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欄目已成為維護正義、針砭時弊、消除社會隱患的重要輿論監督形式。受眾喜歡富有個性的報道風格,培育和鑄造個性風格,成了許多新聞調查欄目的追求。但是,個性風格把握不當就會走入誤區。有的欄目過分提倡個性的張揚,有些主持人的風格打造表面化、情緒化,甚至靠冷嘲熱諷、尖酸刻薄揚名。
新聞調查欄目風格的培育和鑄造,應規避一些誤區。首先,不能把欄目風格的個性化等同於個人化。新聞調查欄目的主持人一般集策劃、採訪和主持等多項事務於一身,擁有較大的採訪自主權和話語表達權,在遵守新聞規律和宣傳紀律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進行表述。正是有了這樣的空間,一些主持人經過一定的鍛煉和積累后,自認為嘴巴溜了,風格有了,說話的底氣足,調門也高。節目中說什麼、怎麼說是信馬由?,是否評論、怎樣評論也是隨心所欲,欄目成了主持人個人的“講台”。一些欄目開通電話連線,接受投訴和連線反饋,但是即興參與的談話難免隨意冗長或不規整,需要主持人有足夠的耐心傾聽、解釋。而我們時常聽到、看到的是主持人不耐煩的打斷,有時還夾帶頤指氣使的呵斥。主持人代表媒體去傳遞信息、表述觀點,與受眾交流,不能依據自己的性格和好惡行事,不能把追求個性化衍化為主持上的個人化。
第二,不能把欄目風格的個性化衍化為情緒化。一些新聞調查類欄目存在一種傾向,就是什麼樣的投訴都能接、都敢接,再復雜的案件、糾紛也要插手,常常表現為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久而久之,在塑造自身形象、確認自身力量的時候,欄目的可信度卻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受眾喜歡調查類欄目,是因為它能還原事實真相,促進社會公平公正。許多引起大家關注的事件看似平常卻蘊藏著豐富的法律知識,如方法得當、調查到位,有利於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如方法簡單、調查不到位,或是簡單呈現矛盾而又無力解決矛盾,或是高高在上、意氣用事般泛泛議論一番,則不利於事情的解決,甚至還會觸及社會敏感神經,激起新的矛盾。現實社會中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往往有著很深的歷史背景和淵源,不是靠一兩檔節目披露一下就能夠解決的,必須依靠政府和司法的力量。而有些欄目卻擺不正關系,憑著一股激情搞報道,來了投訴就接,接了投訴就捅,捅不通就亂評說一氣,感慨一番。新聞調查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該挺身而出的時候絕不退縮,該是職能部門和司法部門介入的時候不應越俎代庖。
第三,不能把欄目風格的個性化理解為表面化。有些調查欄目主持人以為隻要顛覆傳統主持形象就能顯現個性,覺得形象、語言上越突兀、越奇特、越有鋒芒就越好,因此時下“硬漢型”和“怒漢型”主持人越來越多。他們與嘉賓、當事人唇槍舌劍,說話的語氣沖,語調高,有損職業形象。欄目風格是團隊思想感情、職業素養和精神品質的結晶,是新聞價值觀和審美觀的集中體現。主持人風格則是這種綜合素質的自然濃縮和自由表達。央視新聞專欄主持人敬一丹從業20多年,外在的形象一直是端庄、朴實、大方,穿著色調素淡的職業女裝,輕描淡寫的化妝,大度泰然的神情,她從容真摯的敘述中飽含著情感,沉穩冷靜的評論中閃爍著理性的思考。當然,欄目在形象、表達風格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包裝也是必要的,但新聞調查欄目靠事實說話,憑借証據印証真相,通過調查還原事實。僅靠直播間的控訴和指責,甚至是激起義憤,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新聞調查欄目風格的培育和鑄造,除了實踐中注意規避以上一些誤區外,主要在保持真誠、積極探求真相和提升專業素養等方面下工夫。
保持真誠。面對調查對象,唯有真誠才能贏取信任。既疾惡如仇,又與人為善﹔既是對人的,更是對事的。中國之聲的《新聞縱橫》以高度、角度和深度提供大量獨家原創報道,善於通過調查當事人和相關利益方接近事件核心,以高屋建瓴的氣勢,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不遺余力地伸張公平與正義。欄目經常由一線回來的記者主持。這些整天“泡”在基層的記者沒多大名氣,語言質朴無華,但是他們胸懷真情,飽含真誠。談過程,証據充分,邏輯嚴謹﹔評事件,層層深入,深刻透徹。他們執著地曝光黑暗,讓人看到黑暗過后的光明,進而對未來充滿信心。在聽眾的心裡,真誠是這檔欄目最突出的個性。
真誠還有利於溝通。記者、主持人不是法官,與採訪對象是平等關系,新聞調查中的採訪、對話、交流都應該建立在真誠、平等之上,如果態度咄咄逼人或居高臨下,必然影響到採訪質量。不敢進行調查監督的媒體是缺乏活力的,不能正確把握尺度的媒體是稚嫩無力的。從事新聞調查的記者、主持人應多深入實際,真誠平和地對待矛盾主體的雙方或多方,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用事實說話。
探求真相。探求事實真相靠什麼?靠調查。需要記者、主持人像勘探者,帶著觀眾層層挖掘,接近事實真相﹔像偵探,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央視《新聞調查》原主持人王志在一次對“假楷模”的調查中,發現貼滿牆的學習體會材料隻有兩三個人的字跡,仔細看看這些稿子的內容,開頭、結尾都是一樣的,只是中間稍微有幾句變化,后經証實這牆上50多份“學習體會”是兩三個人一夜之間抄出來的。沒有主持人現場的觀察,就不會呈現出這樣的素材﹔有了這樣的細節,觀眾對“楷模”的真假就自然明了。現在,傳播技術發展迅速,傳播方式快捷神速,但是新聞調查的核心和理念並沒有、也絕不會隨之改變。若想逼近事實真相,就得扎扎實實進行調查採訪,盡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資料。央視女記者柴靜說:我去採訪討薪八年未果的農民,在他坐過的法院台階上坐著,體會他的無助﹔我去採訪在拆遷中被開發商打死兒子的母親,看著她淚流滿面的臉﹔我去採訪注射了“奧美定”的女人,用手觸摸她胸部裡的硬塊,而且知道永遠無法將這根除……這一切讓你無法停下,推你前行去探求真相。調查是欄目和主持人接近問題和報道問題的最主要途徑,一定程度上看問題的角度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力度都取決於調查的深度。採訪工作做細做透,在紛繁復雜、盤根交錯的事件中就能縱橫捭闔,展現其來龍去脈,找出問題的症結﹔發現蛛絲螞跡不斷挖掘,遇到阻力不斷克服,層層設疑,環環相扣,直到解開疑團。棘手復雜的難題通過調查欄目的過濾和傳播,形成具備公開性、廣泛性的主流觀點,產生有力的導向作用。欄目的風格、主持人的個性自然會贏得受眾的認可。
提升專業素養。有專業素養的記者、主持人,能給人帶來信心、勇氣乃至思想和信念。這個專業素養包括新聞現場的駕馭、人物細節的捕捉、新聞選題的獨家意識和調查過程的應變能力及平衡技巧等等。這些不是誰想有就能有的,它需要一步步地歷煉、不斷地積累。目前活躍在新聞調查一線的許多優秀記者、主持人都經歷過從青澀、沖動、激昂到平實、理性、成熟的過程。央視主持人董倩在成長過程中有因採訪前准備不足而遭採訪對象當面拒絕的尷尬﹔也有因持偏見專訪一位日本律師后留下的深深歉疚。著名女記者柴靜進入央視初期所做的節目被“嚴師”陳虻呵責為“方法單一、沒有邏輯”、“矯揉造作”。專業素養需要工作中的潛移默化,如同腳底的老繭,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面對波興浪涌、競相發聲的輿論空間,調查記者、主持人要具備一定的智慧、修養和功力,採訪、主持才有底氣,對話、發問和引導才有分量,才能避免簡單的是非判斷和人雲亦雲。2010年初我國大西南遭遇干旱,在大量關於災情嚴重程度和各地捐錢送水的報道中,有兩個媒體發出的疑問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反思。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王亮通過暗訪採制的調查《嚴重干旱城市興義市洗浴中心不缺水》,認為當地並不缺水,只是水資源分配失衡,隻要把水資源合理利用就能緩解農村的缺水現狀。央視《面對面》做了兩期專訪,呈現的數據是雲南省46年水利投入僅3億,而滬杭磁懸浮投資220億﹔世博會及配套設施投資4000億﹔當年3月北京大興區亦庄地塊拍賣52.4億。不缺水,也不缺錢,那麼大西南干旱缺什麼?無疑缺的是公平。這裡面所暴露出的輕水利投入、長期忽視農民和弱勢群體利益的做法亟待糾正。欄目的公信力,記者、主持人的影響力,就是在這樣一個個有質量的疑問中一點點樹立起來。因為專業,他們的報道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相﹔因為接近真相,他們的調查才更具力量。
(作者單位:連雲港廣播電視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