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的“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提出網絡空間的“七條底線”: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信息真實性底線。成為了與會者的共識。
諸多人都認為“七條底線”有點“多此一舉”、“要求過於嚴格”,我還是想給他們說說,由於網絡造謠而滋生的“網絡炸彈”和“謠言四起”:從“搶鹽防輻射”到“各地將發生地震”,83.2%的受訪者確認現在社會謠言很多,其中34.4%的人表示“非常多”,呼吁應多一些“信任和理性社會構建”。
由於網絡造謠而形成的公共危機:2009年的“杞縣鈷60事件”。有人在網上發帖說,河南開封杞縣一輻照廠“鈷60被傳泄漏”,於是杞縣一些群眾紛紛奔向周邊縣市“避難”,“下午6時車過開封縣城后,隻見一路上大批來自杞縣的群眾乘坐拖拉機、馬車等往市區方向來,導致道路堵塞。”我的鄉下親戚也都到開封避難來了。一個小小的未經考究的論壇上的帖子,給公共生活、公共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和騷亂。網絡不良信息真就是危害極大的“炸彈”。
我們的一個小鼠標,連接的卻是信息大世界﹔我們隨意轉發的道聽途說的帖子,卻會在網上連續發酵,成為“信息炸彈”,給網絡、自我和社會都會造成嚴重威脅。雖然有些轉發是無意的。這種互聯網信息安全意識、網絡道德的低下,會給社會造成極大傷害。網絡發展很快,如果我們的網絡公共素養以及道德水平不能得到水漲船高的提高,不僅對網絡發展是一個嚴重抑制,對社會和諧發展都是一種嚴重的“負面推動”和蠱惑。
所以,“七條底線”提得非常好,非常及時,非常必要。網絡的傳播效率非常高,我們的發言和轉帖,卻應該慎之又慎,堅決杜絕過分娛樂和不負責任的心態﹔網絡的虛擬性激發了公共參與意識,各種參與卻應該和公共責任感緊密相連。網絡的信息呈現海量發展,我們更應該具備一雙善於辨別的慧眼,不輕信傳言,不輕易傳播未經核實的網絡消息。將“七條底線”當作信息發展的指南。
尤其應該強調的是,互聯網雖然是自由的、虛擬的,但並非是天馬行空、無拘無束,還應該將法律和法規的?繩緊攥在手裡,讓所謂的“自由”在規范、健康、理性和理智的空間內活動。不能因為自由而傷害他人,不能因為自由而挑戰公序良俗。物極必反,超出了界限,就容易成為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