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平:真實是新聞從業人員的道德底線--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第四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嘉賓演講

陳保平:真實是新聞從業人員的道德底線

2013年07月29日14:5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7月29日電(趙光霞)2013第四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2日至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一線編輯、記者、主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為來自海內外130多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幫助學子們了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以下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社長陳保平7月24日在第四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

陳保平正在發表演講

陳保平的演講題目為“談談媒體的倫理問題”,他以《世界新聞報》為例,認為在媒體整合、重組、並購風起雲涌的時代,一個傳統倫理問題可以終止一切運行。他從真實、利益、公正、新媒體的倫理特點四個方面進行了媒體倫理問題的探討。

陳保平在對真實問題的探討中,從真實與隱私、真實與社會效果、真實與趣味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他認為,真實既是新聞的本質,也是新聞從業人員的道德底線。在處理真實與隱私問題時,我們應堅定“保護個人隱私高於僅滿足公眾窺視欲的真實”的理念。選擇什麼真實呈現給公眾,以及對所呈現的真實持何種態度,均隱含著媒體(記者)的倫理價值判斷。媒體反映的真實應引導公眾健康審美的趣味。

在對利益問題的解釋中,陳保平認為媒體作為特殊的商品,有逐利功能,但是媒體應掌握分寸,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尋找平衡點。他認為,媒體的根本利益是公眾的信任,不能為了其它利益傷害媒體的公信力。

媒體的公正需要一定的理論素養,但更多的時候需要我們面對自己的良心檢察官。實現公正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媒體在進行事物判斷時,不僅是真假的判斷,還要有公正與否的判斷。公正的依據是法、專業性和價值觀﹔第二,公正是要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反映事物的全部是滿足公眾知情權的首要條件﹔第三,用事實說話,力避個人傾向﹔第四,關注各方利益,起到協調作用。

演講最后,陳保平對新媒體的倫理特點進行了闡述。他認為,新媒體環境下媒體倫理問題出現的內因是網絡的非實名特點,網絡的自由表達、不負責任的態度、宣泄功能都成為傳媒倫理問題的原因。陳保平認為在網絡時代理性十分重要,我們需要去暴力、去人身攻擊、去造謠等一系列可能引發傳媒倫理問題的行為。互聯網時代對人的自由素養與文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媒體在進行報道時應以不傷害他人為原則,以維護人權為基本目標。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