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証》:回應網絡傳言,追尋事件真相--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5期

《求証》:回應網絡傳言,追尋事件真相

夏紅平 汪甫洪

2012年11月13日16:46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在為人們提供海量資訊的同時,也讓人們飽受視覺、聽覺的污染和虛假信息的困擾。全民皆記者,人人都有“麥克風”,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也免不了個人牢騷抱怨。某些不良言論愈演愈烈,發展成具有攻擊性、煽動性甚至侮辱性的網絡暴力,造成對現實個人的傷害。除了“網絡暴力”,網絡謠言更讓人不堪其擾。有些人為贏得點擊率和關注度,常常“語出驚人”,甚至編造和惡炒謠言,激起人們獵奇心理,增加人們的不安全感,銷蝕社會信任感,危害極大。作為社會公器、以真實為生命的大眾媒體,應及時做好新聞求証,發掘真相,澄清事實,及時准確地公布事實真相。

開辦《求証》專欄的目的

“求証”新聞,是傳統主流媒體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折射出傳統媒體充分利用話語權的意識。2011年5月,常州電視台新聞頻道在每晚22:00的《深度撞擊》中推出《求証》子欄目,通過調查性的深度報道,對一些不實的傳言,尤其是對那些割裂社會、制造官民對立、影響社會穩定的虛假報道,給予回應、還原真相、以正視聽。一年來,《求証》欄目已經播發300多條新聞,如《“技師院三個女研究生被強奸”謠言如何出籠?》、《“常州被取消國家衛生城市”純屬誤讀》、《“常州富二代微博叫囂挑戰警察”網帖是造謠》。這些報道用翔實深入的記者調查,澄清了一系列在常州各大網站以及微博上流傳的網絡傳言。報道播出之后,不少傳統媒體、門戶網站紛紛轉載,也在網民的博客、微博等“自媒體”上引發了又一輪轉發、討論,對還原事實真相起到了推動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求証》欄目的報道選題基本來自常州本地熱門網絡的原創熱帖,並遵循三個原則:一、網絡熱傳,真實的轉帖、跟帖達到一定數量。網帖所披露的內容,往往涉及到公民權益、百姓呼聲,指向多是具有公權力的人或部門,因而被廣泛關注。二、相關方未有公開回應,或回應並未消除疑點,事態繼續在網上發酵。三、對現實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

《求証》欄目的題材來源於網絡,而事實背后的真相往往非常復雜,記者一定要通過充分的實地調查才有發言權。《求証》每次調查都是通過懸念的提出、求証、解決來完成,最終獲取新聞背后的事實。

用事實說話

一是發揮電視畫面的優勢,還原事實真相。今年4月,常州中吳網論壇上相繼出現“55路車駕駛員野蠻駕駛還口出狂言”、“63路公交車邊開車邊打電話”的網帖,反映常州公交駕駛員服務有問題,事關文明常州的形象。《求証》欄目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查,借助公交車車載視頻的調取播放,及時指出網帖反映問題存在片面性,也呼吁乘客對服務行業多一些理解與支持。眼見為實是電視報道的優勢,但也不盡然。在全媒體時代,有些人也會利用對已有利的視頻來混淆視聽。

二是發揮傳統媒體公信力的優勢,引導輿情走向。雖然“人人都有麥克風”,但絕大多數擁有“自媒體”的普通民眾即使對新聞事實有疑慮,也沒有時間、精力、渠道去查証真相。電視業態成熟,有著一系列保証新聞局部真實與整體真實的措施與制度。因此,新聞專業主義的重要性再次凸顯。媒體在“証偽”的同時,也在為自身樹立公信力,積累權威性。傳統媒體不同於網絡新媒體,有主管部門的嚴格監管,新聞從業人員受到《中國新聞工作者守則》的約束,新聞採、編、播有嚴格的責任審查制度,這些對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無疑起到積極作用。

求証事實真相

一是實地求証,去偽存真。記者首先會主動通過論壇信箱、QQ等聯系發帖人,追根求源進行直接求証。面對以人物為中心的輿論事件,傳統媒體應盡快找到輿論事件的當事人,盡力向新聞當事人和目擊者求証,還原現場。“我在現場”,是記者最起碼的職業操守。調查性報道的關鍵是拿到確鑿的証據,而記者隻有抵達事發現場,接觸或最大限度地接近核心當事人,才能拿到第一手材料、掌握關鍵性証據。採訪時對於模糊說法要及時追問,抓住事件中的疑點深挖下去,不斷質疑、求証,就會看到隱藏在謠言背后的丑惡。由於“求証”新聞報道的選題涉及事實一般比較復雜,在真相大白於天下前,應給予事件的不同方面以相同“話語權”。記者必須在掌握大量事實以后,再通過自己的理性思維來實現對事件本質的揭示。

去年6月初,一篇堪稱爆炸性消息的帖子,在常州網絡社區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發貼人聲稱在“技師院”也就是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強奸案,有三名女研究生遭到學校附近工地上工人的強奸。記者第一時間趕到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進行調查求証,採訪了該學院眾多大學生以及學院領導。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網絡帖子出現之后,他們已經要求學校保衛科展開徹查,証明學校沒有發生類似事件。而且,這個學院目前還沒有開設研究生點,所謂“女研究生”的說法子虛烏有,純粹是無中生有的謠言。記者當晚第一時間發稿証偽,將子虛烏有的“女大學生被強奸案”打回原形,有力地粉碎了沸沸揚揚的網絡謠言。

二是權威求証,還原真相。網帖如果涉及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主流媒體應該求証事件中的權威部門,用權威聲音擠壓謠言空間,有效地引導輿論。《求証》欄目要求,如果謠傳屬於社會普遍關注的現象性問題,就一定要採訪到最權威的部門,讓有關負責人就沸沸揚揚的熱點事件進行專業的陳述和批駁,對事件進行權威定性,在紛紛擾擾的輿論場中成為引領輿論之先聲。

去年11月底,有網友在常州本地論壇上發帖說,在最近重新確認的63個國家衛生城市名單中,並沒有常州,並由此得出了常州被取消“全國衛生城市”稱號的結論。網帖一出,引起了市民的種種猜測,網上跟帖討論熱火朝天。記者為此立即採訪了常州市愛衛辦。市愛衛辦介紹,根據《全國衛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監督管理辦法》,全國衛生城市不是終身制,而是每三年復審確認一次。常州是2003年榮獲國家衛生城市的稱號,期間已經接受過全國愛衛會的復審確認,要到2012年再次接受全國愛衛會組織的國家衛生城市的復審檢查。2011年常州不在復審城市之列,所以在2011年的通報名單中就沒有常州。隨后,常州市愛衛辦正式通過《求証》欄目進行回應:常州並沒有被取消“全國衛生城市”稱號,這純屬個別人的誤讀,希望大家不要以訛傳訛。記者及時採制《“常州被取消國家衛生城市”純屬誤讀》節目,發出權威聲音,第一時間告知受眾權威說法,及時安定民心,取得了較好的輿論引導效果。

三是多方求証,隻信事實。媒體在無法從事件當事人得到更多信息的情況下,通過對事件所涉及的相關人員、單位進行實地調查採訪,多方求証,將真相客觀地公之於眾,刷新輿論氛圍。《求証》欄目在策劃、採寫調查性報道時,非常注重從多方面獲取事件的核心証據與關鍵細節,形成一條縝密的“証據鏈條”,以打破觀眾對不實傳聞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和固定歸因的思維定勢。有些失實傳言涉及范圍廣,為了做到准確、平衡、客觀,採訪要從多層次、各方面、不同人物對象著手,對事實進行嚴格“求証”,力求全面、客觀、主動地把情況反映出來。

(作者單位:常州廣播電視台)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