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京西賓館開幕。五天的議程給中國歷史作出了戰略性決策,完成了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向經濟建設的轉移,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中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為中國電視對外宣傳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本著“請進來,走出去”的思想,中國電視界積極發展與海外電視界的交流與合作,在吸取海外經驗的同時不斷發展自己,並在1978年至1992年間順利完成了由節目化時期向欄目化時期的過渡,實現了中國電視對外宣傳的第一次飛躍。[1]這一時期的電視對外宣傳主要採用了如下幾種方式:
一、與海外機構共同制作電視節目
從改革開放起,中外合拍電視節目逐漸增多。以中央電視台為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到90年代初的十多年裡,中央電視台曾和日本、美國、聯邦德國、英國進行過十部多大型電視片的合拍。地方台與海外的交流與合作也在不斷增強。
中國和日本地域相近,同屬東方文化圈。所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視界首先與日本電視界合作拍攝了《絲綢之路》、《長江》、《黃河》、《萬裡長城》。其中《絲綢之路》是中央電視台第一部與外方合作的大型專題紀錄片,可以說,它開創了中國電視史上的諸多“第一”。首先,《絲綢之路》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部與外國電視媒體合作拍攝的電視專題節目﹔其次,《絲綢之路》開創了中外合作方獨立拍攝、分版播出的合作模式﹔第三,《絲綢之路》是中國電視對外傳播史上第一部在海外播出並引起巨大反響的作品﹔第四,《絲綢之路》的成功播出開創了中國電視對外傳播依靠外力、借船出海、擴大傳播途徑的先河。
兩集兒童電視片《大鳥在中國》,是中央電視台與美國兒童電視公司於1982年聯合拍攝的。該片分別在桂林、蘇州和北京拍攝,共21天,節目長1小時15分。本片採用的是木偶與真人同台演出的藝術形式。大鳥生活在遙遠的美國,它和它的好朋友小狗巴克利為了尋找聰明美麗的南天皇后鳳凰來到中國,它們幸福地登上了雄偉的長城,參觀學校,游歷運河,飽覽中國美麗的山河,在中國小姑娘小英和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的熱情幫助下,他們的理想和願望成為現實。該劇形式新穎活潑,充滿了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中央電視台還與國外電視台共同制作了一些文藝節目。例如《北京-波恩之夜》是1987年中央電視台與德國電視一台聯合制作的。這是中央電視台首次與國外電視台進行這樣的合作。節目在雙方電視台播出后影響都很大。
在中外合拍的系列片中,《龍的心》也是非常出色的一部。它是由中央電視台電視服務公司、中國新聞社和英國鷹頭-羚羊電影公司、香港天龍影業公司聯合制作拍攝的,共12集,每集50分鐘,1984年完成。
1988年元旦,中央電視台在大演播室裡,成功地讓中國青年和世界青年進行了同步對話,也成功地實現了異地遠距離電視直播節目的傳送。這台題為《世界青年大聚會》的節目是由法國電視一台組織發起的,由法國、中國、美國、日本、蘇聯、印度、巴西、科特迪瓦和突尼斯等9個參加國分別在各自的電視台邀請一百名青年進行對話,討論共同關心的社會問題和國際問題。
合作拍片既能增強中外人民的了解和友誼,又能交流雙方的業務經驗。從中國方面說,還可以節約拍片投資,引進一些新的器材和拍攝技術,鍛煉工作人員,促進電視事業的發展。以電視紀錄片的合作為例,許多經驗都為以后我國紀錄片的創作所借鑒,對紀錄片的蓬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對在華電視拍攝採訪給予支持
除了合作拍攝之外,這一時期我們和國外的交流還有派出攝影隊進行互訪活動。來自國外的攝影隊主要分為四種情況:一是根據中外關系的發展來採訪時事政治新聞節目﹔二是根據本國觀眾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採訪,編制新聞雜志節目﹔三是拍攝專題紀錄片﹔四是制作電視劇。
時事政治新聞節目的時間性很強。中外領導人進行互訪的時候,兩國常常會互派攝影隊隨同採訪。一些新聞雜志性節目時效性弱一些,報道面也比較寬泛。1983年,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電視台攝影隊就“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行專題採訪,英國廣播公司駐香港記者給也拍攝了10條反映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聞,在英國放映之后反映良好。1983年,聯邦德國電視二台達姆布曼來中國拍攝反映山東農村形勢、福建經濟特區和新疆少數民族生活的電視節目。
由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初顯,這一時期的外國來華報道中反映這一主題的佔大多數。《變化中的中國》就是一例。1987年9月25日至10月2日,中央電視台協助美國全國廣播(NBC)公司順利完成《變化中的中國》衛星實況傳送任務。NBC為制作這一節目,從6月份起,就先后派出14批電視攝制組共196人來華採訪,足跡遍布中國各地。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被採訪地方的電視台的幫助和支持。為追求節目的現場性,NBC帶進30噸包括轉播車、衛星地面站等在內的先進設備,衛星節目傳送中心分別設在天安門廣場、故宮和長城。NBC幾乎所有的著名新聞節目和《今日》專題節目主持人都雲集北京。這個節目最后播出時,由主持人在中國作現場同步報道。《變化中的中國》共制作出90多個專題,在NBC的《今日節目》和《晚間新聞》中播出,每天3個半小時,這是一次高密度的縱深報道中國情況的節目,在美國民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這次報道中,中國電視媒體對美國同行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幫助,節目本身也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有學者將這一時期定義為“接受期”,即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採取的是一種接受的框架。它們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地方,而北京則是“都市裡的田園”。那時的美國媒體對中國的情況基本是可以接受的,較少有自己的負面解讀。[2]
外國電視攝影隊來華拍攝專題紀錄片相當普遍,題材也非常廣泛,其中較多的是關於中國軍隊、計劃生育、宗教問題、民俗風光、中外友好往來等內容。
1984年9月,法國電視一台採訪了天津市靜海縣大邱庄的馬德良夫婦,報道他們勤勞致富的事跡。后來馬德良夫婦又被邀請至法國訪問,並獲得法國農業部長頒發的“農業功勛騎士”勛章和奧利維埃•德•塞爾紀念章。中國普通農民應邀出國訪問並接受外國贈勛,在歷史上是第一次。
地方電視台和外國的合作也很頻繁。1982年6月和10月,瑞士法語電視台兩次派攝影隊來華採訪,並在10月21日晚通過衛星轉播了上海電視台當晚的新聞節目,播放了他們訪華拍攝的電視片和中國電影,全部節目長達3小時30分,被稱為“中國之夜”。同年,上海廣播電視局協助日本廣播協會制作了電視劇《真理子》。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大加快,來華拍攝的攝影隊更多了,到1984年,已經有三百多個攝影隊訪華,制作了幾百個有關中國的電視節目。這些節目絕大部分比較客觀,從不同側面介紹中國的情況,增進了外國觀眾對中國的了解。
三、加強對外電視節目輸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電視台的國際節目交流工作有了較快的發展,除與英國維斯新聞社繼續保持新聞互購關系外,1979年9月,又同美英合營的合眾獨立新聞社建立了新聞互購關系。這兩家新聞社在香港收錄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並選擇發行。從1980年起,中央電視台先后同美國的紐約宏聲傳播事業公司、舊金山華聲傳播公司、多倫多中文電視台、溫哥華國泰華語電視台簽訂了供片合同,向他們提供電視節目。還委托香港東明企業公司復制和出售《中國電視》專題節目錄像帶。[3]
1983年3月1日,中央電視台參加了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成員國電視台之間通過國際通信衛星進行的新聞交換試驗活動。中國與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香港六個國家和地區為A區。1984年4月1日,中央電視台正式參加了亞廣聯A區每周的定期新聞交換,還通過亞廣聯與歐洲廣播聯盟等國際新聞機構的交換關系,將節目傳播到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的許多國家。
1984年10月1日,中央電視台第一次通過衛星向世界轉播國慶35周年天安門大閱兵和游行慶祝活動實況,這是當時規模最大、收看人數最多、傳播范圍最廣的一次現場直播。當天晚上,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的《看東方》節目播出了1.5小時的實況錄像節目,主持人是被稱為“中國水仙花公主”的美籍華人靳羽西。《看東方》是她的成名之作。在這個錄像節目中,她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紹中國,在美國的48個州的518個電視台播放,被認為是1985年全美最受歡迎的20個電視節目之一。
1988年3月31日,中央電視台與日本廣播協會簽訂中央電視台向日本廣播協會提供新聞節目的合同書,日本廣播協會每天定時收錄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節目,加日文字幕后於當天晚上通過直播衛星全文播出。
這一時期,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開始拓寬與國際間同行的往來與合作。1985年,中央電視台電視劇中心拍攝的報道劇《今年在這裡》,邀請了日本著名演員中野良子出任女主角,該劇在日本播出后反響強烈。同年,又與香港導演李翰祥合拍了影視劇《火龍》。1986年,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與巴基斯坦合拍了電視劇《紐帶》(上、下集)和《路之情》。同年又與日本廣播協會合拍了六集電視劇《不知其名》。1989年,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合拍了電視劇《蒙古之行》,又和日本廣播協會合拍了四集電視劇《李香蘭》。
隨著衛星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中國電視對外傳播開始採取更加先進的節目傳輸方式。1991年7月1日,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又被送上位於東經96度5分上空的俄羅斯靜止衛星。這樣,中央電視台的節目覆蓋了全球一大片國家和地區。1992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把每天一小時的中、英文對外節目通過國際衛星送到美國,由美國芝加哥新世紀電視台把節目送上美國的Ku波段和C波段衛星,使整個北美都可以看到當天中國發生的重要新聞,這是中國對外報道工作的又一次飛躍。
地方電視台的對外電視宣傳也有了新的發展,與外台合作辦固定欄目、定時在外台播出節目逐漸增多。1991年4月,由上海電視台與美國舊金山西湖投資開發公司合作開辦的華聲電視台舊金山66頻道開播。這是我國地方電視台與國外合作辦合的首次嘗試。華聲台有上海電視台每天提供的10-15分鐘的《中國新聞》,還有著重介紹華夏民族的發展沿革和風土人情的《神州風採》。[4] 1991年8月,山西成立了向美國斯科拉電視台提供節目、報道中國的專業電視台——中國黃河電視台。斯科拉電視台是一家以知識階層為服務對象的非營業性電視機構,其任務是向大、中學校和研究、教學單位播放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電視台的電視新聞及專題片。黃河台在斯科拉台設有演播室,開始每周播出1小時節目,共有《中國新聞》、《經濟報道》、《科技縱橫》、《文化長廊》、《炎黃子孫》等20多個欄目以及語言教學節目。此后,遼寧、吉林、黑龍江、浙江、山東、廣西等電視台,也都借助於黃河電視台在斯科拉電視台設有定期播出的窗口。此外,天津電視台、福建電視台、山東電視台、廣東電視台、上海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浙江電視台也分別在美國和日本的電視機構建立了固定的播出窗口。
四、自辦電視對外宣傳欄目
1984年10月,在寧夏銀川市召開了第二次全國電視對外宣傳工作會議,會上評出了中央電視台和各地方電視台攝制的50個國際交流的優秀節目。中央電視台對外部建立后創辦的第一個對外電視專題欄目《華夏掠影》欄目1985年開播。該欄目是中央電視台面向海內外觀眾開設的歷史最悠久的紀錄片和專題片欄目。
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央電視台對外宣傳工作也開始有了一定規模的發展。當時已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華工作、旅游和學習。根據這一實際情況,中央電視台決定盡快開辦《英語新聞》欄目,為駐華的外交、商務人員以及外國專家、留學生和來華的外國旅游者提供服務。1986年12月30日,中央電視台《英語新聞》正式播出,其內容包括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時長約25分鐘,播出時間是20點30分。從1992年5月開始,《英語新聞》除保持在中央電視台第二套節目中播出外,開始進入第四套,從此成為中央電視台對外宣傳的重新新聞欄目之一。
除了《英語新聞》,1986年,中央電視台對外部還同時辦起了一批欄目,如時事節目《FOCUS》(《焦點》)、專題節目《CHINA CHINA》(《中國,中國》)、綜合文藝節目《CENTER STAGE》(《中心舞台》)、電視劇《TV THEATER》(《電視劇場》)等。(作者單位:吉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
注釋:
[1]張長明:《傳播中國:二十年電視外宣親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前言第1頁。
[2]段鵬:《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播策略》,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162頁。
[3]趙化勇主編:《中央電視台發展史(1958-1997)》,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241頁。
[4]甘險峰:《中國對外新聞傳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