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階段的傳媒品牌建設--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4期

初級階段的傳媒品牌建設

王曉明

2012年11月13日13:23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做江蘇電台節目評估活動的評委十年了。每月一次聽評,經年累月,對我常聽的江蘇台的音樂節目已有較深了解。在我聽來,一些節目做久了,主持人難免產生疲態,通常表現為語言的油滑,南京話叫“甩”﹔節目的程式化,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車?轆話,了無新意﹔缺乏激情和活力,從話語中難以感知他對身邊這個變動著的世界的反應。我在評估會上,往往對兩類節目贊譽有加,一類是新人新節目,有創新的不拘一格的表現,尤其是新人對節目的一種新鮮態,這是需要我們評委倍加呵護的﹔一類是狀態穩定保持在品質高位的老牌名牌節目,如FM97.5的《藍色音樂田》、《赫柏灣音樂時間》,我稱之為可“免檢”的節目。劉偉是一位大學老師,《藍色音樂田》是他在江蘇電台的客串節目。每天晚上,劉偉在節目中,為聽眾送去或清靈或醇和或悠遠的迷人的音樂,堅守十年,依然保持著原初狀態的活力,穩定的品質,對聽眾的誠意,對音樂對生活的摯愛。這是多麼可貴的恆定的品性啊。每年,電台都會調整節目,像《藍色音樂田》這樣的節目,有誰舍得調整呢。

由此想到了《視聽界》本期的封面話題“城市台的憂與優”。我們所約所選的稿件,多從戰略戰術層面分析現狀,提出問題,並試圖給出對策。這些,都是城市台在媒介過剩年代生存與發展的良方。我想補充的建議是,抓視聽市場,抓廣告吸納,不能本末倒置,優質的內容永遠是所向披靡的競爭利器。不管是城市台還是省級台,如果每個頻道、每個頻率始終保有一個或一批有死忠受眾的品牌節目,何愁沒有視聽率,何愁沒有廣告投放呢,比如《非誠勿擾》之於江蘇衛視,《嘀嘀叭叭早上好》之於江蘇交廣網,《東升工作室》之於南京新聞綜合頻道。

傳媒品牌建設知易行難,不少台長和“道長”難以忍受節目培育期的漫長和煎熬,恨不能一個節目出來立馬在同類市場上獨佔鰲頭,一招制勝。須知傳媒品牌屬於非物質生產領域,因而附帶有比一般商業品牌更多的情感、思想要素,其核心價值——品牌影響力、創新力、傳播力、責任感,受到的制約因素更多﹔傳媒品牌周期短,持久性差,容易曇花一現﹔共享度高,凝聚力不強,消費者對傳媒品牌的依賴性和忠誠度不高﹔有地域局限﹔二次銷售不容易形成與消費者的情感黏性﹔除了視聽率,傳媒品牌難以進行一般商品的量化標准測評,難以按照統一的工藝進行批量生產。這些特質都說明,傳媒品牌的生成和維護,難度高於一般商業品牌,傳媒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持之以恆的行為,難以一蹴而就。像江蘇電台這樣,長達十年堅持每月對所有播出節目進行隨機抽查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優秀節目給予表彰獎勵,以我目力所及,在國內的廣電傳媒中還不多見。

我對現階段中國傳媒品牌建設的描述是:

——戴著鐐銬跳舞。傳媒市場化程度太低,束縛較多,所附著承載的東西有時過於濃烈,有形的無形的管制、條條框框甚多,隨時可能破壞處於萌芽狀態的品牌。

——跟著感覺走。品牌概念已經進入到傳媒的運營當中,但大多沒有放到企業文化的戰略的高度來對待,尚處在品牌建設的初級階段。宣傳意識強,市場意識弱﹔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市場意識過強而弱化了大眾傳媒應有的公信力原則。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嚴重缺乏原創精神,抄襲克隆成為業界默認的一種常態﹔版權意識薄弱,執法不力,抄襲成本低廉或者沒有成本﹔缺乏傳媒個體獨有的核心競爭力﹔同質化競爭態勢居高不下,頻道資源浪費嚴重。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短期行為,急功近利。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品牌,於是媒體給品牌增添了很多不能承受的東西,比如很高的收視壓力、創收指標,死命榨油,連皮帶肉一起紅燒,骨頭也拿出來熬湯,忽略了對品牌的精心維護,結果是越做越浮躁,越做越爛,把品牌生生給做砸了。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區域媒體受限較多﹔品牌工程遠未實現全國化,更談不上國際化。

傳媒品牌建設,可謂是任重道遠。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