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全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的写作创新研究

吕珊珊 江德洲 徐莉 王洁 殷学玲

2014年12月08日17:2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全媒体时代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步入了时时事事评论的网络论坛,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渠道,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最佳传播效果。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产业和新闻评论写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媒介融合的多元化、受众需求的差异化与新闻评论形式的丰富化等问题时刻挑战传统媒体下的新闻评论写作。通过创新研究,更好的探求在政治宣传性弱化下更有味道的评论,前瞻性选题和生动性标题、新闻评论写作群体草根化也是本文主要的创新研究。通过本文研究充分挖掘新闻评论在传媒系统中的真实力量与意义,为专业掌握与传媒事业尤其是新闻事业做出真正的前景预判和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写作;创新

一、全媒体时代传媒技术变迁对新闻评论的影响研究

以互联网、移动类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传媒生态环境--“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媒技术的变迁给新闻评论带来了突破,不断的影响着媒体业态的变化与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

全媒体时代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步入了时时事事评论的网络论坛,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渠道,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和“三网融合”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正是这种紧密联系我们从媒介融合中看到新闻评论写作的机遇。三网融合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背景和产业支撑,是媒介融合的必经过程,这使得我国传媒业发现了媒介融合的新机遇。而媒介融合的新机遇 [1 ],也就为新闻评论写作创新创造了条件。

随着媒体技术和方式的不断更新,新闻评论也在突破其固定的写作模式,以求新求变来“寄生”于新的媒体平台,给受众准备丰盛的精神和思想的“盛宴”,由此保存自己鲜活的竞争力,使其在快节奏的媒体业态变化中能给受众带去一些社会思考,在变化中仍不失力量,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仍旧蓄势待发。

二、 当前媒体新闻评论写作形态与传播模式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历了符号、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作为媒介的传播阶段后,当今时代的信息传播更是进入了以报纸、电视、网络、PC终端等多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评论无论从写作形态还是传播模式上也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为树立党政机关的形象,经常发挥着重要的宣传功能,在写作题材上政论则是一种主要的方向,宣传国家政策对党政机关的决策作出分析和评论。然而随着当前形势下媒介方式的渐趋多样,评论的新闻性变得更加强烈,它不再单单侧重于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分析,而且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更多的意见,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娱乐等等方面,写作范围的更加广泛成为写作形态多元化的重要表现。

其次,全媒体时代下的评论写作手法也趋多变,评论写作一般以说理为主,大多在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写作语言严肃、刻板,然而如今的评论则变得惯用修辞,语言也更轻松活泼。并且媒体在进行评论写作时也更加注意以情动人,尽量削弱说教式的语言,少些大话、空话、套话转而针对新闻事件注入更多理性的感情色彩,真诚表达作者甚至所代表媒体的观点。这些变化都使得评论更容易加强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为大众所接受。

再者,以全媒体时代下的微博为例,从评论写作的篇幅上来说,变得更加短小精悍,并且不再局限于“上传下达”式的传播方式,比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微博使用者通过手机或电脑将信息上传到网站,其跟随者可以通过网络再第一时间收到“博主”的信息,同时发表自己的评论,微博这一传播过程给了每一位用户同样的评论自由与空间,充分体现了互动性、能动性、多向性和时效性。 [2]从点到面、点对点式的互动转而到面对面的全方位互动,这种评论的自由化使得新闻评论在保持了原有的权威性的基础上多了平民化,平民化随之带来的便是与受众距离的拉近,最终带来的就是媒体新闻传播力的增强。

而对于新闻评论的传播模式除了前面说到的从点对点、点对面的定向互动转而到面对面的全方位互动外,还有传播途径的变化,比如一篇评论在报纸上发刊之后可能没有其他途径的传播,然而全媒体时代则可以通过多途径联合刊发,线上线下齐头并进,除了有报纸版还有在线电子版同时媒体还会运营一些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这样多途径的传播模式对新闻评论观点的传播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深化作用。而提起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平台的应用不得不提起另一改变,由于受制于这些媒体平台的某些限制,也许在一篇报纸上需要上千字的评论写作要在数百字之内精炼准确的表达作者思想甚至是媒体立场,这样的传播模式对于媒体从业者或者媒体来说势必会带来某些挑战,也更加考验媒体人的职业素质。

新媒体写作呈现出区别于传统文学的许多新的特质:第一,写作的自由性;第二,发表的快捷自由;第三,写作的互动性;第四,写作的多媒体性。[3]自由性从写作题材范围的广泛就可以体现,互动性更是表现明显,多种媒介相互结合本就是全媒体时代下的重要特点。其次全媒体时代下的评论写作还有一特点,就是“百字左右的短评”,有时要将在一篇报纸上发表的上千字评论以数百字的形式精炼准确的表达作者思想甚至是媒体立场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上,以“人民微评”为例,这样的传播模式对于媒体从业者或者媒体来说势必会带来某些挑战,也更加考验媒体人的职业能力以及对新媒体的适应性。

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评论在写作形态和传播模式上的种种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闻传播学的进步,这些改变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改变所带来的不止体现出公民参与社会事件能力主动性的增强和公民言论自由空间的扩大,还体现出新闻传播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三、全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的写作创新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写作如果还是以往的形式与态度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那么它很有可能会逐渐淡出受众的视线。所以,新闻评论写作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为本次研究所思考的几个反面:

(一)政治宣传性的弱化:

全媒体时代到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化,当下新闻评论的写作也充分反映着这一现象:评论内容的政治宣传性不断弱化,并在写作思想上更加开放与自由。

我国的新闻评论发展拥有漫长的历史轨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发展阶段。长久以来,我国的新闻评论一直在政论本位的缰绳下徘徊,政治色彩浓厚,这与其脱胎于古代论说文的先天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虽然“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让这条缰绳出现些许松驰,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政论本位的倾向在新闻评论中依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腾飞,自然而然地为上层建筑带来了许多良性变化。政治开明化与言论自由化进程不断深入,社会变革力度不断加大, 民生、文化艺术等社会问题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新闻界从“独家新闻报道之争”向“独家评论之争”转变的态势日趋明显[4],受众对于新闻评论的阅读需求也不再仅限于“被宣传”和“被引导”,而是需要借助新闻评论这一舆论窗口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判断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并进一步指导自身的社会实践。这种受众需求的上升迫使新闻评论中的政论内容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政治宣传性不得不被适度弱化,而新闻评论的内容更多地聚焦于人民大众,这与当代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也是相契合的。

作者个人风格的引入也是新闻评论的政治宣传性被一定程度削弱以及写作思想自由开放的重要表现。从当年鲁迅笔下的“匕首和投枪”到今天《人民日报》的时评专版,凌厉的政治批判性与针对性可能已然不再,但在更纷繁复杂的、更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社会焦点问题中,这种指向鲜明、立场明确的写作精神并没有被时间洪流磨灭,而是被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继承并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政治宣传性的弱化允许了评论作者在文字间加入自身的主观认识与写作特点,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闻评论走入同质化的死胡同,每位作者截然不同的个人风格也有利于新闻评论树立差异化特征,给了受众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既是时代精神的回归,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二)追求标题生动和新颖: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的标题更加多样化,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呈现着良莠不齐之势。追求标题的生动与新颖无疑是吸引受众关注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阅读量以达到评论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标题是新闻评论的半条生命,是评论主题内容和精神的浓缩与升华。好的评论标题“以目传神”,有着吸引读者阅读的艺术魅力;反之,文章虽好,标题却一般化,这样的标题对读者就会产生挡驾的负面效应。[5]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新闻评论的阅读呈现出很强的“快餐色彩”,许多在内容方面达到高水准的文章由于没有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而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围攻下被受众忽略,失去了其应有的传播价值。而如何最大限度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今许多评论作者都选择在标题上追求生动与新颖,争取赢在与受众眼球的第一次接触上。

生动与新颖并不是相区别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许多新闻评论标题在保证新闻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与各种句式,力求语言的精妙与生动,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抓人眼球,取得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反之,一些新闻评论标题巧妙地突破了既有规则的限制,以崭新姿态呈现给受众,那我们基本上也可以说这个标题是足够生动的。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标题正在向生动和新颖的道路上快速前进,主要体现在非典型句式的应用、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内涵典故的引用以及在受众立场上表达鲜明观点等几个方面。

(三)选题具有前瞻性

时代在变,但是新闻评论的题材源头不变,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全媒体时代下,各种信息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受众在逐渐适应这种快速收集、瞬间筛选信息的节奏,所以新闻评论写作不可以只将目光局限于眼前,而是应该在写作过程中充分理清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分析新闻事件的发展规律,并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预测。该要求具象到新闻评论的主体上就是新闻评论选题必须具有一定前瞻性,能够在新闻事件发生之时甚至发生之前以标题形式获得受众关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公众的实践活动进行积极有益的指导。

评论作为发言者思想的表达,其前瞻性思维的流露不亚于国家领导人对国家战略的部署。所以拥有前瞻性的思维确定选题的对于一个表达者来说完全可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四)新闻评论写作草根化

随着博客、论坛、微博等新型传播形式的出现,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日趋大众化、草根化和普及化。这种来自民间的文章,虽然鱼龙混杂,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为我们带来了大众的声音,带来了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对于新闻评论界思想的繁荣、文风的进步有促进作用。这些草根评论文章,形式多样,有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有的奋笔疾书淋漓酣畅,有的幽默生动谈笑风生;其中虽然不乏恨铁不成钢的批评之声,更多的是拳拳的爱国爱民之心和伸张正义的呐喊;有立于高山远眺大海的从容,也有从平凡入手,于点滴看深远,以小见大的睿智;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也从内容和形式上印证着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我们主流媒体应该放下架子,重视、学习这种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写作风格,并加以创新,而不是一味排斥、否定。也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新闻评论,才能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而不是令人生厌的官样文章和八股文章。

随着这种草根化的出现使得意见领袖的来源也呈现草根化的特点,而意见领袖的出现打破了沉默的螺旋的旋转机制,使其旋转的力度逐渐减弱。而随着新媒体时代下这种草根化的出现,出现一种“反沉默的螺旋”的现象 [6 ]。随着“反沉默螺旋”现象的出现这种草根化的意见领袖也越普遍。所以我们在新闻评论写作创新中重视意见领袖,尤其是草根领袖,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说出不一样的道理。

(五)评述融合化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传播媒介为大众获取信息带来许多便利,各类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都以各种途径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中,而两者的界定也在日趋模糊化:许多新闻报道中夹杂着评论意味,而许多评论中也穿插着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写作新闻评论,不可以太过拘泥于形式的束缚,而是应该跳脱出来,将叙述与评论加以有机的杂糅与融合,追求笔法的生动活泼,在夹叙夹议中完成总起、过渡与总结的过程,充分揭示新闻事件的内涵,深化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

由于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动静结合、深浅互补”等特点的影响,新时代下新闻事件的媒体表达为应对新的时代机遇和各种新媒体表达方式的挑战,新闻评论在其表现方式和媒体的运营方式上都产生了微妙且符合时宜的变化。为了适应全媒体传播重新架构传媒形式的实际意义要求,新时期的新闻评论针对即时交互的信息传播特点与参与互动式的新型受众类型,践行全媒体采编实践,使信息形式与结构发生变化,将新闻内容细分为新闻事实与评论观点等多种形式,并按其区别形式进行内容的梳理,实现新时期评论内容的变革、新闻资讯的整合与自采内容和自发内容的有效丰富、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一篇可以产生足够传播效率的评论文章不再是单纯的作者立场与观点的堆砌,在更多数情况下,评论会向着更加“宽大”的方向前进,评中有述,述中点评,使受众减少对评论事件报道的依赖,既提高了传播效率也使新闻事件与观点思考结合,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以互联网、移动类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传媒生态环境--“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媒技术的变迁给新闻评论带来了突破,不断的影响着媒体业态的变化与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由此,新闻评论写作形态更加多样化,传播模式更加年轻化。所以,全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写作创新之路虽坎坷但是会很精彩。(作者系临沂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夏虹“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研究[D].南昌大学 2012

[2]杨晓茹.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 当代传播,2010-03-15

[3]袁立庠. 微博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30

[4]王颖.新时期《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研究[D].湖南大学 2008

[5]胡文龙.毛泽东怎样做新闻评论标题[J].新闻与写作,2005(12):36-37

[6]杨立月.新媒体语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以网络传播为例[D].吉林大学 2012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