理论思考》,《清华大学学报》, 2012(3):107-114

[40]何艳玲:《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5(3)

[41]孟伟:《建构公民政治:业主集体行动策略及其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5)

[42]冯月季:《微博客的崛起对媒介近用权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11(5下):6-7

[43]静恩英:《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新闻爱好者》,2011(16)

[44]方玲玲:《新闻理想的艰难追寻_公共新闻学在实践中的困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5):48-51

[45]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3)

[46]刘锐:《互联网对城市“蚁族”的增权作用:以“京蚁”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0(7):87-92

[47]潘新光:《论互联网对中国弱势群体公共话语权的影响》,《法制与经济》,2010(5):79-81

[48]王全权、陈相雨:《网络赋权与环境抗争》,《江海学刊》, 2013(4):101-107

[49]陈浩、吴世文:《新媒体事件中网络社群的自我赋权》,《新闻前哨》,2008(12):41-44

[2]曾繁旭、黄广生、李艳红:《媒体抗争的阶级化:农民与中产的比较》,《东南学术》,2012(2):80-85

[50]丁未:《新媒体赋权:理论建构与个案分析——以中国稀有血型群体网络自组织为例》,《开放时代》,2011(1):124-145

[51]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新闻大学》,2003(3)

[52]刘建军,沈逸:《网络政治形态:国际比较与中国意义》,《晋阳学刊》,2013(4):94-106

[53]Garrett,R.K.(2006).Protest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ocial Movements and New I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 2006(2),202-224

[54]Hirayama, H. & Cetingok, M. (1986). Empowerment: A Social Work Approach for Asian Immigra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n American Symposium.

[55]Parsons, R. J. , Jorgensen, J. D. & Hernndez, S. H. (1994),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56]Gutierrez,L. M., (1990).Working with Women of Color.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57]Cornell Empowerment Group, (1989). Empowerment and Family Support. Networking bulletin,1(2),1-23

[58]Zimmerman,M. A., (1990).Taking Aim on Empowerment Research: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8,169-177

[59]Zimmerman, M. A. , Israel, B. A. , Schulz, A. & Barry, C.(1992).Further Explorations in Empowerment Theor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6):707-727

[60]Perkins,D. D. (1995). Speaking Truth to Power:Empowerment Ideology as Social Intervention and Polic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765-794

[61]Conger,J. A., Kanungo,R. N., (1988).The empowerment Proces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3(3)

[62]Rappaport, J., (1984).Studies in Empowerment: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s. 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3,1-7

[63]Rappaport, J., (1987).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5,121-148

[64]Perkins,D. D., Zimmerman,M. A., (1995). Empower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69-579

[65]Swift, C., & Levin, G. (1987). Empowerment: An emerging mental health technology.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8, 71-94.

[66]Thomas, K. W., &Velthouse, B. A, (1987).Cognitive Elements of Empowerment: An “interpretive” model on 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5:666-681

[67]Mehra, B., Merkel,C.,&Bishop, A, (2004).The Internet for Empowerment of Minority and Marginalized Users. New Media﹠Society ,6(6),781-802

[68]Siddiquee, A. &Kagan, C. (2006). The internet, Empowerment, and Identity: an Exploration of Participation by Refugee Women in a Community Internet Projectin the United Kingdom (UK). Journal 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6,189-206

[69]Rucht, D. (2004). The Quadruple-A: Media Strategies of Protest Movements since the 1960s in Cyberprotest: 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W.V.D.Donk: Routledge

[70]Graber, D. A. (1996). The ‘New’ Media and Politics: 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9(1),33-36

[71]Erstad, O. (2003). Electracy as Empowerment: Student activities in Learning Environments using Technology. Young, 11(1):11-28

[72]Gill, R. (2012). Media, Empowerment and the‘Sexualization of Culture’Debates. Sex Roles, 66,736-745

[73]Bucy, E. P. &Gregson, K. S. (2001). Media Participation:A Legitimizing Mechanism of Mass Democracy. New Media & Society, 3,357-380

[74]Lemire, M. & Sicotte, C &Pare, G. (2008).Internet Use and the Logics of Personal Empowerment in Health, Health Policy,88,130-140

[75]Ayres, J. M. (1999).From the Street to the Internet: the Cyber-Diffusion of Contentio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566,132-143

[76]Amichai-Hamburger,Y., McKenna,K.Y.A. &Tal,S.(2008). E-empowerment: Empowerment by the Internet.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4,1776-1789

[77]Stavrositu, C. &Sundar,S.S.(2012). Does Blogging Empower Women? Exploring the Role Agency and Community.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7,369-386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