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新闻起先象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熊熊烈火,无法把它扑灭”。对于一个怀揣着新闻理想与追求,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乐于奉献的新闻人来说,只要有梦想、有坚守,新闻之火终究会越烧越旺。有人说:新闻工作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对这一份事业的热情。对于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武鸿鸣教授来说,正是由于他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给予这份事业无限热情,在传媒界打拼了近三十年。他以二十多年的新闻实践工作经验、六年多的新闻教育工作经历实现了传媒业界和学界智慧的完美融合,从理念和实践上,探讨、揭示和展望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及规律;立足当今传媒特点,研究传媒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力求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新闻人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武院长以增强学校的学术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己任,牢牢坚守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及师者的职责,以他的新闻思维和学术智慧耕耘在新闻教育事业上......近期我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武鸿鸣院长。
武鸿鸣,男,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新闻媒体工作,在新闻一线工作期间,与同行集结出版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之树》《历史不会忘记》三本新闻作品集。先后任《新疆经济报》新闻中心主任、总编助理,《都市消费晨报》执行社长。2005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任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先后承担多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已经完成《网络舆情分析与网络管理》《新疆公益媒体发展研究》等课题,出版学术著作《新闻的坐标》。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武院长,感谢您接受我刊采访!依您在业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经验,请您谈谈目前的媒介环境。
武鸿鸣:你好,很高兴能与贵刊及读者交流!今天的媒介环境正在转型,突出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在互联网冲击下媒介环境的转换;二是媒介商业化趋向下媒介功能的多元化。20世纪,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介”出现,21世纪又被重新定义:网络的快捷传播速度、海量信息聚合、跨区域公民新闻、信息消费权转移,使得网络的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极大地超越了人们过去的认知架构,形成了与传统媒介完全异样的舆论生成结构方式和传播模式控制体系。互联网时代之后,新媒体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被其不断囊括进入的是不断丰富的媒介终端。例如微信,在利用媒介方式和聚集传播群体上呈现出彻底的自由状态,即对于互联网链接的上与下的自由,对于个体和群体传播再造分离与聚合的自由。这些不断被容入的终端,使我们无法具体而准确地描述出未来媒介还将呈现出怎样的改变。
记者:媒介转型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您看来,都带来了哪些挑战?媒体转型时期的传统媒体还具备什么优势?
武鸿鸣:媒介转型确实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都市类报纸竞争加剧,电视频道持续扩张,新媒介异军突起,国内新闻媒介业界呈现出巨大的扩规模的张力。媒介经济内在的发展需求,使得媒介种类繁多,传播方式各异。面对如此的媒介环境的转变,传统的新闻传播结构体系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颠覆性挑战,而建立在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上的新闻传播教育随之面临同样的挑战。如果传播模式被重新解构,传统媒介也将被重新解构。
这种挑战首先被报纸所面对。对全世界的报纸而言,读者群都没有以前那么大了。资料显示,欧美报纸的影响力在下降。相关数据表明,国内报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地在下降,这种报业生态环境向报业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快餐式的新闻,比不上杂志化、深度化的新闻。如果只做短平快的资讯,报纸显然做不过信息全覆盖的网络。从目前报纸读者的人文因素来分析,可能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终究会出现变化。报纸应该是办给那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精神追求更高的人?还是像电视那样通俗化、娱乐化,办给目前被网络不断分化走的现有群体?通常的答案是分众,两者兼而有之,但能走多远依然是个未知数。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报纸不适合娱乐化,因为报纸的媒介特征决定了它在娱乐化上的劣势。我们不要忘记了报纸的另一个文化媒介特征,报纸的优势在于文字阅读的享受和阅读的严谨,一张过于粗糙的报纸很难获得报纸独立特行的阅读感。
接着受到挑战的是电视媒体。电视媒体依然还是比较强势,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竞争力和影响力集中到了一部分电视媒体,许多地方电视台,主要是省台以下的电视台,收视率下降比较明显。电视受众的分众化和节目设置的多样化已成为电视媒体的必然走向,个性化、地域化,最根本的是差异化,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向。许多地方电视台提出走新闻立台的路子,有的走得不怎么顺畅,有的走得比较好。有些地方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后,一些地方台又进行转播,也成为了网络的视频资源。新闻立台是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地方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它在满足受众的文化娱乐需求的时候,必然会遵循大众传播媒介的一般规律。受众文化结构的改变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范式取向的演进。新闻立台的关键在于我们向电视受众提供怎样的新闻。新闻立台,新闻是本,是源,是一切的归结点。
记者:新媒体的强势来袭,严重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和运营。您认为传统媒体在媒介转型时期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什么?
武鸿鸣:除了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定位的转向也是必须的。我们应该看到,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报道担负着艰巨的新闻宣传重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政治要求决定了时政新闻的多会议、多政策、多领导的新闻选择。在同一个频道,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在新闻叙述上出现了非常大的反差,不少的受众放弃了对某一时间段,甚至是整个频道的收看。“时效性差”、“可视性不强”、“深度不够”,更是新闻立台的大敌,如何转变这些传统的新闻模式迫在眉睫。新闻视角的改变,新闻思维的转变,新闻叙述的转换,是新闻立台的基础。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媒介的根本是如何做好新闻。1945年12月13日,完全政治宣传化、肩负革命动员重任的《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与新闻写作有关的社论-----《从五个W说起》。文中有这样的论述:“新闻必须有五个“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情,Why----为什么),犹之乎人的头脸必须有耳、目、口、鼻一样。缺少了一件,就会不成样子。这道理早就有人说过,凡动笔写新闻的也都懂得这一点,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一到实际报道新闻的时候,却往往难能尽如人意,有时还距离很大。”这篇离我们已经有70年历史跨度的社论,依然可以让我们引发一些讨论。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James Carey在《新闻学教育错在哪里?》中写道,新闻学是“叙事艺术中最严格的一种。”他的论述强调了新闻文本的两个核心元素:“叙述”和“严格”。叙述是新闻文本的底色,今天的电视新闻提倡故事化的趋势依旧沿循了这个底色。“严格”是新闻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标志性因素,一切新闻文本不能丢弃“严格”。传统媒体的立身之本在此范畴之内。
记者: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迫使传统媒体必须改革创新,您认为,传统媒体改革,应坚守些什么?改革些什么?
武鸿鸣:目前,传统媒介确实处在一种比较焦虑的状态。因为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优势丢掉了。这是正常的,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须的。从媒介发展史的进程看,媒介环境的变化往往依据传播技术的改变。从铅字活版印刷,到现代化的生产,报纸一度在很长时期里占据着主流媒体的位置。等到广播、电视出现以后,三类媒体逐渐形成了媒介结构的三角形,可以说它们在互相影响,广播影响报纸,电视影响广播,媒介接触率被分流为三个群体。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长达半个世纪的媒介类型结构,将迎来媒介融合的历史进程。
记者:媒体改革促进了我国传媒教育的多角度、全方位扩展,请您从传媒教育实际谈谈媒介融合对我国传媒教育的影响?
武鸿鸣:媒体改革反应最快的应该就是传媒教育,因为教育机构要根据媒体发展方向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闻人才。在业内高呼“媒介融合时代到来了”的时候,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中纷纷增加了相关课程,本科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仅以新闻写作为例,新闻写作被分裂为了新闻写作、现场新闻写作、专题新闻写作、深度报道写作、广播新闻写作、电视新闻写作、经济新闻写作、网络新闻写作等等。在新媒介传播横行天下的时候,开设网络新闻写作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新媒介的能力。全媒体记者培养目标提出了更加宏大的设置:“全媒体记者的培养首先应解决理念的困境,重点把握一个‘全’字。”
与新媒介、媒介融合、“全媒体记者”对新闻教育体系构建的影响相比较,另一个影响因素也不可低估,即表面的需求与实际的背离,趋于对社会表象的妥协。新闻教育核心体系构建出现多个向度,培养模式摇摆不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无可非议,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该提倡,作为获取最终成果的评估性指标,要看它在社会实际需求中显示出的功能效用的认可度,应该殊途同归。
记者:在当前媒介环境下,您认为我国新闻教育的关键点在哪里?
武鸿鸣:新闻教育的归结点在于对学生新闻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对新闻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对新闻职业精神的陶冶。重新架构新闻教育核心体系的过程,将使我们重新回归新闻教育的原点,审视新闻教育课程设置所要体现的新闻教育核心价值目标取向,从而避开新闻教育模式设计的随意性。新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是一个较为一致并且是较为稳定的向度。
在新闻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与目前新闻媒体业界实际操作的背景下,相关课程设置如何跟进?新闻职业精神在培养模式上能否落实?体现媒介融合的具体教学方式从哪里开始探索?是新闻教育在媒介环境变化和传播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必须解决的课题。媒介在发展中不断更新、变化的是赖以传播的介质,载体的变化不等于承载之实物的变化。新闻教育的本质在于要把握住新闻最基本的原则和理念,在丰富操作手法的同时需要坚守已经延续已久的职业操守。
新闻教育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取向在于对关键元素的把握。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介的变化,对新闻教育的挑战表现在传播技术的变化上,它可能会对新闻文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却无法动摇新闻作品的基本架构。现场新闻、经济新闻、网络新闻在形态上确有差异之处,对新闻操作而言,要解决的只能有一个问题,即新闻文本。如果我们将它分裂成多个文本,设置多项课程,势必将落点放在了技术层面。一位优秀的新闻人仅有技术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由此强调突出新闻教育的实践性,在新闻教育理论上似乎能够达到“共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估体系制定上,却与此离得非常之远。应该让新闻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新闻实践技能的训练形成复合模式,而不是分离。欧洲新闻培训协会塔尔图宣言对新闻从业能力的目标提出了这样的定性:“具有为特定媒体或不同媒体寻找有相关性的和有新闻价值的议题与角度的能力。” (作者系今传媒杂志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