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專訪節目《看見》中的大眾傳播功能--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 >>2013年·第1期

電視專訪節目《看見》中的大眾傳播功能

——以柴靜專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和對話李永波為例

徐丹芬?

2013年01月10日16:5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本文以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作為評判標准,以《柴靜:專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和《柴靜:對話李永波》兩期節目為例,分析電視專訪節目中的傳播功能。

關鍵詞:大眾傳播﹔社會功能﹔電視專訪﹔環境監測﹔社會規范與協調

當今時代是個大眾傳播的時代,各種傳媒信息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們提供了解外部環境及作出行為決策的各類信息。大眾傳播對個人及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強大功能在現代社會中已不容忽視。美國著名學者施拉姆在拉斯韋爾和賴特的觀點的基礎上,從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一般社會功能對大眾傳播社會功能進行了總結。他把環境監測、社會聯系協調和遺產傳承歸入政治功能,而把社會控制、規范傳遞、娛樂等歸入一般社會功能的范疇,另外,他指出大眾傳播通過經濟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釋,能夠開創經濟行為。

一、電視專訪節目的特點

電視專訪節目是電視記者或主持人與選定的採訪對象,就一定主題,通常是受眾普遍關心的或者是新近發生的熱點事件,在特定場景中進行談話的一種節目形態。它兼具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特征,使其在傳播的社會功能上表現出較為明顯的交叉色彩[1]。節目滿足了人們對深層交流的需求,提供了自我表達的平台,給觀眾打開了一扇了解社會、了解他人的窗戶。電視專訪節目大多以深度報道為主,盡可能保持客觀冷靜的敘述方式,通過挖掘事件核心、探尋人物內在思想,使觀眾對事件及人物有更全面的認識。

《看見》是中央一套綜合頻道在2010年12月6日推出的一套全新專題欄目。作為一檔記錄現實題材的專題節目,《看見》觀察變化中的時代生活,用影像記錄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畫這個飛速轉型的時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和渴望,期待與觀眾一起,了解陌生,認識彼此﹔端詳相似,審視自我。作為節目的主持人之一,柴靜曾說:“你要像一把刀一樣,深深深深地插入事件的核心,直到刀柄沒入石頭。要有這樣笨重的力量。”為此,需要找到事件中最核心的當事人,不斷追尋與探問,不主題先行。

對於電視專訪節目來說,其議題的選擇往往具有強烈的話題性、爭議性和思考性,借助電視傳播媒介,節目制作人能夠將事件呈現給最大多數的民眾,為他們解答疑惑,普及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社會輿論走向正確的軌道。這即完成了大眾傳播的社會化功能。本文以《看見》欄目中的兩期內容為例,分析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H·拉斯韋爾最早對傳播的社會功能做出較全面的分析,他將其概括為“環境監測功能”、“社會聯系與協調功能”、“社會遺產傳承功能”三方面。在不斷變化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傳播扮演著“瞭望哨”的角色,即監控、了解、把握並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社會是一個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礎上的有機體,隻有實現了社會各組成部分的聯絡、協調和統一,才能有效地適應環境的變化。傳播正是重要的社會系統。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建立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之上的,隻有將前人的經驗、智慧、知識加以記錄、積累、保存並傳給后代,后人才能進一步完善發展,而傳播是保証遺產代代相傳的重要機制[2]。

二、電視專訪節目的“環境監測”與“社會協調”功能

中國羽毛球隊的總教練李永波,在倫敦奧運會上,率隊包攬羽毛球項目的全部冠軍之后作了留影紀念。這張照片上,他把五塊金牌都挂在胸前,笑容燦爛。不過了解更多背景的人,也許能夠從這張照片中讀出更深的意味。在那一時刻,這位中國羽毛球的掌門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榮耀也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電視專訪節目選取的報道話題和採訪對象是節目制作人和受眾興趣共同作用的結果。倫敦奧運會上出現消極比賽事件后引發了全社會的熱烈討論,民眾、媒體對此眾說紛紜,輿論一片嘩然。如何看待消極比賽,世界羽聯的規則是否合理,對李永波應該怎麼評價,等等,這些都是大眾急需了解的信息。《看見》欄目在及時把握社會環境的變化中抓住該議題,對此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這即拉斯韋爾所說的“環境監測功能”,包括收集情報、傳播及解釋情報。

同樣,在藥家鑫被執行死刑后,人們對於這次事件的討論和反思並沒有結束,它帶給人們的影響遠沒有停止。因此,節目制作人敏銳地抓住公眾神經,繼續對事件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通過專訪雙方父母了解背后值得吸取的經驗教訓。

當社會成員都能按照一定的價值取向行動時,社會成員之間就能實現互動,從而顯示出人類社會的集體力量。這種信息協調和價值觀的統一主要就是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其中新聞傳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新聞媒體社會協調的主要任務包括對社會各領域的活動進行及時報道,並在此基礎上給公眾合理的解釋和引導﹔針砭時弊,懲惡揚善,維護健康的社會價值觀念,維持社會有序地運行﹔對社會現象進行評價﹔等等[3]。

用拉扎斯菲爾德的話說,大眾傳媒將偏離社會規范和公共道德的行為公之於世,從而喚起普遍的社會譴責,強違反者置於強大的社會壓力之下,起到強制遵守社會規范的作用。大眾傳播的這項功能主要來自於它的公開性,一旦問題公開化,一般公眾就會感受到一種“制度性的壓力”,積極地改正自我行為,自覺符合社會規范[2]。

三、電視專訪節目的“解釋與規范”功能

在藥家鑫案發生之后,震驚中的人們猜測和分析著各種原因,避免悲劇再次發生的強烈呼聲,迫使我們必須不斷思索。一個看似走在正常生活軌跡上的年輕人是什麼讓他在瞬間沖出底線,這種犯罪行為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人格,這種人格又如何在二十多年的成長中養成,怎樣導致他漠視生命逃避必須面對的責任?尋找原因,從悲劇中學習,是不應該停下的反思。

藥家鑫在殘忍地將張妙撞傷並捅死后,遭到了公眾的強烈指責,人們譴責其不人道的舉動。然而,作為媒體,是不能同公眾一樣止於對當事人的道德審判上的,媒體需要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把這些問題思考透徹了節目的價值才能很好的體現。在此過程中,媒體通過對事件的敘述以及對當事人的採訪,引導人們反思事件並在不知不覺中傳授給公眾正確的價值觀。媒體信息的選擇、解釋和評價將人們的視線集中於某些特定的事件,進行有目的的引導活動,這也是美國學者賴特所說的大眾傳播的“解釋與規定”功能。

同樣,在倫敦奧運會出現消極比賽之后,國內民眾把批評的矛頭對准了總教練李永波,稱他率領的羽毛球隊“輸球又輸人,丟人丟到家了”,沒有體現應有的體育競技精神。民眾的反應是激烈的,同時又往往流於淺顯,而作為大眾傳媒,需要引導人們思考更多東西,《看見》這期節目中,由消極比賽延伸到對世界羽聯比賽規則恰當與否的思考,進而通過回顧李永波的體育生涯——從過去的運動員身份到現在的羽毛球總教練,展現他的人格特點。而媒體不直接做出評價,記者以及整個節目的立場都是客觀冷靜的。正如在“看見——北大研討會”上俞虹說的“一個好的節目也可以做到不需要那麼多的闡釋,隻在它的敘述中,讓你完成思考,認識,溝通……”。媒體通過這樣的做法,即實現了協調公眾的了解和意願,擴寬了人的視野,提高人的理解能力。

四、實現傳播效果的途徑

那麼,傳媒如何達到它所預期的傳播效果呢?或者說它以什麼方式打動對象。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通過冷靜地擺事實、講道理,運用理性或邏輯的力量來達到說服的目的﹔另一種是通過營造某種氣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強烈的言辭來感染對方,即“訴諸理性”與“訴諸感情”[2]。電視專訪節目在這個問題上綜合運用了這兩種方式,在專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這期節目中,使用視頻、圖片、他人的觀點,敘述事件,把事實擺出來,讓觀眾自己思考,同時通過記者去雙方家中採訪,與採訪對象的對話,營造出沉重嚴肅的氣氛,更增添問題的嚴重性。

通過對《看見》這兩期節目的分析,可以看到電視專訪節目在進行大眾傳播過程中具有獨特的社會功能,強調人物和故事,突出人文情懷、生命思考和心靈屬性,進而為時代提供某種精神主張,這是《看見》的初衷,也應該是所有電視專訪節目應有的目標。

(作者簡介:徐丹芬,女,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主要從事新聞傳播與媒介經營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艷.對電視人物專訪節目社會功能與評價標准的思考[J].藝術評論,2008(5).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 駱正林.新聞理論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