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新聞傳播學視角下的“走轉改”活動及其長效機制構建--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聞傳播學視角下的“走轉改”活動及其長效機制構建

朱劍虹 吳世文

2012年11月12日14:3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走轉改”活動目前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要使其成為廣大新聞工作者的自覺堅守和工作常態,就應當建立長效機制。本研究認為,構建“走轉改”活動長效機制的關鍵在於使“走轉改”活動制度化,從三個方面健全相應制度:建設輿情採集制度,確保走基層的常態化﹔改革媒體管理制度,確保改作風的常態化﹔改變新聞評價制度,確保改文風的常態化。

關鍵詞:“走轉改”活動 長效機制

當下正蓬勃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是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我國新聞界展示的最為壯觀的傳播圖景。盡管這個活動目前還在進行之中,但將它確立為新聞界的重大標志性事件之一,已是沒有任何疑義的了。“走轉改”活動目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如何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推進“走轉改”活動的持續發展,仍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對“走轉改”活動有深入的認識。

一、“走轉改”活動的新聞傳播學解讀

要求記者走基層不是現在提出來的新問題,而是個老問題,但是在現在這個問題又被作為一個新問題提出來,這背后的深層原因,值得我們探究。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出發,我們可對“走轉改”活動作出如下解讀。

(一) 媒體環境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急劇的社會結構轉型,當代中國的多元利益格局日益凸顯,各種社會利益階層和群體不斷涌現,長期被壓制的矛盾沖突以特定的形式暴露出來,出現了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在短時期內的“井噴”現象。這導致人們的參與願望不斷提升,新的社會身份和社會認同群體也隨之產生,社會行動者的種種利益表達和維護活動,重新成為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問題。這是今天中國新聞界理解中國新聞的社會背景,今天中國新聞業是制度化新聞與民間新聞(公民新聞)共舞狂歡的景象,這是今天中國新聞界考量中國新聞的媒介生態。這樣的社會背景與媒介生態,共同建構著中國新聞的宏觀圖景,也共同塑造著中國新聞的歷史眼光、時代特色、世界境界和未來走向。“走轉改”活動正是對時代關切的回應,“走轉改”的實踐証明:隻有做到、做好和堅持“走轉改”,我們才能在當今的歷史發展階段和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真正搞好新聞宣傳工作。越是國力不斷增強,就越是需要我們堅持“走轉改”,並將“走轉改”常態化,納入到社會管理的大系統之中。

20世紀 90 年代以來,由於信息技術和傳輸技術的迅猛發展,隨著高科技手段在新聞領域被廣泛應用,世界的新聞傳播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各種新興媒體,從互聯網、手機短信、博客到今天盛行的微博,從平板電腦到智能手機,一句話,從傳播內容到傳播手段,都對傳統媒體構成了直接的威脅。特別是網絡新聞的時效性、豐富性、公開性、交互性和暢通性,使傳統媒體難以望其項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許多思想和認識,面對世界上數量最大的我國五億網民及其巨量信息,怎樣從中發現新聞、怎樣把信息裁剪成新聞、怎樣避免將失實信息變成虛假新聞等等,成為新聞工作者今天時時刻刻面對的新問題和新糾結。現在,網民和網絡媒體為傳統媒體設置議程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要解決上述問題,除了“走轉改”,別無他途。傳統媒體的從業者不能僅僅滿足於在互聯網上尋求新聞,而應該在借助便利的信息技術的同時,深入基層,了解真實的民意,發現真正的問題,才能發揮媒體應有的責任。因此可以說,今天特別強調“走轉改”,是傳統媒體應對新興媒體挑戰的必然選擇。

(二) 新聞信息娛樂化的沖擊

新聞信息娛樂化是60 年代電視新聞在以娛樂為本質的電視媒體開播后,具有爭議性也從未間斷過的一個新聞現象。它可以視為平面媒體的新聞結合電子媒體的娛樂后,產生的一種新聞文化質變。“標志著美國—一也許是全球——新聞價值觀的式微以及娛樂式信息和‘小報’式文化的勃興,它表明了電視新聞正在逐漸向信息/娛樂結合體轉變。”

“硬新聞軟著陸”是新聞信息娛樂化的表現之一,即從政治經濟新聞中挖掘出娛樂元素,更多地對新聞進行娛樂化處理。其首要特征在於它很少注意政治、經濟和社會議題,而將大多數的關注集中在娛樂性主題上,例如運動、丑聞和大眾娛樂。因而,它減少了嚴肅新聞的比例,致力於關注個人及私人的生活,包括名人和一般人。將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帶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聞、暴力事件、災害事件、體育新聞、花邊新聞等軟性內容作為新聞的重點,強調故事性、情節性,強調硬新聞寫作中適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強貼近性,通過描述新聞中有趣的故事、情節、細節,使各種新聞內容增添趣味性,增加戲劇化、故事化、文學化的色彩。從90 年代末開始,伴隨著民生新聞、法制新聞、社會新聞的輪番亮相,語言嬉笑、鏡頭夸張、節奏說唱、煽情配樂,以往娛樂秀裡的手段通通被電視新聞所吸納。新聞文本的制作過程也受到了這種風潮的影響,按照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一篇新聞由標題、導語、正文、結尾、背景等部分組成,導語作為引導受眾做出閱讀決策的“窗口”,要把新聞事件中最精粹最重要的事實言簡意賅地呈現出來,正文部分則全面展開新聞事件。而目前的電視新聞多採用說新聞的方式,主持人在講述新聞主體事件之前,對新聞事件有一個“解題”或“破題”的過程,一般不直接切入正題,而是從相關的人、事、物上談開,東拉西扯漫談一陣,然后再不緊不慢地轉入“正話”。

在這種新聞信息娛樂化風潮的影響下,主流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爭相採用娛樂新聞與丑聞報道,過去令專業記者引以為傲的調查性報道逐漸式微,娛樂與信息的界限逐漸模糊,主流媒介與小報的區別也日益模糊 。這種操作方式建構了媒介的社會權力,在弱化媒介解釋、告知功能的同時,逐漸消解了媒介的社會合法性,使媒體變成了狗仔隊橫行的馬戲團。

“走轉改”正是對近年來媒體特別是電視的低俗化、過度娛樂化、貴族化的一次正本清源,撥亂反正。“走轉改”對於中國新聞界特別是對電視的根本意義就在於:普通勞動者的屏幕形象永遠是中國電視的優質資源,中國電視的屏幕上應當有更多的普通勞動者的良好形象。反觀當下的電視屏幕,我們越發感到電視貴族化和低俗化的威脅與危害。訴諸官能的消費文化泛濫,訴諸心靈的嚴肅文化陷入困境。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如果你沒有底層感和平民情結,沒有對那些有血有肉的黎民百姓的理解、支持、關愛、尊敬、鼓勵,沒有從這樣的心靈交流中得到勇氣和力量,沒有把深蘊在人民心中的心理傾向明白地表述出來並擔當起來,那麼你的工作就可能成為一種職業化的重復,新聞媒介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帶著情感,帶著關懷,帶著責任,帶著信心走基層,關鍵是發現和表現普通百姓的真善美,從而給人以光明和力量。

(三) 輿論引導的變化

現在,大眾媒介成為了各階層、各集團傾瀉輿論的工具,他們時時刻刻在用自己的意見勸服和指引公眾,意見一旦被公眾接受,並和公眾內心的輿論產生縱向或橫向交錯,社會輿論便會產生結構性的傳播:首先是上下層輿論的對流與互動,其次是公眾輿論的並存和反差。傳統的消息情報流向公眾的單向傳播和接受關系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超越,從而建構了一種基於傳媒平台的上層輿論和下層輿論之間平等互動的輿論傳播機制,通過把公眾吸引進來參加決定公眾事務的工作,建立比較民主的關系。所以,輿論已經不再只是意見,而是一種觀念,這種觀念來源於對公眾事務的了解和對社會實踐的經驗。由此可見,將社會化網絡時代輿論管理的根本目的立足於掩蓋矛盾,既不現實,也無必要。實際上,將輿情管理的根本目的立足於合理引導,解決矛盾,不僅是符合規律的,也是可行的。社會變遷時期,訊息性本文的需要量將急劇增大,受眾需要能有效解除困惑的信息,若要引導輿論,媒介首先要滿足他們認識環境、確立觀念、自我尋因的要求。由於新聞敘事不同於文學作品的敘事,它講求真實、客觀、公正,目的在於向受眾傳遞一種權威性的、不容質疑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與影響力,滿足受眾的知情權與求知欲。新聞傳媒的公信力、權威性、影響力是新聞作品引導力的前提,新聞作品的引導力是新聞傳媒獲得公信力、權威性、影響力的手段,這是需要充分理解和很好把握的辯証關系。

“走轉改”實際上回答了在當今時代如何提升傳媒的輿論引導力:一是內容真實可信﹔二是形式親和接近﹔三是語言生動有味。這就需要真實地、真誠地尊重新聞傳播的規律。它突出而有力地堅持了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新聞傳播理念,用新聞的手法在某一社會層面提供不同的典型形象,可為人們提供一種行為參照,乃至情感訴求的渠道。“走轉改”的許多報道不僅揪住了觀眾的心——一起擔憂,一道思考,而且還為報道和反映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之途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新聞架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梁,用報道促進和推動問題的解決和矛盾的化解。專業新聞傳播是一種社會職業,新聞界整改,應該強調新聞職業意識、新聞敏感、准確及時抓問題的能力等。新聞界確實需要改變工作方式,其基本要求應該是胡錦濤在世界媒體峰會致辭中說的遵守新聞從業基本准則。

二、“走轉改”活動長效機制的構建策略

目前的“走轉改”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一種“運動式治理”模式,即各級政府以垂直命令、政治動員的方式,在某些特定的時期集中調動力量、配置資源,用以解決一些比較尖銳、比較突出的矛盾和沖突。這種模式往往具有行政主導、不計成本、“一刀切”、“一陣風”等特點。運動式治理往往追求的是一時之功效,更多地依靠權力或權宜性的措施,工作進行的時候轟轟烈烈,過后就往往被棄置一邊,而不能形成制度化的積累。在面對復雜而瑣碎的常規化社會矛盾時,運動式治理往往會陷入“治標不治本”的困境。“走轉改”活動長效機制的建構最核心的策略,就是放棄運動式的方式,而是把走轉改活動進行制度化,以制度來保証其常態化。具體的制度建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建設輿情採集制度,確保走基層的常態化

輿情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圍繞著中介性社會事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為主體的民眾對作為客體的國家管理者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一般是指公眾所具有的社會政治態度。隨著網絡技術向基層覆蓋和普及的速度加快,過去很少被關注的基層矛盾與問題開始被逐漸曝光,市、縣已經成為各類公共事件的高發區,而地方政府如何認識和處理當地輿情事關地方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走轉改”是新聞媒體深刻體察地方民情、真誠服務群眾的有效途徑,也是及時發現問題、推動解決問題的過程,重在聯系實際,貴在取得實效。 1.完善體察民情的制度

記者到一線不是領導干部體驗生活,而是要能夠抓到具有新聞價值的東西,而且新聞有強烈的時效性特征。這些是不能通過簡單地要求“走基層”就能做到的,而是要給記者提供一個長期深入搜集民情民意的平台。目前,很多媒體都開始嘗試在基層建立長期的體察民情制度。最常見的有建立基層聯系點和挂職。建立基層聯系點后,採編人員不會像蜻蜓點水一樣浮在水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聯系點的實際情況,報道內容既能反映民意民情,也能反映中心工作﹔報道對象既能選擇個體,也可選擇群體﹔既可縱向對比,也能與近鄰橫比,分析會更透徹。而在基層單位挂職后,採編人員能介入實際工作,能參加決策層討論決定,並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研究、解決棘手問題,同時新聞工作者與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可以更好地與轄區居民、單位職工等更好地溝通,也更易得到信任。 2.拓展了解民意的制度

民眾對現有體制的期望就與體制所能滿足其要求的實際狀況之間產生了張力,這導致人們的政治參與願望不斷提升,學術界將當代這種高級的公民參與形式命名為“共同生產”(Co一Production)。共同生產,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產出公共服務的模式,是公民參與政策過程的一種具體的途徑。在公私合作生產的這種模式中,民眾由單純的消費者轉而成為服務的生產者,促使民眾通過合作的機制,而獲得對公共事務的控制與影響,以實現公民的參與權。通過政府與民間團體的互助與合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和利用各種社會資源,使社會資源的效用最大化,彌補政府能力的不足,提高政府的效率,節省政府的開支。

因此,要進一步了解民意,政府應借助因特網、電子郵件、電子布告欄等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建立政府與公民、民間組織之間在公共治理過程中的廣泛的對話、溝通網絡,這種對話、溝通網絡可以打破時間、空間、行政部門的層級以及社會成員的等級之間的限制,提高政府內外的溝通效率,即時傳達政府的施政意圖、方針與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聲,從而提高政府治理的反應能力和社會回應力。 3.創建集中民智的制度

在政府承擔、完成社會公共職能的手段和方法方面,除了原有手段與方法,還存在著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政府有責任採用這些新的方法與技術,以更好地對公共事務進行控制和引導,提高管理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完善的民意集中制度,把原來由政府獨自承擔的責任轉移給公民社會,即轉移給各種私人部門和公民自願性團體,由后者承擔越來越多的以往由政府承擔的責任。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打破傳統的兩分法的思維方式,強調政府與社會的合作過程中,模糊公私機構之間的界限與責任,不再堅持政府職能的專屬性和排他性,從而形成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

我們應該建立一種民智集中機制,讓作為管理對象的普通民眾建立自己的社會組織,有組織的參與和表達,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系統內形成一個自主的、擁有一定權威的網絡。這種機制應該是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相互認同基礎之上的合作,是國家與公民社會、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公共機構與私人機構的合作。它所擁有的管理機制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這一自主的網絡在某一特定的領域中擁有發號施令的權威,它與政府在特定的領域中進行合作,分擔政府的管理責任。從而建立起由眾多行動者組成的一個關系網絡,和眾多行動者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