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情結”,娛樂?反思?--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末日情結”,娛樂?反思?

2012年12月13日09: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末日蠟燭、末日假期,“瑪雅體”、“生卒年月體”……荒誕不經的預言,為何會導致非理性的搶購行為?集體吐槽的背后,有著怎樣的社會心聲?面對“末日情結”,政府與媒體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末日想象”讓人反思

  北京  李  斌

  假得不能再假的“末日謠言”在網上廣泛傳播,讓人思考這一現象背后的社會心理原因。

  傳播學研究表明:一些謠言之所以在常識面前瞞天過海,是因為它們與我們已經相信或願意相信的事情合拍。群體的焦慮感越強,謠言越容易傳播開來。“末日謠言”一路攻城略地,正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暗合了這種群體性焦慮。

  實際上,大部分人是不相信末日的,但關於末日的想象,卻能讓人反思當前的生活。“瑪雅體”躥紅,成為人們釋放壓力、表達訴求的出口。要是瑪雅人靠譜,“我就不上班了”、“我就不還房貸了”、“我就表白了” ……工作緊張、“壓力山大”,對愛情的渴望、對生活的期待,“瑪雅體”像一個顯影機制,用娛樂詼諧的方式呈現著轉型期人們的糾結、矛盾和期待。

  對政府部門而言,一方面,應該及時發布權威信息,避免一些人把近乎玩笑的“末日恐懼”假戲真做,引發非理性的恐慌和混亂﹔另一方面,也應俯首傾聽“末日現象”所呈現的社情民意,從而更好地找到執政為民的著力點。

               

  社會切莫“消費末日”

  廣東  李  樵

  預言有自我實現功能,再荒誕不經的預言一經流布,就可能導致非理性行為發生。“末日預言”盡管早已被証偽,仍有人入戲太深、難以自拔,以至於搶購蠟燭、抵押房產,演繹出恐慌和混亂的鬧劇。

  在娛樂至死的消費主義影響下,更多人傾向於消費這種情緒,而不是運用理性之光使之回歸常識。“晒出末日欲望清單,欲望物品價格隨你定”、“世界末日前,溫馨睡一晚”……各大商家競相利用“末日現象”進行“概念營銷”,商業炒作不亦樂乎。

  在魔幻現實主義的“末日狂歡”中,媒體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是“與民同樂”、推波助瀾、人雲亦雲,還是允中守直、傳播真實、呼喚理性?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難辨,娛樂至死的歧路使多少理性意見有去無回,媒體自應在輿論喧囂中擔當起理性判斷、粉碎謠言的責任。如果媒體傳遞的理性聲音分貝更高,搶購的鬧劇或許可以避免,“末日炒作”也難以獲得非理性的心理基礎。說到底,末日情緒,媒體不應跟風消費,還應多一些理性疏導。

             

  【網友之論】

  @丹青不喻:經濟發展了,科普卻落后了。都說謠言止於智者,面對披上“科學”外衣的謠言,有關部門在及時發聲澄清真相的同時還要加大科普宣傳的力度,盡可能讓每個人都成為可抵御謠言的智者。

  @品生活:在及時阻止謠言傳播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除了反應快以外,還應在科學理論的解釋、群眾恐慌的疏導等方面下功夫,起到“謠言粉碎機”的作用。

  @迷失的巨人:讓理性的蠟燭照亮恐懼的心靈。

  @楊再昌:之所以會在個別地方出現搶購蠟燭的荒誕現象,值得政府和媒體反思,針對民眾心理和社會心態,政府和媒體應該加大加深加強正面宣傳,最大限度消除其負面消極的影響和作用!

  @孫亞非:國民的科學文化素養亟待提高,榮辱不驚的堅強心理和不為謠言所惑的心態需要培育,乃迫在眉睫的正本清源之事。

  @一花一葉一如來:縱然三天黑夜又何妨?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理性之光、科學之光。

  @舟水之喻:媒體有義務要維護自己的公信力和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在跟蹤報道事件的同時,必須講究報道的真實性,在第一時間將權威信息發布出去,讓謠言止於信息的公開。

  @漫游世界:對於個人來說“信其有”還是“信其無”是你的自由,但對政府來說卻應當對“其有”“其無”給出一個較為准確的判斷,才是對社會、對人民的真正負責。

  (觀點來源:強國社區)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