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數字 用活數字--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2期

用好數字 用活數字

黃旭曦

2013年07月23日09:51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數字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它的運用方式和種類繁多,而採取何種方式、怎樣運用數字看似簡單,其實頗有奧妙。好的數字運用可以變繁為簡、畫龍點睛,反之則徒添生澀,枯燥無味。

一、數字的記憶點

數字最重要的特質是它便於記憶,記住一個數字可能就記住了一個事件、一段史實、一個細節,整個過程可以因數字的記憶而展開。數字也具有記憶的長效性,因為它簡單明了,嵌在腦海中經年不衰。

在新聞報道中,對數字的最大化運用是標題見數字,以數字開宗明義、作為新聞提要。數字在標題中的出現,可以表明數字的重要性和代表性。比如一則有關成人高考的消息,“成人高考雙休日進行 開考15分鐘后遲到考生不准入場 ”,這裡的15分鐘后不准入場是時間節點,此15分鐘“生死攸關”,考生記住了這個時間的關鍵詞,才能避免失誤。這個時間作為標題把數字突出出來,加以放大,這是新聞的告示,也是一種新聞服務。

二、數字的震撼性

災難性報道中,數字具有特有的震撼性,能夠直觀地告訴人們災難的嚴重性,這也是人們第一時間最關心的。災難性新聞的第一時間、第一內容點就是以數字說話,這個數字首先是人員傷亡的數字,這幾乎是災難性新聞報道不可違逆的寫作方法。財產的損失需要一個統計的過程,即使是最初的估算,也通常放在報道后面的位置。

中國發生特大動車相撞事故

新華社溫州7月23日電 兩輛高速列車周六晚於中國東部浙江省發生追尾事故,車廂脫軌后掉落橋下,已導致33人遇難,190人受傷。

鐵道部網站剛剛發布的消息稱,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做出批示,要不遺余力地營救被困旅客。

根據浙江省政府的最新通報,23日20時28分,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在溫州附近發生追尾。D301次列車第1至4位脫線,D3115次列車第15、16位脫線。

這是我國最早向全球報道溫州高鐵重大災難事故的新聞消息,也是一篇非常典型的災難報道。第一段就是傷亡的數字﹔胡錦濤、溫家寶的批示很重要,但是放在第二段﹔第三段交代發生事故狀況,包括列車車次、事故發生的准確時間、地點等。這則新聞很清晰地告訴我們災難性新聞應該怎麼寫,傷亡數字在新聞中出現的位置和其重要性。

三、數字的對比效果

對數字的描述通常會用枯燥單調來形容,就數字寫數字,隻有骨頭,沒有血肉﹔就數字論數字,隻有抽象,沒有形象。

體育競技常常以數字論英雄,“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擊敗莎拉波娃一戰,李娜贏下了71.5萬澳元的獎金,折合466萬余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場比賽就賺回了整個團隊一年的開支。”一次比賽贏得466萬元,看不出什麼特殊的含義,但是將它與整個團隊一年的開支聯系起來,立即顯示了它的分量。

“87位同學,82位回母校參加聚會,足以說明同學們之間的情誼和對母校的感情”。介紹中如果隻有82一個數字,不能說明多,也不能說明少,就200人來說,82就是少的,但是就87來說,82就足夠多,有了另外一個數字,原來的數字才有了意義,就好比有了一個參照物,物體本身的大小就顯而易見了。再來看一個相反的例子,有一則報道全省警力強的消息,寫道:“全省每天投入街面的巡防民警達2.1萬人,保安4萬人,巡邏車1.5萬輛”,這三個數字說明了三個方面的警力投入,是三個獨立的、互不關聯的數字,隻有業內專業人士才能知道這樣的警力是否加強了。而社會大眾隔行如隔山,並不深知,這時就該把數字的變化寫出來,比如5年前的巡防民警隻有1萬人,現在達到2.1萬人,增加了55%,這兩個數字一對比,進行百分比換算,說明全省的警力翻了一番,可見是大大加強了。

百分比的運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南京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將越來越快!》的報道中有一批數字的描寫:“12年后,每10名南京人中就有兩名是老年人﹔作為全國較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目前我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93萬,佔全市戶籍總人口的15%﹔其中80歲以上老人目前已達12萬,年均增長6600人。”10名南京人中有兩名老人,暗含著十分之二的比例﹔第二個數字93萬,作者與全市的人口做了一個百分比,立刻顯現了它的比例,反映了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12年后,老年人口將增長5%,達到前面說的十分之二即20%。以上幾個數字簡明扼要地道出了南京老年人口增加的速度和未來的狀況,這個數字的對比和百分比的運用十分得當,最大地發揮了數字的效用。

四、數字的形象化類比

就單個數字而言,它是獨立的,也是孤立的,它在說明某個事物、某項事件時只是一個客觀反映,當它“孤立無援”時,它只是一個符號,隻有把它放在與歷史、與背景、與左鄰右舍的關系中,它才能顯示出實際的意義,而在這種關系中,形象化的類比是一種很好的解釋方式,它能夠使不可理解的數字轉化成可見可想象的事物,使深奧變得通俗。

“80年代,國產心臟起搏器價格大概在三四千元,那時候一台熊貓牌彩電大概是600多塊,相當於五六個電視機的價錢。”這段文字在介紹心臟起搏器的價格時把它與熊貓電視機做了一個類比,80年代改革開放,人們的收入逐步增長,三四千元只是說明貴,但是卻不能告訴人們是怎樣的“貴”。這裡的類比很形象化,立即勾起人們的回憶和對其“貴”的理解,熊貓電視機曾經家喻戶曉,當年人們以能夠買到擁有這麼一台電視機為榮耀,這是家庭的一大件,需要舉全家的經濟積累才能購買。這個類比讓人們立即算出心臟起搏器在當時人們的經濟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它是“熊貓”的五六倍,也是當時人們月工資的50、60倍了。

機械工程的數據常常令人費解,形象化的類比則可以化抽象為形象。“順著已修好的“斜道”,記者來到了水下約50米處,一個比5層樓還高的龐然大物映入眼帘。——這就是我們江下作業最關鍵的武器:盾構機。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台超大直徑盾構機,近15米的超大直徑使得設計建造難度呈幾何級上升。”這裡將盾構機的高度用5層樓作比,使讀者對它的高度立即產生了視覺形象,5層樓說明機器很高很龐大﹔機器是圓形的,超大直徑有15米,但記者沒有將盾構機的准確高度寫出來,首先應該寫明實際多高,再寫相當於多高,這才是一個既科學又形象的描寫。

由以上幾例可看出,數字的形象化類比,需要包含的元素有:實際的數字、類比的事物,類比的事物還得是人們熟悉的,具有形象性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廣播傳媒中心)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