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農起訴"馬愛儂" 翻譯家將兩家出版社告上法庭--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馬愛農起訴"馬愛儂" 翻譯家將兩家出版社告上法庭

周飛亞  胡曉萍  徐  雋

2013年08月08日08:56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蔡華偉繪

  被抄襲譯本相似度達90%,作品和名字皆被盜用

  章節標題幾乎一模一樣,連部分詩句也一字不差,譯者卻另有其人﹔而明明沒有翻譯過的書,卻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只是故意把名字寫錯了一個字。日前,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編審、“哈利·波特”系列的中文譯者馬愛農就遇到了這樣的怪事。

  中國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的譯著《綠山牆的安妮》,譯者名叫“周黎”。然而經鑒定,此書與馬愛農的譯本相似度竟在90%以上。而新世界出版社發行的文學名著,橫跨英、法、德等多種語言,編譯署名為“馬愛儂”,不僅騙取了讀者的信任,甚至連一些親友同事都錯將“李鬼”當“李逵”,認為是馬愛農所譯,並質疑起她的翻譯能力和職業道德。

  為維護自身權益,馬愛農以“剽竊”和“不正當競爭”為由,將中國婦女兒童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告上法庭。8月6日下午,兩案正式開庭,合計索賠83萬元。

  在庭審中,中國婦女兒童出版社承認,涉嫌抄襲的《綠山牆的安妮》是該社與一家圖書公司合作出版,書稿內容完全由圖書公司負責,出版社方面未加審核,導致了這樣的結果。而據報道,新世界出版社這套名著也是與一家名為“北京興盛樂書刊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的書商合作出版,公司成立了編輯小組共同運作,“馬愛儂”只是一個“集體筆名”。

  馬愛農的遭遇,引起了翻譯界的高度關注。8月1日,資深出版人、前譯林出版社社長李景端發表《聲援馬愛農為翻譯依法維權》一文,並邀請了文潔若、屠岸、葉廷芳等100位翻譯家聯名聲援。翻譯家王干卿還特意打電話到人民文學出版社了解案情,並提供建議。

  雖然尚未宣判,但馬愛農的律師張中輝對結果十分樂觀,“証據是確鑿無疑的。”不過,在賠償金額上可能難以如願。

  鑒於這類案件的賠償額度向來偏低,馬愛農對賠償結果也沒抱太大希望。她表示,打這場官司,主要是為了維護名譽。

  “重要的不僅是這兩個案子,更是通過它們來引起人們的重視。”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宋強指出,人文社出版的外國文學作品大量被剽竊,此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取証難、賠償低致“李鬼”難禁

  翻譯界“李鬼”橫行已久,有此遭遇的翻譯家遠不止馬愛農一個。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未訴諸法律,而是無奈地放棄了維權。因為,這類官司不好打。

  取証難是第一座大山。抄襲者越來越狡猾,對照幾個版本東拼西湊、換幾個用詞、顛倒一下語序……仿佛上演“百變大咖秀”,讓作品看起來無比熟悉卻似乎又面目全非,要將這些相似之處一一摘出來比對,絕非易事。譯作往往都是大部頭,工作量高達幾十萬字。再加上缺乏權威的專業鑒定機構,有時候辛辛苦苦比對出來的証據,有時並不被法庭採納。

  而這類訴訟的“性價比”之低,也使不少人望而卻步。王干卿就曾因作品被抄襲,打了十幾場官司,但法院判決的賠償數額太小,極少支持精神損失費等補償名目,“雖然都贏了,但賠償費用一般就1至3萬元,而律師費就需要五六千,再去掉交通費等,根本拿不到什麼錢。”他甚至還因此受到人身威脅,鬧得家裡人心惶惶。王干卿認為,正是懲罰力度太小,導致“李鬼”屢次還魂。

  “現在盜版書數不勝數,要打官司也打不過來,與其費那個精力,不如在家多看點書。”王干卿頗為無奈。

  “沒收全部侵權收入,再視情節另加重罰”、“大力降低維權成本”、“簡化維權訴訟程序”、“盡快設立可供法院採信的翻譯質量鑒定機構”、參與抄襲造假行為的出版社“接受出版主管部門的行政與經濟處罰”……在聯名聲援書中,翻譯家們表達著自己的訴求,寄希望於用重典治亂象。

  而對於“李鬼”們來說,採用“中譯中”的辦法更省事,隻要幾個月甚至幾天就可以完成。這樣的書籍由於沒在內容上投入成本,往往包裝更精美、定價更低,銷量也更高。然而,這樣的譯著因其低下的質量會造成惡劣影響,不僅傷害譯者,更是對讀者精神的污染。“翻譯圖書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部主任歐陽韜對此憂心忡忡。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