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解放文新合並新聞界震動 報業航母破冰紙媒困境?

竇紅梅

2013年10月16日08:54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報業“航母”破冰紙媒困境?

昨天,滬深兩市均小幅下跌,但從10月11日起停牌的上市公司“新華傳媒”一早復牌后,卻大幅收漲,直至漲停。新華傳媒昨日公告顯示,“日前接到上級主管部門通知,正在籌劃准備解放日報報業集團與相關報業集團整合事宜,目前有關部門正按照程序對擬任干部進行任職前公示……”至此,上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與文匯新民報業集團合並的消息傳了多日,終於塵埃落定。

這則消息在新聞界引發震動,除了上海報業的“航母”將要誕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受宏觀經濟形勢以及網絡等新媒體沖擊,近期傳統紙媒經營業績下滑,上海兩大報業集團的整合將進行怎樣的探索引人關注。

整合僅是改革的第一步

“兩大集團的整合時機非常好。”昨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匡文波認為,中國傳媒業應對市場壓力,進行集團兼並重組,意在“做大做強”傳媒集團。這樣做的好處也很明顯:一是集團內避免重復競爭,可以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做大優勢產業﹔二是可以加快改革、優化結構,統籌實施新媒體發展戰略,優化集團的收入結構。

記者查詢14日的《解放日報》,二版刊登的《上海市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中,現任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副社長高韻斐,“擬任上海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社長。”這份公示中,首度公開提到了“上海報業集團”。由此,解放日報報業集團與文匯新民報業集團合並后去向已經非常明確。未來,“上海報業集團”不僅將成為報業新“航母”,而作為“上海報業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新華傳媒的未來發展也為股民們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目前擁有9報3刊1網絡1劇院,囊括了《解放日報》、《新聞晨報》、《申江服務導報》、上海滬劇院等滬上知名的傳媒資產。2008年1月,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以傳媒類經營資產認購新華傳媒股份,成為新華傳媒實際控制方。而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旗下則擁有《文匯報》、《新民晚報》、《東方早報》、《外灘畫報》等17家報刊,另有文匯出版社、文新傳媒網等衍生傳媒業務。二者合並后,上海報業集團將毫無懸念地成為上海傳媒行業中的龍頭老大。

“變革才剛剛開始。”匡文波認為,報業的盈利下降,已成為全球媒體都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對於上海報業集團而言,如何在資產整合之后實現全方位資源共享、減少內耗,實現旗下多品牌的差異化發展,努力培育和打造商業運作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品牌塑造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等核心競爭力,也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淨利潤大幅下降的背后

從戰略上看,上海這兩家報業集團的此次合並,具有旨在探索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如何創新發展的使命。同時,上海獲准建立自貿區后,文化傳媒業作為城市基礎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建立起一個符合經濟發展的配套新媒體體系,意義重大。

記者查詢新華傳媒2013半年報顯示,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41.68萬元,同比減少48.66%。北京工商大學投資者保護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宏亮分析,從半年報來看,新華傳媒的營業收入趨於萎縮,缺乏新的利潤增長點,核心競爭力不足。

仔細分析新華傳媒的半年財報,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圖書發行和廣告報刊業務,受低迷的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以及互聯網、數字化等新媒體技術對傳統媒體的持續沖擊,公司圖書發行板塊遭遇止步不前。廣告報刊方面,上半年國內媒體廣告市場延續低迷並整體下滑,公司報刊經營總體下降,廣告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

上述兩大業務佔上市公司營收的87%,但毛利率較低,平均在40%上下,扣除高昂的費用后,其營業利潤率僅不到5%。從主業來看,並沒有太大優勢可言。而公司管理層正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並向三個方向發展:一是新媒體業務,主要是圖書電子商務﹔二是房地產業務,包括代理銷售與自主開發﹔三是投資理財業務。

“從目前來看,新華傳媒尋找的利潤增長點,都面臨競爭壓力或市場風險。”張宏亮說,新媒體業務主要包括網上銷售與數字圖書開發、網站開發、APP與微博等,但其市場份額有限,擴張不易。線上銷售面臨當當、亞馬遜、蔚藍、京東等傳統大營銷平台的擠壓,市場已經被嚴重瓜分。網站開發面臨幾大門戶網站競爭,App與微博也只是主營業務的一點補充。

無疑,這些領域實現業務的深入與擴張,將面臨投資高、失敗的可能性高等風險。作為上海今后最大的報業集團,合理適度實現多元化發展,集中力量做大做強核心主業,避免其他業務對主業的過度干擾,實現主副業良性發展,也是傳統媒體改革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次重大考驗。

新聞分析

紙媒遭遇“新媒體”蛻變陣痛

分析新華傳媒的經營,是為了更多地折射出目前各大傳統紙媒的現狀。因為新華傳媒半年報中涉及的諸多問題,已成為行業共識。

有機構研究發現,中國市場傳統媒體廣告刊例同比增長率已經連續五年下降,報紙廣告刊例花費出現負增長。如果按照廣告實收價來計算,去年廣告降幅在15%到20%,有的報紙的廣告收入甚至下降了30%。與此同時,互聯網媒體廣告收入已經超過傳統媒體。

報業該如何尋求突破?很多業內專家開出了“新媒體”這道“藥方”。

專門研究過新媒體的匡文波教授表示,報紙的真正優勢在於新聞內容的生產,而新聞網站因為點擊量拼不過商業網站,網絡報紙又無法實現收費閱讀。截至目前,傳統紙媒對網絡“新媒體”的探索,暫時還沒有取得盈利,但仍在不斷探索中。

“更多的報業領導把投身互聯網媒體平台當作是自己的觀念創新。開個官方微博,弄個官方微信,把報刊放到App Store裡供大家下載閱讀,然后再選幾個編輯和記者,組建個新媒體部……於是他們就認為跟上移動互聯網的步伐了。”有業內人士發表觀點,不客氣地指出,傳統報業僅僅做到了“不落伍”,還沒找到真正的互聯網經濟的切入點。

張宏亮認為,紙媒的核心競爭力是“新聞話語權”,而網絡的優勢在於傳播渠道,如果紙媒能夠與網絡媒體聯合擴張、利益共享,共同應對競爭,或許能找到一條新路。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坦言,業內很多人都在預測報紙消亡的時間,但消亡的僅僅是那張紙。“未來,報紙本身所依賴的介質有可能發生變化,股神巴菲特去年大批量購買報紙,就是搶佔了未來報紙內容的制作生產能力和制作資源。”畢竟,報業不會將命運隻寄托在一張“紙”上,因為媒體對新聞信息的深加工能力和專業的生產方式,不管在多遠的未來,都不會消失。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