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晚會:量好體,才能裁好衣--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4期

專題晚會:量好體,才能裁好衣

畢福劍

2012年11月13日13:36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不同晚會的文藝創作,好比日常生活中我們“量體裁衣”的過程。“體”即晚會主題,“衣”是晚會的表現形式。好的晚會需要靈魂人物來統領,這個人就是導演。好導演如好裁縫,運用所有原料服務於其設計,用好每塊料,精心打造“新衣服”。

2011年,由我任總導演的山東大學110周年校慶晚會《家國天下》就是在“量體裁衣”的創作思想下完成的。

主辦方對晚會首先要求文化味要濃。一是“文化點”多。山東大學文化特色面面俱到,國際國內的,跨地區跨年代的,橫向縱向的﹔二是對山東大學的重點優勢要著重打造。如山大“四大科學團隊”,“60周年《文史哲》”等等,要排兵布陣、合理分配﹔第三,晚會“家國天下”的主題,是山東大學110年來一脈傳承的精神,立足家園,為國圖富強,為天下儲人才。晚會要准確體現這種大情懷、大抱負,有儒家品味,不鋪張,低調含蓄。

“量體”后,我們把握對象“體型”特征,對難題各個攻克,對其“裁衣”。

第一,抓住山大“歷史久,故事多”的特點,廣羅各種山大故事,以故事講文化。

第二,用生活講科學,必須是“科普讀物”,而非“科學報告”。晚會觀眾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文化”的打造要精准到位,還必須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第三,文藝表演與訪談交叉進行,並行不悖。該演則演,宜談就談。文藝節目與訪談內容一一對位,我把整台晚會分為三大部分:文藝節目表演,專題訪談,主持人串聯。

一、文藝節目方面的“量體裁衣”

《模仿秀》是一個輕鬆幽默、與師生活潑互動的節目。表演者是2011年《星光大道》的月冠軍陸海濤。節目保留了原有的成功結構和幽默橋段,內容上針對山東大學進行調整。用趙本山、單田芳的聲音講山大,並朗誦出身山大的著名詩人臧克家的小詩,表演內容與山東大學的人和事息息關聯,現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梨花頌》是晚會中為數不多的由山大學生獨自完成的節目。表演者是山大在校留學生,以國粹京劇表現山東大學強於傳統文化研究的特色。山大是世界孔子文化家園,全世界有志於研究中國儒家文化的學子,不遠萬裡來此求學。節目中,每個留學生把自己對山大的感受用個性化的語言寫成文字拿在手中展示,比如“我來自韓國首爾”、“山大的食堂飯菜味道好”等等,節目最后,在大批身著異國服飾揮舞各國國旗的留學生的簇擁下,大家一同展開“山大生日快樂”的字幅,充滿生活情趣。

這兩個節目屬於改編性節目,是在原有成功節目的基礎上,針對山大的“體”進行適當的裁剪、改制,取長補短,使之更符合山東大學的特點與校慶要求,恰似為山東大學量身定制。

歌曲《我和你》是歌手蘇丹(《星光大道》2010年總季軍)與山東大學“泰山學者”、宗教學博士生導師傅有德老師共同完成的一個合唱。傅有德山東口音濃重,他擅長京劇,演唱通俗歌曲並不在行,為了體現專業文藝與真實校園文化的互動,我們讓傅有德以京劇腔調演唱歌曲,蘇丹依舊用自己擅長的空靈純淨的莎拉布萊曼唱腔作藝術化表演。兩者對同一歌曲的表現方式大相徑庭卻各有千秋,體現了大學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個性多樣卻兼容並包,這種碰撞既真實又別有風味。

歌手蘇丹是北京奧運會《我和你》的原唱,跟山大老師的合作是一次很精妙的“量體裁衣”——對演唱雙方都是“量體裁衣”。

《超越夢想》是對山東大學體育文化的展現。演唱者為山大培養出來的4位世界冠軍,參與演出的有學校自有組織啦啦操團。4位世界冠軍短暫演唱結束后,《超越夢想》的原唱汪正正登台奉獻原汁原味的演唱。經常在奧運賽場回響的聲音出現在山東大學,對山東大學體育文化的發揚是一種表彰,也是一種激勵。

這兩個節目屬於組合型節目,是專業與非專業的組合,相關類型節目資源的同類項合並。山大自己的節目往往是熱情有余、實力不足,而專業演員的加盟帶動了節目升級。

此外,山大杰出校友代表演唱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新校區威海分校帶來的舞蹈《駿馬 烈酒 激情》,象征進軍號角的陝北歌手王二妮帶來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都在“裁衣”中考慮“量體”的要求,做出了適度調整,整台晚會每個節目都符合山東大學110周年校慶晚會創辦的要求,體現出山東大學成長發展的方方面面,疏而不漏、凝練有序。

二、專題訪談方面的“量體裁衣”

整台晚會共設計了四次大段落的訪談,以“山大,我的驕傲”為題,分別為“山大的小人物大故事”、“山大60周年《文史哲》”、“一家四代山大人”、“山大四大科學團隊”,四部分特點不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逐步推向高潮。

訪談一,山大的小人物大故事

晚會選了三位畢業於山東大學的“小人物”,讓他們坐在觀眾席中,主持人台下訪談。三位訪談嘉賓分別為骨外科專家牛軍、國防生代表魏法祥、基層黨務干部李曉鈺。牛軍是參加過唐山地震、斐濟海嘯、汶川地震三次國際救援的山大的醫務人員,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創造了傷員零死亡的奇跡﹔魏法祥在國際特種兵大賽中奪冠,打破了國外選手對該賽事的壟斷﹔李曉鈺是受胡總書記表彰的軍銜最低的基層黨務工作者。該部分沒有明星嘉賓和事件,所以我們用最簡潔的問答壓縮出最精華的內容,注重的是“短、快、准”。

訪談二,山大60周年《文史哲》

山大110周年華誕也是《文史哲》創刊60周年。兩個生日,兩位“壽星”,都有著非常多的令人驕傲的事跡。總結了《文史哲》三點驕傲:一是新中國第一份大學文科學報,也是連續出版至今,出版時間最長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期刊﹔二是“扶植小人物,延攬大學者”﹔三是堅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由於此部分訪談的對象——《文史哲》現任主編是擁有相當文學造詣的專家,他的應變能力、表達能力都非常出眾,所以較之上一個話題,我們安排的問題和回答也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邏輯。

訪談三,一家四代山大人

這是四輪訪談中最具人文力量的一次,取材真人真事,縱深百年,與山大歷程接軌並行。四代山大人以山大為家,是山大一代代學子的縮影,其中第二代是有當代“詩聖”之稱的臧克家,他的事跡既包涵雋永的師生情,也表現了山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機制。這部分訪談內容選擇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如臧克家、臧樂源、臧樂安兩代人的入學故事。他們的深情敘述感動了台下無數山大學子。這一訪談成為全場最生動的部分。我們沒有刻意拉快節奏,而是給人物充分抒發感情的空間,台上台下的情緒被推向高潮。

訪談四,山大四大科學團隊

“四大科學團隊”選取的是數學、醫學、岩土工程、晶體研究所。訪談內容涉及高科技,具有專業性,觀眾可能聽不懂、聽不進。為了避免四個團隊集體訪談的冗長,我們把他們分成上下兩個部分。把科學問題生活化、生動化,把生活問題放到科學中解釋,如把金融數學成就與給股票上保險比較,把晶體材料研究比喻成養鑽石等等。每個團隊一個問題,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高深問題生活化,控制好了長度、節奏,並沒有因內容高深而流失觀眾。

這次晚會中還有一個特殊的“訪談”——《最后一課》。

2001年,山東大學百年校慶晚會上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情景詩《最后一課》,表現的是山東大學馮沅君教授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三尺講台,為學生授課的情景。

2011年,馮沅君先生的弟子,“和諧美學”的創始人周來祥先生在為我們演繹了又一堂“最后一課”。周來祥於2010年冬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住院期間在病榻上輔導學生作業,手術前一夜仍用電話指導學生論文。他用生命演繹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大德師恩。

兩代大師的事跡為110周年校慶晚會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創作材料。晚會上,我們採取了主持人與周來祥“最后一課”的學生對話的方式完成了事跡的講述。之后,我們在共同回顧周先生留下的最后一份課堂上的影像資料時,主持人動情讀起周來祥先生為母校寫下的小詩《我與我的山大》。

主持人聲音未落,《追尋》歌舞表演開始,歌曲表現對真理的追尋,對大愛的無悔,承接故事感人的氣場,使全場觀眾激動的情緒得以抒發。

三、主持人方面的“量體裁衣”

《家國天下》選取了5位身份各異的主持人,分別是來自央視的新聞主播歐陽夏丹,山東大學校友、現任山東衛視節目主持人武大海,山東大學校友、剛剛獲得2011年金話筒獎的遼寧衛視主持人管旭,山東大學在校生龔凡,山東大學澳大利亞籍留學生程大偉。他們的組合構成是符合“裁衣”的需要的。

在主持人的功能分工上,歐陽夏丹作為國家級媒體代表,是核心主持人,並且承擔了晚會中最重要的幾次訪談任務——“山大60周年《文史哲》”、“一家四代山大人”、“山大四大科學團隊”。這些訪談立意高、分量重、內容深,需要一個會思考、有能力、有擔當的角色挑大梁。武大海、管旭都是山東大學校友,目前都在地方衛視嶄露頭角,他們與母校的血緣近、感情深,所以有關山大往事、山大人物的話題都交給他們。兩名山東大學在校生龔凡、程大偉是校園新生力的代表。由於二人從經驗、能力、地位上還不夠分量,所以他們隻承擔了部分介紹性的工作。

量體裁衣的最終目的是“穿衣”,也就是把成果展示給觀眾。《家國天下》整場晚會並沒有追求華麗的陣容、高昂的造價,但它得到了各層面觀眾的認可,不失為專題晚會創作中的成功案例。

(畢福劍: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