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8期

新聞專業主義的現實困境及其在中國生發的社會土壤

——以BBC為例

常江

2013年09月05日16:09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英國廣播公司(BBC)是英國久負盛名的公共廣播電視系統,以BBC為例,討論西方新聞專業主義理念在操作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旨在強調這一主義的誕生與發展與其所根植的歷史與社會土壤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並通過對影響中國新聞記者職業身份的三套話語——儒家傳統道德話語、主流政治意識形態話語和商業主義話語進行深入闡述,以探討西方新聞專業主義在“移植”到中國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新聞專業主義﹔BBC﹔客觀性﹔記者

根植於西方社會與文化土壤中的新聞專業主義(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正在獲取全球性的影響力。國際新聞從業者聯盟(IFJ)在其官方網站上,將新聞專業主義歸納為如下一些基本概念:真實(truthfulness)、准確(accuracy)、客觀(objectivity)、公正/公平(impartiality/fairness)與公共責任(public accountability),等等。[1]對意識形態和歷史文化因素的摒除使得這些概念帶有了某種普世性色彩。在中國,亦有為數眾多的媒體從業者和學者為上述理念的推廣而呼喊,主張將新聞記者變成一個純粹的“職業”。

國內新聞業對西方新聞專業主義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下社會劇烈轉型的過程中新聞從業者對自身角色想象與認同的某種焦慮。一方面,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確實為新聞記者賦予了較多“非職業”的色彩——記者不但是信息記錄者與闡釋者,還是執政黨的喉舌、肩負著“兼濟天下”使命的知識分子,以及匡扶正義的“媒體法官”。這些來自官方和民間的期許,使中國的新聞從業者承擔著“難以承受之重”。在這種情況下,在西方具有深厚根基的新聞專業主義,幾乎成為唯一可以參考和借鑒的“穩定”的體系。

然而,新聞媒體是深深嵌入社會結構之中的,它的變遷不能脫離獨特的文化土壤存在。當中國的新聞記者毫不猶豫地將西方的新聞專業主義視作化解身份危機的良藥時,西方社會的民眾其實也在不斷反思這一主義的種種缺陷和困境。以享譽全球的英國廣播公司(BBC)為例,或可令讀者管中窺豹,更為理性地看待這一現象。

BBC是英國久負盛名的公共廣播電視系統,以庄重的風格和對專業性的堅持贏得廣泛尊重。但縱觀最近十年來BBC面臨的一些形象危機事件,不難發現大多與其所奉行的專業主義理念有關。

從業者不恰當的行為和言論

2004年,英國王太后去世,BBC記者皮特·西森斯在進行現場報道時,竟系著紅色的領帶。在事發當天,這名記者即前往王宮,採訪王太后的侄女瑪格麗特·羅德,並一連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王太后死前什麼樣子?女王陪在王太后身邊嗎?她是不是很痛苦?……正因失去至親而悲痛萬分的羅德夫人當場拒絕了這個記者的所有提問。此后,英國王室成員在多個場合指責BBC記者有失禮儀,沒有體現出對死者的關懷和對王室的尊重。而面對王室和大批民眾的指責,BBC態度強硬,稱這樣的報道方式是董事會投票表決的結果,也是英國主流民意的反映,記者只是在依從專業性守則工作。而一些研究者和觀察家則認為,這一狀況表現出BBC的決策者錯誤地判斷了民眾對君主立憲政體未來走向的看法。

從業者言論的政治不正確問題,也使BBC時常為民眾詬病。源於專業主義中的公平原則,公共廣播與電視須為多方觀點提供平等的表達空間,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時常因尺度過大而“走火”。例如,2004年初BBC主持人羅伯特·吉爾羅伊-希爾克公開發表言論,用“阿拉伯人”指代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激進分子,稱“難道讓我們欽佩阿拉伯人當人體炸彈、讓別人缺胳膊少腿,或是贊賞他們壓制婦女?”,此舉遭到英國種族平等委員會和英國穆斯林委員會的猛烈抨擊,並報了警。類似的事件,還有2010年BBC女主播朱蒂·史碧爾公開在一檔節目中調侃“中國人吃貓肉”而遭華人社群投訴,不得不公開道歉﹔2011年BBC著名主持人杰裡米·克拉克森在節目中嘲弄印度人不講衛生,也遭到不少觀眾的投訴。

專業主義的存在旨在於新聞媒體與其他社會系統之間設立屏障,以確保新聞業運行的獨立性。但過於生硬的割裂也難免陷入教條主義的窠臼。畢竟新聞的內容廣涉言論、觀念、意見與思想,新聞從業者的身份可以純粹,但其言行產生的社會影響,卻是專業主義無法化解的。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