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悲憫與溫情:公益微電影中的情感表達【3】

沈宇辰

2013年10月12日14:0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影片分析:

《尋找失去的孩子》系列微電影是由新浪視頻、合潤傳媒、樂視網共同出品的系列微電影《夢想的力量》中的公益系列,由“微博打拐公益基金發起人”鄧飛和知名作家韓寒共同監制。該系列微電影共有九集,單集片長約14分鐘。播出后,大受網友好評,產生了廣泛積極的社會影響。

首先,從取材來源上來講,這部影片克服了從概念出發來編織情節的模式。該系列微電影前四部主要是以彭高峰和鄧飛為主角,講述了他們的尋子過程的艱辛和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后五部敘述了“瘋癲母親”葉金秀的尋子故事以及仔仔這個打拐英雄的故事。它們都取材於真實的新聞事件,新聞為這類題材的影片提供了大量可以通過採訪獲得的真實的信息。電影主要的情感表達是丟失孩子父母們的悲痛,此外也表達了對丟失孩子所面臨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況的極端憂慮。

其次,從表達方式上來講,創作者們直面並細致描述了失蹤兒童父母這些心理上的悲痛與焦慮,使得整部微電影處處擊中觀看者的淚點。以對葉金秀的刻畫為例在拍攝尋子母親葉金秀時,創作者們選取了這樣一組鏡頭:一所小學門口,每天都有一個帶著墨鏡的女人在學校周圍徘徊,窺探,試圖接近一個十幾歲的小孩。雖然常年被人罵是“神經病”,遭人冷眼指責,甚至一路上要通過刷盤子、拾廢品來繼續自己的尋找,但她從不放棄。這就是由於長期哭泣而無法直視陽光的葉金秀。她對著鏡頭說的那句“我經常會產生幻覺,感覺兒子的眼睛在背后看著我,覺得每個孩子都像是我的兒子” 讓受眾感同身受,嘆息不已。

另外,在即將見到孩子時,面對鏡頭葉金秀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就想早一秒見到我兒子就好了,我有這樣一種心情,還像這個日子都特別慢,晚上好像等不到天亮。”然而第二天一早,想象了無數次與兒子相擁痛哭的畫面並沒有出現,“我印象中的媽媽不是這樣又老又丑,你站在我身邊,像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一樣。”兒子的冰冷淡漠讓葉金秀猝不及防,18年來一直在腦海中不停想象的兒子在短短幾十分鐘后就再一次從母親的世界中消失,留給葉金秀的只是遙遠的幸福的回憶。這種與觀眾預期心理上的落差,給予受眾以極大的震撼。

除了畫面的感性表達,創作者還在影片中幾次重復了一首歌。 “夜深了,寶貝你怕不怕黑﹔天冷了,寶貝你在哪了睡。你的臉上是否挂著無助的淚••••••”這首歌的名字叫做《別讓媽媽的世界淚雨飛》,是一家名為寶貝回家網站的主題曲。在彭高峰和葉金秀的尋子過程中都被這首歌觸動過。歌曲悠揚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詞,深深打動了觀看影片的網友們。

總體來說,這部微電影並不是將重心放在對事情的敘述上,而是做到以人為中心。敘述的邏輯和事件的起因、發展方向都是由相關的人來決定的。這樣不僅使抽象的公益主題本身變得鮮活起來,而且也使影片本身透視出了人性的深度,給受眾以很強的震撼力。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 電視與新聞學院)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