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風生水起--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2期

跨界融合 風生水起

特約主筆 熊忠輝博士

2013年07月23日10:22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央視與地方台,有線廣電網絡

事件1:2012年年末,央視與湖南衛視結成電視劇戰略聯盟,在購劇和播出方面進行合作。此前,有消息稱,央視2013年將與雲南衛視、長沙天擇傳媒合作開發並播出真人秀節目《士兵突擊Ⅱ》。與地方台結成節目聯盟,是央視的放下身段和高姿態。

事件2:2013年1月18日,江蘇省、山東省廣電網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南京舉行。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及電視教育、智慧社區、大電視互動新媒體等多項業務合作協議,兩省廣電網絡業務全面合作,國內尚屬首創。

“三跨”(跨媒體、跨行業、跨區域)是十幾年來廣電主管部門、廣電行業和學界對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寄予的期望,特別是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實現上下級的資源流動,被認為是廣播電視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關鍵。中國廣播電視業在建立之初就按照嚴格的行政區劃進行設置和運營,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全國范圍的市場日益成熟,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收視市場發生變化,進而倒逼產業結構發生漸變。

21世紀初,全國掀起了有線台無線台合並和頻道專業化浪潮,隨后網台分離、廣電集團化運作、數字電視新媒體、三網融合等因應傳播技術發展和產業運作需要的改革不斷推進。跨區域的一個突出變化是省級衛視群體雄起,部分省級衛視以日益強大的覆蓋能力、節目影響力、市場佔有率實現了一定意義的“跨區域”發展。然而,困窘於政策限制,寧夏、青海等西部地區電視媒體欲與上海等東部地區媒體合作的想法被現實扼制。

跨區域發展主要表現在真人秀、新聞故事和影視劇這幾種主要節目類型的收視競爭方面,人力、資金和節目資源的跨區域流動並不普遍。隨著數字電視的發展,部分廣播電視集團在渠道運營、內容集成等層面實現了區域突破。近幾年,芒果台牽手青海衛視、第一財經牽手寧夏衛視,拉開了省級廣電之間在內容輸出這個核心領域的跨區域發展的帷幕。央視與地方衛視結成節目聯盟和兩家省級有線廣電網絡簽署業務協作聯盟,對促進電視媒體跨區域發展具有示范意義,盡管這種合作還只是局部的。

行政區域已經成為維持傳統四級辦電視這種體制結構的最后屏障。實際上,東部地區發達的省級衛視以及所屬地面頻道,已經借助優質節目或通過數字電視佔領了其他省份相當的收視市場,或在互聯網上實現了全國乃至跨國的網絡收看消費。

由這兩個事件所釋放的信號可以想見,更大范圍內的各級廣電媒體以及社會節目生產機構在節目生產這個核心環節將加大探索合作的力度。此前,長沙廣電已經通過旗下公司天擇傳媒與包括雲南衛視在內的諸多外省電視台進行節目生產的合作,2012年央視的《夢想合唱團》等節目也是與社會節目制作公司合作的,遼寧和沈陽兩級廣播電視台更是進行了深度整合。跨行政級別的合作會越來越普遍,形式會更加豐富,完全可能就節目生產、渠道建設、平台建設、增值服務、設備制造等相關領域進行廣泛而深度的融合和協作。

隨著2013年初廣電總局對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台進行戰略部署、文化部對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戰略部署,突破行政區域的框架,通過傳統廣電媒體的合作或者借助新媒體的平台優勢,一切符合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多方面合作都是可能的且可行的。當然,深化廣電體制改革,僅僅局限於這種跨區域合作還不夠,還需要促進廣電資源實現更大規模更大范圍的跨區域自由流動和整合配置,從而深刻改變中國廣電媒體的行政區域格局,形成新的廣電體系。這個進程將面臨著發展理念、實現路徑、運營模式、執行方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將是漸變的、漫長的。

網絡廣播電視台,互聯網電視(OTT)

事件1:2013年伊始,國家廣電總局下發1號文件《廣電總局關於促進主流媒體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台的意見》。文件要求,將網絡廣播電視台提升到與電台電視台發展同等重要地位,並鼓勵台長兼任,體制上實行由上而下的三級整合。

事件2:2013年1月10日,百視通新媒體與華為終端聯合宣布,雙方達成合作,即將推出全球第一款採用四核處理器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OTT)產品。產品將具有超高清UHD視頻(4K)、大型3D網絡游戲、全高清視頻會議、真3D虛擬桌面、語音識別和手勢識別等新的人性化應用。

這兩個事件,反映了傳統廣電媒體向互聯網應用進發的廣度和深度。總局的1號文件吹響了主流媒體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台的號角﹔百事通與華為對OTT的研發則意味著,百事通這個中國第一批由傳統廣電經辦的新媒體進入了深度開發視頻的進程。

跨媒體發展已經成為傳統主流媒體發展道路上無法回避的命題。數字、衛星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收視終端和播出平台的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受眾市場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網絡視頻的收視規模已經高於傳統電視觀看。但這並不表示傳統電視一定會萎縮。實際上,網絡收看行為的增加是因為年輕受眾的時間碎片化以及行動移動化帶來的,這只是渠道和平台的變化,優質內容依然是傳統電視和網絡視頻共同的需求。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台,是傳統廣電媒體結構性地佔有新的渠道、平台和挽回年輕受眾的想象。百事通對OTT產品的開發,是希望超越傳統電視機頂盒的功能,制造出更豐富的智能應用。增值服務雖然是OTT很吸引人的賣點,但它終究是電視機頂盒,發展更便捷的電視觀看功能才是關鍵。

媒體產業分為內容、渠道和用戶三個環節,渠道和客戶端產品更多地體現著傳播新技術的應用。因此,技術的發展必然強調對用戶體驗的新開發,不論是網絡廣播電視台、互聯網電視機還是智能手機等地面移動終端,重點均在於此。特別是三網融合,正在促使渠道變革,與渠道相連接的上游的內容生產是主流媒體的優勢,下游的用戶市場開發則是新媒體目前的強項,網絡融合過程中,原來離散的觀眾和網民更大程度地重新聚合起來成為用戶,渠道連接著客戶端,不可避免地指向下一代傳播技術的應用,OTT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應用模式。

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和客戶端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增加,交互性、多元化、智能化成為多屏化客戶端應用的主流體驗。新一代客戶端的功能將是復合性的,融通信、社交、生活應用、娛樂、視頻觀看、新聞瀏覽、言論發表等於一體。對每一種欲接近用戶的內容商、終端商、運營商來說,開發這種復合功能幾乎都是必須的。

作為國內第一家獲得百萬級OTT客戶端牌照的百視通,其與華為終端的戰略合作,目的在於將智能終端延伸到用戶服務中,以增強對用戶的黏性。與這個戰略目標一致,百視通著手與第一財經傳媒聯手開發OTT產品“財神聚寶盒”,與炫動傳播合作探索OTT業務的動漫化應用等業務。

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台並不是簡單地建立一個網站移植傳統節目,對於尚未實現雙向化的廣電行業來說,當務之急是提供終端的智能化應用,以與其他企業實現正面競爭,而OTT可以使產業鏈各個環節結合電視機,起到增值的作用。OTT TV將改變目前廣電的有線數字電視和電信的IPTV共存的局面,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各種跨界協作和提供更多的用戶體驗。對於廣電系來說,在多屏互動的發展趨勢下,“擁抱互聯網”不應該成為主要追求,它的核心仍然是提供視頻內容的服務,其他業務和應用的開發則必須攜手相關企業。

視頻網站

事件1:2013年1月,愛奇藝牽手全球通訊芯片龍頭高通,前者為后者提供視頻技術支持,借助芯片優化中低端手機中的視頻觀看體驗。通過這些中低端手機,愛奇藝來將業務布局延伸至眾多二三線城市。優酷、樂視等視頻網站亦有類似行動。

事件2:Youtube開通付費頻道,試圖改變視頻格局。而視頻網站付費業務始終處於初步階段,互聯網用戶的免費習慣還未得到改變,但願意為有價值的內容付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付費潛力將被進一步挖掘,視頻網站也正翻身做主尋求新盈利模式,擺脫燒錢的陰影。

根據易觀國際的研究報告,近幾年視頻網站的廣告收入每年都保持接近翻番的速度增長。眾多視頻網站經過大浪淘沙,正在形成幾家巨頭引領行業地位和規模化發展的局面。視頻網站最初沿用傳統電視台的發展模式,免費播出內容吸引廣告,前兩年視頻網站的影視劇大戰幾乎是電視的翻版。雖然各大視頻網站屢屢創造出熱門影視劇超高點擊量的奇跡,但同質化競爭、版權費用高昂、廣告吸納能力不高、風險投入有限等因素,使得視頻網站更多是賺取吆喝聲,發展仍然步履蹣跚。

從產業鏈環節看,視頻網站對上游的內容生產、網絡渠道如中國電信和PC、移動終端、智能電視等終端商以及用戶的依賴程度都很高,特別是免費使用制約了廣告存量的增長。要想從免費使用的用戶那裡挖掘出成長空間,需要更豐富的優質內容、更便捷快速的網絡服務、更人性化智能化的使用終端,而這些集成業務都是單個視頻企業難以掌控的。

事實上,視頻網站在發展之初就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的道路。如欲做大用戶自制內容(UGC)﹔在互聯網電視的發展上先發制人,但最終被廣電總局的牌照限制﹔欲在影視劇生產和播出上形成自有品牌,但生產能力始終無法取得根本性突破﹔吸收風險資金或者如優酷土豆般兼並融合。這些探索歷史性地把視頻網站引向規模化發展道路。

在線視頻網站在盈利模式上尋求了諸多方式,如會員觀看付費、投資影視制作以及視頻購物等。但視頻網站消耗了巨資版權費,廣告盈利能力不及電視的十分之一。視頻網站向二三線城市進軍意欲增加廣告存量,可算是又一嘗試。

從行業角度看,視頻網站更需要關注的是,如何抓住三網融合催動的產業鏈調整帶來的新的生長空間。

智能電視市場正在成為繼PC、手機之后的又一塊藍海。智能電視的超大屏幕更適合觀看視頻,通過智能電視播出視頻網站的影視劇等高清內容正在成為現實可能,智能電視成為視頻網站想要極力佔據的屏幕之一。此外,智能手機的普及催動移動互聯網迎來了熱潮,這使得視頻網站擁有了更多的展現平台。特別是正在發展的4G網絡技術,無論是速度、音畫質量還是應用模式,都將會給移動互聯網帶來福音,這也將進一步加速移動視頻用戶的增長。

視頻網站在現階段要實現跨越式發展,迫切需要解決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問題,在線免費播出主流廣電媒體節目的廣告模式,很難在短時期內帶來利潤的高增長,也不利於吸收金融資本。

互聯網發展正呈現出視頻化、移動化、社交化和電商化四大趨勢,而視頻終端產品向智能化、多屏化、大屏化發展,內容趨向精品化、碎片化。隨著PC端用戶的增長,以及移動視頻的用戶人群的增長,視頻網站有望成為重要的推廣平台,影視企業和廣告主都可以通過視頻網站來推廣自己的節目和產品,由此給視頻網站帶來大額的佣金。特別是電信運營商,如果能夠把移動網、寬帶網打通,在智能服務集成方面下功夫,無疑會給視頻網站帶來一個春天。

文化產業基金、VC/PE

事件1:2013年1月,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宣布與美國Raine基金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在全球傳媒領域聯合探索投資機會。雙方計劃融合各自行業經驗和地域優勢,在中國以及全球的傳媒、體育、娛樂和數字媒體領域發掘和篩選投資項目。

事件2:2013年2月26日,華策影視公布了2012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2012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80.33%和40.35%。全年業績增長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收入增速明顯高於淨利潤增速。

2012年,《中國好聲音》可謂電視節目的翹楚,引發了收視熱潮,但觀眾不一定知道其背后的決策者和投資者——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這家以文匯新民集團、上海文廣集團和國家開發銀行等為主體的文化基金,成立4年來屢屢做出引人注目的動作:與全球動畫電影領導者美國夢工廠合資成立東方夢工廠﹔投資控股原屬新聞集團全資擁有的星空衛視,並與新聞集團合資成立星空華文傳媒公司,下轄燦星制作﹔近期又與香港TVB合組運營公司翡翠東方。近幾年為觀眾所喜歡的節目《舞林大會》、《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都是由燦星公司引進和創作的。這些節目的成功似乎再次証明了“錢多好辦事”這個古老的道理,並間接反映了金融資本和影視媒體之間存在著聯姻想象。

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國內以影視業為主要投資方向的文化產業基金已有近20隻,宣稱的籌資額超過了200億元。文化產業基金的興起,固然與資本追逐利潤成長關系密切,但政府的推動也不容忽視。

一時間,金融資本注入中國影視業中開始了淘金之旅,如地產、礦業等業外資本金都涌進影視產業,不少基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究其原因,雖然金融資本與電影電視產業找到了較好的對接模式,但影視專業人才、產業經營人才、金融運作管理人才相對缺乏,且沒能在影視產業鏈上很好地融合協作。

影視產業不同於一般的制造業,影視產品通常附加值較高,創意往往是能否成功的最大“資本”,但創意是無形的,其實際市場價值往往是驗后的,難以事先預測和評估。這就導致資本更傾向於追逐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大媒體集團和大項目制作,實力雄厚的影視傳媒也相對容易吸引資本,甚至參與創立基金。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二三線的影視媒體難以獲得資本金的青睞,生存發展艱難。如此,整個影視行業產生了馬太效應,逐漸出現了少數幾個企業引領市場甚至壟斷性佔有市場的現象。

在金融參與影視行業投資的過程中,產生了兩個顯著現象。

一是,影視傳媒的上市熱潮進一步涌動。江蘇紫金文化、建銀國際分別參與投資的江蘇廣電有線信息網絡、幸福藍海影視集團等影視傳媒計劃於2013年上市。政府引導基金、產業資本以及民營PE/VC投資文化創意產業的資金空前聚集,但卻缺乏好的項目。

二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新媒體產業基地涌現。比如,北京先后建立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華策影視2012年在杭州和海寧之間設立了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這些園區基地集合了諸多傳媒企業或產業平台,逐步形成了影視傳媒產業集群,更有利於吸引和利用資本金、人才資源,探索影視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壯大,並積極尋求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

當前,我國制定了文化強國戰略,正在大力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出口視聽媒介產品28.4億美元,同比下降44.2%。如此,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華策影視的國際接軌戰略和行為,就顯得更加有意義和值得關注了。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