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是歌手》第二期播出,伴隨著黃貫中出局、羽·泉歌唱母愛感動全場等段落,《我是歌手》也迎來質疑聲:曾制作《中國好聲音》的燦星公司宣傳總監陸偉更炮轟節目“過於綜藝化”“不真實”,而網友也吐槽,節目中大眾評審中頻頻出現“哭泣姐”“表情帝”,極具表演成分。昨日,湖南衛視副台長李浩在應對種種質疑時表示:“我們沒請演員,更沒移花接木,歡迎同行多多交流。”
質疑1
觀眾陶醉過於夸張?
日前,燦星公司的宣傳總監陸偉表示《我是歌手》有致命弱點。“如何操作綜藝節目,湖南衛視向來很拿手,但他們將那些綜藝化元素運作在真人秀方面,犯了大忌,讓觀眾覺得不是實景而是后期加工剪輯的。”
針對這種質疑,《我是歌手》導演組認為是電視機前和現場觀看的區別導致大家情緒並不一致:“在現場感受音樂的力量遠遠強於在電視機前,你看到有觀眾哭或笑,証明了歌手通過他們的音樂感染到了現場觀眾,這些都是真性情的表現。”而李浩更是對記者表示沒有網上所質疑的“請演員”“將A歌的觀眾反應嫁接在B歌上”等情況:“那個痛哭流涕的帥哥后面向我們表示,說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如此感動,就是想到了年三十和媽媽大吵一架流落街頭的一幕。”
而那位被網友稱為“表情哥”的大眾評審,導演組也幫媒體聯系到了。他介紹自己只是長沙一個普通的高三學生,“我投完票就回家,沒有一分錢,我也確實是在黃綺珊唱歌時陶醉並被拍到的。”
質疑2
淘汰黃貫中有黑幕?
黃貫中第一期節目中排名第三且人氣爆棚,沒想到第二場竟然頂替了最有可能被淘汰的陳明的位置,這也讓不少網友表示:“陳明上周第7名,這次也就僅僅第6名,居然最后得票會比黃貫中票數還多?”
對此導演組回應:“我們的賽制是兩場的得票加起來的總數然后再乘以一個百分比,黃貫中與陳明的差距非常小,我們也很遺憾。”而從最終結果看,黃貫中總票數290,陳明301,兩人差距在共3000票的總票數中確實顯得很小。而對於黃貫中遭淘汰的原因,導演組也分析道:“其實黃貫中改編《吻別》是花了很大力氣,他極力想盡快地展現自己的搖滾態度,但搖滾本身很小眾,再加上改編的效果有些后現代主義,因此大眾評審可能難以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