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陈永洲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引导分析

郝丽婷  

2014年12月03日13:52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微博作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社会化媒体之一,其舆论热点与现实世界中的热点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热点事件发生后在微博上引起公众的议论,而公众在微博上的观点集合起来又会对热点事件产生作用,“陈永洲事件”就是这样一个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微博舆论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侧重于传媒伦理学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对“陈永洲事件”在微博中的舆论进行监测,以设定五大与事件相关的关键词,并收集事件发生期内评论最多的微博作为数据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该事件中的微博舆论传播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微博舆论引导策略。陈永洲事件是近年来新闻界的一次重要事件,而对微博在该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分析对微博舆论引导、传媒伦理建设等多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博 舆论引导 陈永洲事件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用户每次用于更新的信息通常限定于140个字符以内,故此得名。”[1]“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2]如今微博不仅是舆情事件的信息源,更是舆论形成与传播的平台之一。微博舆论是社会舆情在微博信息发布平台的直接反映,它也日渐成为热点事件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

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本文以陈永洲事件为例分析微博在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陈永洲系《新快报》记者。2013年10月19日,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被长沙市公安局拘留。《新快报》分别于10月23日和24日头版刊登“请放人”声明,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10月26日,陈永洲认罪,承认自己所发表的有关中联重科财务造假的报道并不是他写的,而是第三方提供给他的,他只修改了一些词。10月30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对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批准逮捕。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做出查处决定。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辅助以文本分析法,研究微博在热点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新浪微博上关于陈永洲事件的微博文本。原因如下:

新浪微博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微博平台之一。其自带的“高级搜索”功能对于研究文本的选择具有很大帮助性,且其微数据、微报告等应用也为研究提供了便利性。而陈永洲事件是典型的社会热点事件,在新浪微博上一度成为最热话题。它具有以下特性:第一,突发性和争议性。长沙警方从广东带走陈永洲成为爆炸点,成为突发事件。而关于陈永洲的报道是否真实以及长沙警方跨省带走记者的合法性一开始就成为事件的争议点;第二,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事件早期,公众对于所争议的焦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发表观点。此外,事件存在易变性,从被带走到《新快报》要求放人,到记协等相关部门的关注再到最后陈永洲认罪,每一个环节都是无法预料;第三,影响力和扩散性。事件在上述性质的基础上,加上《新快报》等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使事件影响力日益增大。此后,事件由进一步延伸为公众对于法律问题、新闻伦理问题等的讨论,具有扩散性。

(二)样本抽样

本文根据事件发展时间,截取了2013年10月19日(陈永洲被拘留)——2013年11月2日(社长总编被免后一天)作为时间段。

样本抽样使用新浪微博高级搜索,以评论量为首要指标,转发量为次要指标。由于事件前后关键词的不同,为保证尽可能获取更多文本,本文选取了“陈永洲”、“陈永洲事件”、“新快报事件”、“新快报陈永洲”“请放人”五个词作为关键词。具体执行中,对时间段内的每一天分别对五个关键词进行搜索,记录每个关键词的微博量,将其相加得出当日关于此事件的微博参考总数。同时找出各自评论量最大的10条微博,因此,每天会抽样出50条微博,之后再从这50条中找出转发量最大的10条作为当天的最终微博样本。这样15天中理应抽样出150条微博,但由于具体实践中,10月19日——10月21日的相关微博数为0,因此实际获得的微博数为120条。

三、微博在该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现状

(一)该事件微博舆论呈现特点

1.微博舆论热度与热点事件的相关性

对于事件的发展阶段划分,学者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著名管理咨询家斯蒂文?芬克早在1986年提出的危机传播四段论模式,把危机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1]笔者结合这一观点,运用百度指数上对于“陈永洲”一词在近两周的关注热度,将事件分为以下四阶段(图2),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

笔者统计了15天中相关微博总量(图3),对比图2和图3可见,微博舆论热度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发展的,二者的折线图形状基本相似,事件潜伏时,微博上处于平静;事件爆发时,微博舆论迅速跟进并形成高潮;事件蔓延时,微博舆论也开始分析反思;事件解决后,微博舆论也跟着发表观点,并渐渐淡去。

2.微博舆论主体的个体化特征突出

在微博传播中,公众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传统媒体长期以来所具有的话语霸权被消解,实现了自媒体时代的公共话语权。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微博舆论的个体化特征突出,更能反映公众舆论的真实情况。图4为“陈永洲事件”中,微博发布者类型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所抽取的样本中,个人用户占到了52%的比例,而传统媒体加网络媒体的比例才44%。微博舆论主体的个体化有利于舆论多元化、声音平民化,有利于突破媒体的“议程设置”,更加接近真相。

3.微博舆论反应的迅速性

微博由于其发布内容较短和节点式的传播模式,因此从其内容从发布到得到反馈的时间差很小甚至没有时间差,这直接带来了其舆论反应的迅速性。

新浪微博上关于陈永洲事件的第一条微博发布于10月22日11:08,来自于网友“南方有晨曦”(图5),之后,有三位网友也发布相关微博,至下午15:24,《财经新世纪周刊》成为第一个发布该新闻的媒体微博,之后微博量剧增。而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传播速度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公众是在次日《新快报》发布“请放人”评论后才知道此事的。显然,微博舆论的及时性是不可忽视的。

4.微博舆论观点的多元化

传统大众媒体所发布的消息由于要经过记者、编辑等多重把关,因此所有公众看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因此产生的舆论也具有单一性。而微博舆论打破了这一性质,不同的用户发布着不同的观点,舆论呈现了多元化特点。

图6是对于所抽样微博所表达的观点态度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此事件中声音是多元化的,其中占到32%的叙述主要来自媒体官微,只是发布消息未表明态度。而研究中,也发现微博内容的观点态度也是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的,如质疑警方的态度主要出现在事件潜伏期与事件突发期之间,要求放人及声援出现在事件高潮点,质疑央视与指责、调侃《新快报》则出现在事件蔓延期与事件解决期,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微博舆论与事件的相关性。

(二)微博舆论引导所存在的法律及伦理问题

正面积极的舆论可以推动事件的发展,也可以净化网络话语环境。但是在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一些负面的舆论在微博上的存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及伦理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及警醒。

1.信息失真,误导网民

微博舆论的低燃点和碎片化特征,使得某些怀有不良企图的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制造虚假信息引发消极舆论。还有的用户在传播信息中以偏概全,放大局部,甚至无中生有,以转移大众注意力,导致真实与虚构并存,真相与假象交织。

信息失真在陈永洲事件中表现明显,而对于网民及其舆论的误导是显而易见的。10月23日,《新快报》头版评论《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呼吁警方放人,之后24日在其微博上利用长微博工具发了一条“陈永洲其人”微博(图7),介绍了妻子、同事、同行等严重的陈永洲,其中这样写道:“华鼎担保黑洞系列调查、中联重科系列调查都是他一手一脚跑出来的新闻,多数时候他一个人独自在调查地待一个多月,努力寻找各种材料来论证新闻的真实……”这一说法与陈永洲认罪时的说法显然不符,但这样的微博被转发扩散,误导了网民的判断,使事件早期舆论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

2.信息权利失衡,“沉默的螺旋”依然存在

诺埃勒-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提出了“沉默的螺旋”。此效应在陈永洲事件中同样存在,原因在于信息权利的失衡。由于笔者在研究中抽取的微博样本是以评论量和转发量多作为标准的,因此样本中的个人也都是一些在现实中拥有社会资本的,如记者、律师等有影响力的人,他们的微博粉丝颇多,因此其微博舆论影响力也就越大,而对于多数普通微博用户的意见则不会得到广泛传播,这就造成了舆论中“沉默的螺旋”的存在,这或许也是事件中每一阶段微博态度单一的原因之一。

3.从观点碰撞到人身权利攻击,于事无益

很多微博热点事件中,当事人遭遇的人肉搜索就是典型的对人身权利的侵犯。对于陈永洲事件,这样的情况虽未发生,但也出现了其他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不同观点主体的不当言辞,造成的人身权利攻击。典型代表是关于法律人吴法天的。10月28日20:34,吴法天在其微博上发表微博:“‘《新快报》的两根骨头’是我在10月26日下午一气呵成的,被环球网、新浪网和凤凰网转载后,引起较大的反响,收到无数的赞誉,很多人觉得写得酣畅淋漓,一针见血。但是,和讯网在10月28日推出了署名蔡慎坤的一篇大字报《谁是当今中国的贼骨头和贱骨头》,对本人进行恶毒人身攻击,大肆传播,特作回应”。并附上长微博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笔者认为,这样无谓的斗争其实对于事件的发展并有丝毫益处,反而滋生出了更多的问题,应避免之。

二是对于事件评论的不当言辞,对于当事人及媒体的名誉权侵犯。比如在陈永洲认罪后,微博上大量转发的一条题为“《新快报》用204根软骨头让媒体的节操和尊严都喂了狗”的微博,还有很多诸如“败类”、“贱骨头”、“贼骨头”等说法,表达方式欠妥。

四、微博在热点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针对以上的微博舆论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从如何利用微博特征进行舆论引导以及微博舆论引导法律伦理规范两方面提出相关策略。

(一)抓住微博特征巧妙进行舆论引导

1.综合运用多种发布形式发布微博

对于陈永洲事件中的微博分析可以看出,每日评论量与转发量较多的微博均根据自己所发布的内容采取了适当的发布形式。

图8为发布形式统计图,可以发现,文字+图片与文字+图片+视频是使用最多的模式,这是因为在该事件中早期并没有相关的视频,而图片和超链接是除文字之外最能吸引人注意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微博的影响力。因此,综合运用多种发布形式发布微博对于发布正面舆论引导时,可以借鉴。

2.把握信息发布的节奏

笔者对事件中的微博进行分析时发现,微博的发布时间也很重要。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应该把握信息发布的节奏,让信息“踩在点上”。从图9可见,影响力大的微博发布时间均在上午7点——10点以及晚上20点——22点,因此,微博舆论发布应做到:对于时效性很强的信息,要做到及时提供准确真实全面的信息,及时跟进事件进展;对于时效性不强的信息,要与微博用户的作息时间相配合,使信息尽可能到达受众。

3.精心编辑微博内容

在进行舆论引导时,不仅需要注重以上形式,更应该注重微博内容的编辑。能够达到正面引导作用的微博舆论一定是观点鲜明、题材得当、逻辑严谨、可读性性强且易理解的,一定是精心编辑的结果。这也是笔者在此事件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图10为事件中对微博内容类别的分析,可以看出评论和消息占据了主要的比例,分别为38%与57%。可见在进行舆论引导时也应该选择适当的体裁,如果是要发布事情最快进展,则选择消息,一目了然;若要进行态度引导,则选择评论,观点鲜明。

(二)微博舆论引导法律和伦理规范

1.抓住“24—4小时”黄金原则发布详实信息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基于传统的“黄金24小时”的突发事件新闻分布概念,认为社会化媒体出现以后,新闻报道的及时性瞬间减低少了 20小时,认为任何突发事件的关键报道期应该满足“黄金4小时”的原则。然而,“黄金4小时”讲求的是社会化媒体的介入。

微博舆论引导时可以利用这一原则,相关部门在黄金时间内发布尽可能详实的信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舆论的猜测,减少信息失真出现的可能性,从而避免对网民的误导。

2.鼓励更多主体发声,减少信息权利失衡

微博平台在推广上还应该加大力度,从机制上鼓励更多的微博主体在热点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冲淡信息权利的失衡性。这样做有利于官方机构掌握真实的民意情况,从而推动事件的良性发展。

3.提高微博主体的法制伦理意识,避免延伸问题的出现

微博舆论主体的伦理意识,指的是正确认识人与微博的关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保微博舆论主体在特殊环境下保持行为的正当性。微博舆论主题的伦理道德意识提高,有利于所发表的观点有针对性,减少很多无谓的感情发泄,避免出现侵犯他人权利等延伸问题。

微博舆论引导对于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具有深远意义,其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值得我们警醒并加以研究,为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奠定基础。而微博舆论中所出现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更值得关注,因为这不仅是微博平台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舆论现状的缩影。对微博舆论的引导应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同时充分抓住微博使用的特征,提高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当然,微博舆论引导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本文以一个事件作为研究并不能完全涵盖其全部内容,且由于对于传媒伦理和传播学的侧重性,对于很多社会学层面的东西并未说透。但本文中的数据与论述都是笔者认真研究所得,有一定的典型性,希望文章有益。(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黎美纪.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与引导研究——以“小悦悦事件”为例[D]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喻国明等.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3.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曹维丽,裴博瑞.自媒体时代微博舆论引导[J].新闻世界,2012(7).

5.孟令俊.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与舆论引导[D] .华中师(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研究生)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