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央視蛇年春晚舉行了第一次帶妝帶觀眾的大彩排。郭德綱和於謙合說的相聲《追著幸福跑》亮相。
《追著幸福跑》說的是郭德綱到處找工作,經歷的各種艱辛。有個包袱是,央視記者問郭德綱,你幸福嗎?郭德綱答,“我姓郭。”
而批評質疑郭德綱春晚相聲的人認為:郭德綱的《追著幸福跑》包袱,抖得不夠響,大部分的哏都是在說到某個成語或者英文縮寫時,郭德綱故意說錯一個字,再進行解釋,如於謙說到GDP時,郭德綱給改成了GDG,翻譯過來就是“郭德綱”,諸如此類笑點,他甚至還提到了此前周立波諷刺自己檔次低時用的比喻“咖啡大蒜”。
在現場觀看的觀眾姚女士說:“郭德綱首次在央視春晚舞台上,本來應該說一個諷刺當今社會不良現象的相聲,因為諷刺是相聲的主要藝術功能。而郭德綱的相聲失去了諷刺的主要功能,讓人看了很失望。記得1988年春晚,我們觀看牛群、李立山合說的相聲《巧立名目》,還有牛群的《冒號》,一夜而紅,這兩個相聲,當時就是諷刺大吃大喝、講話?嗦,展示相聲的諷刺功能,至今都是春晚的經典。”
之前,郭德綱在休息室接受央視記者採訪,郭德綱說,自己看了20年的春晚,一直在為這一次做准備,在春晚上說相聲,既要符合春晚氣氛,還不能失自己的風格,“好演員就要適應不同的場合,用什麼樣的技巧心裡是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