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台新聞創優的基本規律--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5期

區縣台新聞創優的基本規律

柏楊

2012年11月13日16:12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新聞創優沒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套用,但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比如新聞題材、新聞主題、新聞角度、新聞事實、新聞細節等,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規律。南京雨花廣播電視台在多年的創優實踐中,積累了一點經驗和體會,與同行一起研究和探討。

一、抓准抓好新聞題材

在創優實踐中,業內同行形成一個共識,一件新聞作品份量重不重、質量好不好,首先看題材的重要性。重要題材是歷史進程中的重大事件,是現實生活中人們關注的焦點、熱點、興奮點,是“新聞大戰”的必爭之地。媒體做好重要題材報道,不但能把握住宣傳報道的良機,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渴求,更對塑造媒體形象、爭取受眾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抓任何題材,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放到大局的天平上去“稱”一下,去考量它的全局意義。我台獲得2006年度江蘇電視社教節目獎二等獎作品《大愛如歌》,以題材取勝。記者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母愛的天性,採訪一位夭折的男孩獻出器官讓四位患者得到新生的全過程,表現了一個感人故事,以事傳情,以情寓理,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

基層是新聞題材的寶庫。記者的功夫在發現。發現什麼?發現在經濟、政治、精神、文化、社會、環境等等建設中新生事物和帶傾向性的問題。回顧30年來標志重大改革發展的新聞:小崗村的分田到戶和蛇口模式﹔輿論監督新聞:大興安嶺火災,黑磚窯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以及那些給人印象深刻的社會新聞,無一不是記者在基層發現、及時報道而產生重大影響的。

二、用精深的立意提煉好主題

主題是新聞作品的靈魂。主題思想不是外加的,是新聞事實本身蘊涵的。主題提煉好了,就能打開新聞事實的內核,反映事物的本質。

科學發展,以人為本,是指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根本上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我台分獲2011年度南京市及區縣級優秀廣播節目二等獎作品,廣播長消息《區民政局為居民送上新年大禮:民生兩險 政府買單》,比較好地表現了這個主題。雨花台區在南京市率先實行“民生兩險(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重大自然災害房屋保險附加火災爆炸保險)政府買單”。這是人民保險事業改革開放的又一個發展成果,新聞價值高。每戶8元、每人1元的投保額,全區一年投保資金188萬多元,惠及全區在冊居民將近23萬人,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事情是去年最后一天辦的,是“區民政局為居民送上新年大禮”。標題定得好,有動感,既熱情贊揚,又有新年祝福,十分貼切,還巧妙地嵌入新聞事實,突出主題。

所謂“立意”,指的是對作品中心思想的提煉、確立和升華。也可以換一種表述:立意是作者所應追求的作品主題的獨特化。因為在廣播電視的創作實踐中,許多作品主題的基本范疇是相近、相似或相同的(比如都是弘揚愛國主義、促進社會和諧等),要想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就必須使它的主題思想更有“個性”,更富於創意。從這個意義上說,立意與所謂的“明確主題”比起來,是更深一層的理念和境界。精深的立意是廣播電視精品的靈魂。

三、在同題同源中尋找好角度

角度,是新聞作品報道新聞事實的觀察點和切入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有多個角度,哪個角度最反映事物本質,決定於記者的洞察能力﹔同樣一個事件,從不同角度反映,都能反映事物本質,也決定於記者的洞察能力。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震動全國的重大事件。在這一年度的評獎中,抗震救災的題材多。好多媒體都以這一全國性的重大事件為背景,以本地所特有的人和事為切入點,找出有本地特點的典型事例,挖掘本地典型的潛在價值,彰顯抗震救災的典型價值和意義。

現在的新聞報道,同題同源多。同類題材各自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大家都在共性上做文章,那就“撞車”了,要善於在共性中尋找獨特個性,走出自己的陽關大道。抓住獨特性,作品就有了好角度,就會特有份量,特有魅力。這也是區縣台可以遵循的一條規律或者說是創優的一種策略。

四、准確完整地記錄事實

新聞是事實的報道,無論是消息,還是新聞專題,抑或新聞評論,要成為優秀作品,要把握三條:第一,事實准確可靠﹔第二,事實相對完整﹔第三,事實生動具體。所報道的事實要經得起推敲,要有根有據,切忌浮躁。

我台分獲2011年度區縣級、南京市優秀電視節目一、二等獎作品《非洲五國畫家參觀古雄小學藝術教育》,運用大量生動的現場畫面描述了非洲五國畫家參觀體驗一所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從不同的側面記錄了該校素質教育的成功,體現了我國基礎教育的性質、宗旨與任務。同時告訴人們,從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要求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參加江蘇省廣播電視評選獲得三等獎的作品,電視新聞述評《見義勇為緣何遭遇“雙重門”?》針對時下民眾熱議的社會焦點話題展開評論,並啟發人們思考:見義勇為緣何遭遇“雙重門”?又該如何走出這種尷尬?論點明確,論據有力,論証正確生動,普通市民、見義勇為者、專家學者的同期聲的採錄運用,使作品具有當代電視評論草根性與權威性兼容的特點,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和普遍的指導性。

與這兩篇新聞作品相似的報道,見於多家大新聞媒體。但在省市級評選中,雨花區台的作品勝出了。作品小中見大,平中見深,一般中見獨特。加上記者的深入挖掘,兩條好新聞躍然而出。正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看似平淡的生活,實在蘊藏著許多新聞題材。

五、用真摯的心靈處理好細節

細節,一般是指事物的外貌、特征和人物的表情、言行、心理等方面的細微末節,是構成故事情節的細胞。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聲咳嗽,都可以成為細節。細節運用恰到好處,人物形象豐滿,事件描寫生動,主題思想深刻,反映事物本質。

在《大愛如歌》中,一個細節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在講述龍龍被確診失去生命體征之后,父親馬昭華要親手拔下幫助繼親兒子心臟跳動的呼吸機,他顯得不忍心,但他知道,運送龍龍器官的飛機在等著,渴望器官移植的病人在等著。這時畫面顯示,他好像遲疑了一下,然后緩緩來到兒子的病床前,又一次習慣性地為兒子掖了掖被角。接著,是一段感人肺腑的同期聲:“小寶貝,爸爸又看你來了,你好好睡覺,安息吧!聽話,爸爸會想你的。”短短兩句話把馬昭華的深明大義和難以割舍的愛子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給觀眾帶來的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心靈震撼。

六、用聲畫語言再現媒體特色

聲畫包括現場同期、影像,是最能體現廣播電視新聞本質意義的報道形式。這是廣播電視新聞獨有的特色。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由獲得事實、新聞選擇、制作傳遞、受眾接受等環節構成,存在著事實、報道者和受眾等基本要素。報道者隻有在尊重事實和尊重受眾的基礎上,既發揮聲畫對位的特色,又遵守新聞規律,才能有效完成新聞報道任務,實現自己的特定訴求。

我台分獲2011年度區縣級、南京市優秀廣播節目一、二等獎作品,連續報道《愛的接力:救援藏族女孩色珍》是廣播特色與新聞規律融合得比較好的一件作品。它寫援藏干部和雨花台區各界人士援救患白血病藏族女孩的事情,以愛心捐助為主線,突出“漢藏一家親”的主題,題材有新意,有拓展。作品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善於運用話筒,用心捕捉最有感染力的音響。記者描寫道:“這位朴實的漢子感動得泣不成聲,連惟一會說的兩個漢字‘謝謝’也說不出來了。他緊緊拉住王有仁的雙手,彎下腰去,把額頭貼在王有仁的手背上,用藏族特有的禮儀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沒有對話,勝似對話,人物的舉止容貌描寫得鮮活逼真,用聲音再現感人至深的場景。二是用事實說話,故事性強,有人有事有情節,巧用細節表現人物和主題。安排好治病事宜、准備回拉薩的援藏干部凌向前與女孩道別,“在和色珍的家人一一道別后,凌向前朝站在無菌病區玻璃門后的色珍搖搖手。她的微笑讓蒼白的面色顯得更加浮腫疲憊。看見門外的凌向前看著自己,色珍立刻摘下口罩,將臉和雙手貼在玻璃門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連標點符號在內,短短7句話96個字,連用10個動詞,使道別場景起碼呈現出4個感人的畫面,讓聽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難以忘懷。

(柏楊:南京市雨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