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起突發事件引致事態擴大、沖突加劇或者公眾心頭的疑慮堆積時,原本需要一場良性互動來化解矛盾,但一些部門似乎沒能清楚地意識到互動的迫切性。
河南蘭考私人棄嬰收養所的一場大火,“燒”出了一系列問題,也引發了公眾的強烈關注。但是火災發生5天,作為最高主管部門的民政部遲遲沒有回應輿論關切。針對此次事件,《人民日報》記者歸納了公眾關注的相關熱點問題,於1月8日致電民政部尋求回應,結果打了15通電話,在不同的司局處室被來回“踢皮球”之后,隻得到一句“領導不在”。這一過程的披露,進一步引發了輿論的不滿。
有關負責領導“這幾天身體不適去了醫院,手機也已關機”的說法,相信未必是推托之辭,但一個國家部委將自身應急能力系於一名工作人員的健康之上,從而在一起成為輿論焦點的事件上失語失聲,失去及時回應、引導的能力,卻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並且,這種被“踢皮球”的遭遇也絕非個例,在不同新聞事件中,面對不同部門,不同媒體的記者多有類似經歷。
在公眾等待有關部門的權威說法之時,有關部門選擇敷衍、推托、拖延或充耳不聞﹔在社會期待圍繞焦點事件有一場良性互動之時,有關部門選擇回避或置之不理,甚至以某些強硬的“堵”、“壓”手段來應對,這樣的事例近年來時有發生。深究這種應對失措、非良性互動的原因,既有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有態度和認識問題。
當下,媒介發展一日千裡,如何認識媒體、對待媒體,已成為執政者執政素養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早已告別“一報兩刊”時代,全國成千上萬家報刊,不僅僅是量的增加,更有質的演進。尤其隨著互聯網的崛起,跨入社交媒體時代,網絡的去中心化、去權威化和參與性、互動性的增強,極大地改變了媒體環境。怎樣適應這樣一個全新的媒體時代,理應成為必備的執政能力。如果在一個“人人都有喇叭”的時代,還以“大喇叭年代”的思維來應對的話,會使得摩擦增多、矛盾加劇。
新聞工作者不是麻煩制造者,而是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溝通者﹔新聞媒體也並非心懷惡意的搗亂者,而是執政者與公眾交流、溝通、互動的有力平台。說到底,怎樣對待媒體和媒體從業者,關系到怎樣對待公眾。善待媒體,是現代治理的應有之義,不僅關乎執政能力建設,更關乎執政倫理。
善待媒體,不是應付媒體,也不是利用各種純熟的公關技巧來“忽悠”媒體,更不是對付和“擺平”媒體,而是懂得尊重媒體,尊重新聞規律和傳播規律,充分利用好媒體這一平台,與公眾和社會進行良性互動。
輿情並非“敵情”,民意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敷衍民意,漠視民意,是在矛盾出現時缺少良性互動和溝通機制。
隻有溝通才能達成理解,隻有對話才能增進善意,隻有互動才能促進共識。良性互動是凝聚執政資源的必需,理應成為治國理政的共識。
好在,1月9日下午,民政部在官網上,以問答形式,由“有關負責人”公開回應了河南蘭考火災事件。雖然有些姍姍來遲,但畢竟是互動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