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携带着大量信息席卷而来,人们应接不暇,这对媒体人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介素养中如何管理新媒体信息是关键。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传统媒体人如何管理新媒体信息,即新媒体信息获取能力、新媒体信息把关、新媒体平台使用。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使用,人类文明史已经从知识文明时代过渡到了信息文明时代。提供交互式、参与式传播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纸媒将亡”的言论。笔者认为,传统媒体人不应该将新媒体看做将要取代传统媒体地位的“敌人”,而应该积极的将新媒体平台纳入传统媒体的传播系统,使之成为补充、添彩的工具。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传统媒体人如何管理新媒体信息至关重要。如今,传统媒体人大多已经开设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更有甚者辞去传统媒体工作走上自媒体道路,但是本文所指的是依旧在传统媒体工作的媒体人。
传统媒介素养强调受众面对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论、创造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①,而在新媒体时代里,传统媒体人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大量信息,如何管理新媒体冗杂的信息成为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美国学者詹金斯提出:“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做是一项社会技能,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②传统媒体人因其原有的社会影响力、知识储备、思辨能力在这样一个互动的大社区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意见领袖这样一个放大作用的节点,因此如何管理新媒体信息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更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一、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扩宽信息来源
在这股信息洪流中,传统媒体人与其被动地等待新闻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发酵之后再进行报道,不如主动提升运用新媒体获取一手信息甚至预测信息的意识。
1、传统媒体人可以关注微博的“热门话题、实时搜索量、点赞转发量”等来关注网民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新闻的进展。如前期轰动一时的“文章周一见”的事件,当事人通过微博表达自己的歉意、无奈、原谅,单条微博转发量高达121万条,且不说这本来就是一条大新闻,以此为例的很多热门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手材料、第一信息源均来自新媒体。
2、传统媒体人可以关注满足自己不同类型需求的新媒体用户。如各大明星、名企业主、学者专家等个人微博,各地公安、消防等多事之地的官方微博;关注用户超过百万的微信公众号等。如崔永元和方舟子的“转基因大战”就以新浪微博为依托,从网络蔓延到现实法庭,名人的不寻常事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关注此类微博可以获得事件的最新进展。再如中国第一大自媒体“罗辑思维”微信公众账号,拥有200多万用户,他们的一举一动也是很好的新闻来源。
二、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严格把关冗杂信息
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十分注重时效性、讲究人际传播和信息交互形成的不同圈子、遵循“动态写作”“实时更新”的路径③,因此导致传播的信息趋于碎片化并伴随同时性、随时性。如只有140字极限长度的微博体,不能涵盖信息的所有节点,加之转载传播的便捷性会使旧信息很快被大量新信息覆盖,导致信息缺乏信源,容易滋生谣言。此时就更加需要传统媒体人学习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甄别、筛选。
1、横向对比来自不同新媒体的同一新闻信息,用质疑的态度核实细节,确保新闻可信性。前段时间引起网络大战的“大陆小孩 香港街头便溺”事件,如果媒体人对网络信息来源中涉及的“有没有用尿布接”“有没有拍摄隐私部位”“有没有出现打人情节”等相关细节进行严谨地核实,想必就不会引起两地网民的骂战,也不会让香港人和大陆人的矛盾持续升级。
2、在网络信息没有清晰的真相时,传统媒体人应该进行深入调查并慎重报道,以新闻真实性为第一标准。资深媒体人闾丘露薇在上述新闻事件尚未明了的时候在个人微博上加以评议,不仅引起网友对其专业的质疑,而且到后期演变为网友发起“闾丘露薇滚出媒体圈”的声讨。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不仅损害媒体人自身的声誉和公信力,还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影响公众判断。
三、打造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体平台,提高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的标志就是媒体形式从Analog(模拟)、Tethered(固定)、Isolated(独立)、Generic(通用)、Consuming(消费)、Closed(封闭)转变成Digital(数字)、Mobile(移动)、Connected(联系)、Personal(个性)、Creating(创造)、Open(开放),这带来的是整个世界的改变,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媒体的需求。微信传播凭借相对私密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微博用户的关注人数越到传播速度越快,到达了传播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信息与信息的交互,这些都是让传统媒体望其项背的。传统媒体人只有整合新媒体资源、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包装、发布,才能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资讯体验。
1、整合信息再发布,提供完整信息。新媒体汇聚的信息即使经过筛选、甄别之后往往还是杂乱无序,这时就需要传统媒体人深入分析信息并找到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重组,从深度、广度两个维度完整展现新闻信息,用文字、实时图片、视频链接多种形式相结合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高质量要求。如整理后的一条新闻应该包括事件的相关文件资料、历史背景、类似事件、专业名词科普性解释等。
2、树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风格,扩大影响力。拿微博界来说,有号召微博公益获得影响力的,如“免费午餐”的邓飞、“大爱清尘”的王克勤、“老兵回家”的孙春龙,他们的微博实时更新公益项目进展、与参与者互动;有工作生活两不误,用微博传递传统媒体播出信息、记录私人生活的媒体人,如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用家长里短增强亲和力、用节目进程播报传递专业信息。
3、收集用户反馈、寻找相关关系发展长期用户。传统媒体人可以将自己的粉丝、用户进行分类,使其分为不同的圈子,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群聚集,针对这些人群可以更加有效的推送信息。传统媒体人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给不同的群体提供优质信息并创造群体交流机会,可以更好的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同时,传统媒体人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用户交替关注不同的媒介形式,营造全媒体时代。
世界将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全媒体时代,这也必将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过载的时代。在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大背景下,很多消息起源于新媒体,在被传统媒体关注报道后又回到新媒体平台持续发酵,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人有了信息发现者、传播者、接受者、加工者等多重身份。作为具有公众影响力、掌握技术手段和大量数据信息的传统媒体人在这一过程中更应该加强管理新媒体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引领社会舆论。(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注释
①转引自徐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
②New Media a Consortium(2005),A Global Imperative:The Report of the 21st Century LiteracySummit.www.nmc.org/publications/global imperative
③蔡骐 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现代传播》,2013年第9期
参考文献
新媒体与社会.第7集/谢耕耘,陈虹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
新媒介素养/黄楚新主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6
大数据时代/(英)迈尔-舍恩伯格,(英)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