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軍:異於常人的經歷 煉就異於常人的能力--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戴軍:異於常人的經歷 煉就異於常人的能力

2013年02月25日13: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春節前夕,著名主持人戴軍和李靜攜新作《混搭:你是我的勵志書》在西單圖書大廈與讀者見面。這本書記錄了戴軍與李靜攜手走過的路:12年前,兩個年輕人相逢,一路走到今天,最初的夢想早已綻放,而共同的悲歡、各自的哭笑卻再難忘懷。

二人一站到台前,就以幽默的調侃讓全場笑聲連連。戴軍還是那樣帥氣、陽光,舉手投足間不失當年的淘氣、可愛,歲月似乎不曾在這位多才多藝的男主持人身上留下痕跡。當女主持人宣布針對二人的“微訪談”開始時,話筒突然沒有了聲音,戴軍立刻紳士地將自己的話筒遞給女主持人,順手拿起放在桌上的一支錄音筆,調侃道:“這才是我的專用話筒。”會場又是一陣笑聲。

戴軍最初以歌手出道。一首《阿蓮》唱紅了20世紀90年代,隨后又進軍主持業,先后在全國28檔電視節目擔當主持。除了主持與唱歌,戴軍還參演過多部電影、電視劇以及話劇。更妙的是,他還是寫情感專欄的高手,此前已經推出《性情男女》、《戴頭戴腦》等多部著作,被稱為最有才華的男主持。可誰曾想到,如今光芒四射的戴軍,也曾有過晦暗的過往與叛逆的青春。談起從前,戴軍感慨:有一種苦,是隻有釀得特別好的酒才會有的味道。

逃離的青春

“從小,我就知道,不要和任何人去比,這世界上獲得的任何東西都需要靠自己雙手去爭取。”說這話時,戴軍的眼睛裡充滿了真誠。

小時候的戴軍眼睛不大,又黑又胖。在弄堂裡的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斗地主”游戲中,他總是“地主”。每次,小伙伴們拿個小板凳讓他往上面一站,然后圍著他大聲斥道:“小地主,你認不認罪?”“認罪、認罪!”戴軍猛勁地點頭。能作出如此犧牲,隻因為他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表演欲望,他想要個舞台。

“我媽是個小學體育老師,而我爸是個煉鋼工人,這個組合的背后透析出一個字——窮。但是艱苦歲月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溫暖。”戴軍向記者回憶著童年時光:兒時,為了補貼家用,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把父親單位發的勞保手套拆了,一拆一臉盆。他和父親繞線,母親用那種粗紗線給父親、哥哥和自己織成冬天穿在裡面的線褲。

在戴軍幼年的記憶中,哥哥聰明、英俊,自己卻是個奇怪的胖子。因此,哥哥一直是自己眼前的一座山。這種感覺就像是一道符咒,讓戴軍站在非難與挫敗之中動彈不得,哥哥的光彩越耀眼,在他身上投下的陰影也就越大。直到有一天,他不想自己再被拿來與哥哥作比較,他累了,決定逃離那個貼滿標簽的人生……

初中畢業后,他對家人說:“如果考高中,不如死。”在父母去開升學家長會的那天,他吃了安眠藥。等家人回來看他躺在床上,嚇壞了,趕緊把他送到醫院去洗腸。最后戴媽媽說:“你愛干嘛就干嘛吧,你要出去就出去吧。”

為什麼會這麼決絕,甚至連戴軍自己也沒想清楚。一個鐵哥們兒的父親打來電話,說自己家孩子要考大學,叫戴軍別再去他家影響他兒子學習。“好,你們好好考大學。”從此戴軍和初中同學們斷絕了來往,一個人踏上前方未知的路途。

從深圳到北京,痛並快樂地向前

離開學校的戴軍,跟著家鄉的“野雞團”出去走穴,不會唱歌,就負責裝台卸台,跟長工一樣。后來到深圳打工,在那裡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舞台——海豚樂園。

在海豚樂園,他不僅要負責兩隻小海豚的訓練與表演,還要負責給它們換水。當時一個水池差不多要投6噸鹽,一麻包鹽是100公斤,都是戴軍和工友們一麻包一麻包地往裡扛。舅舅到深圳去看他,向他打聽:“你們這兒有叫戴軍的嗎?”——僅僅兩個月不見,他就變得又黑又瘦,連舅舅也沒認出來。

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久。1989年夏天,戴軍以海豚訓練師的身份,跟著“海豚表演團”一起到北京表演。6月24日這一天,他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兩隻海豚叮叮和當當死了,他失業了。

回到深圳,他發現自己竟然有些不太能適應那裡黏稠的空氣了。一場炎熱,一場雨,接著又是一場炎熱,似乎沒有盡頭。戴軍很快在深圳一家叫“南寶”的工廠裡找到一份新工作。工廠車間裡有5條流水線,工人很多。中午12點開飯,他們的廠在五樓,而食堂在一樓,每一層一個廠,鈴聲一響,大家拼了命地往樓下沖。“不像去吃飯,更像幾家廠聯合開運動會。”戴軍回憶著那時的辛苦。等跑到一樓,窗口已經擠滿了人。先到的可以吃上肉和菜,而輪到他們時,隻能吃到一些剩菜了。

“我媽聽說我每天吃青菜或湯汁拌飯,心疼地問:怎麼這樣啊,大家為什麼不排隊?我回答她:排的…隊伍很短…可是很粗…”戴軍對記者說。

1990年春節,一位朋友要到惠州唱歌,問戴軍要不要跟著一起去,他覺得既然有錢賺,就去吧。回到深圳后,他開始跑場試音。剛開始找了一個很小的場子,一個鍵盤,一個歌手,一天就幾首粵語歌,並不耽誤白天廠裡的工作。但后來慢慢唱到三個場子的時候,喉嚨就有點受不了了,因為戴軍做的是印刷,那些油漆燃料會讓本已疲憊的嗓子更加難受。

3個月后,戴軍辭去工作,開始職業歌手的生涯。他從工廠出來后,租的是農民房頂樓的鐵皮屋,盛夏悶熱無比還沒有地方洗澡,所以凌晨收工回家他就把一桶一桶的涼水往身上澆,凍得發抖。

“后來我終於發現,有一種苦,是隻有釀得特別好的酒才會有的味道。我品嘗過不少好酒,但最好的那瓶永遠留在了深圳,留在了路上。”戴軍對自己深圳的那一段經歷給予這樣的評價。

慢慢地,戴軍開始成為小有名氣的“深圳小黎明”,一首《阿蓮》讓他紅遍大江南北。他幾乎跑遍了深圳所有知名的夜總會,幾乎每一個新開業的場子都會把他的海報挂在最顯眼的地方。但不知為什麼,他也有些焦躁,每次聽到心中那個挑逗的聲音,周圍五光十色的喧囂立刻變得無比靜默。

對於青春時期的自己,戴軍說:“我這輩子都欣賞自己勇於挑戰新鮮事物的勇氣。轉換了幾次跑道,在一個陌生環境裡,每次都能堅持跑下去,這需要很強大的內心。”

1993年,戴軍來到北京,以北京為居住地,在全國各地的夜場穿梭做表演嘉賓。如果說1993年以前的戴軍還是沉默的,那1993年在全國夜場“走穴”的經歷就是他語言活化的開端。

當時作為“表演嘉賓”,他不僅需要唱歌,還要與台下的觀眾熱切互動,隻有如此才能鎮得住場子,攏得住人氣。站在台上的40分鐘,他最多唱四五首歌,其余的時間縫隙都要用即興的聊天與講笑話來填滿。這樣的舞台也讓他學會了察言觀色,在燈影明滅間捕捉台下人的真實需求。最終,當閱歷變為才華,戴軍的語態也得以形成。而他豐富至近乎駁雜的生活閱歷,也使他擁有了最“接地氣”的表達方式。

對於青春時期的自己,戴軍也有著另一面的認識:“我最大的不足是沒有長性,覺得在一個行業做到駕輕就熟、沒什麼挑戰了,我不會想要尋找高一級的提升,而是換一個沒做過的事,重新開始。以至於我的生命中有無數的開機重啟。”

轉角,新的人生

1999年的戴軍,狀態陷入低迷。他剛剛結束了一段戀情,又和自己的唱片公司打官司。沉寂一段時間后,機緣巧合,他遇到了李靜,開始一起主持《超級訪問》。隨后3年的時間,讓本來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歌手的戴軍無法自拔地愛上了這個以說話而不是唱歌為主的舞台。

從《老鷹捉小雞》到《超級訪問》,戴軍與李靜一步一個腳印成為內地電視娛樂品牌的拓荒者,更有多期精彩節目的幕后故事,百種因緣,千種妙論,成就中國最深情的一對主持搭檔。

李靜在採訪中這樣評價戴軍:“他特別樂觀積極,不管碰到多難過的事,心情多沮喪,他都能兩句話給我化解了。雖然他說出來的經常都是些瞎貧、逗你樂的話,但正是因為這種方式,讓我從當下不好的情緒裡跳出來,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這一路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在身邊我才能堅持下來。”

戴軍說:“我不曾在節目中去塑造任何一種角色,只是等待生活來塑造我。”他最喜歡“超訪”請歌手做嘉賓,因為這樣他就能夠在節目中一展歌喉,唱一唱那些深藏在記憶中的旋律。但當他慢慢深入這個領域的時候,他也漸漸覺悟到自己是“一名主持人”,他也自願進行更多嘗試,訪談、歌舞、益智、選秀,百無禁忌。

這一路走來,戴軍不斷地選擇自己的道路,也不斷地堅持著自己的選擇。即便一路荊棘,他也不曾懼怕,不曾退縮。當被問到他最想教給外甥女小沐爾(李靜的女兒)什麼樣的精神品質的時候,他說:“我最想教給我的小外甥女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挫折,都要勇敢、樂觀地去面對、解決。”

對於當代很多年輕人不能彎下腰來吃苦、奮斗,戴軍也有自己的見解:各人自有各人的活法,怎麼都是一輩子。富不過三代,如果第二代沒出息,把上輩子攢的東西都敗光了,也未嘗不是好事。沒錢了,第三代自然又學會吃苦奮斗了。他們的揮霍促進了GDP的良好運轉。最后,他還不忘調侃一下:“如果我爸不是煉鋼工人而是喬布斯,我也想穿名牌、坐名車。粗紗線織的線褲雖溫暖但是還蠻扎人的。”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