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媒介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移動媒介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劇。移動電子媒介已然成為人們生存環境的一部分,也帶來了對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的負面影響。現實中的對媒介依賴的加劇,反映出移動媒體發展背后的種種問題。
關鍵詞:移動電子媒體﹔媒介依賴﹔社交網絡
社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通訊工具向移動化、多媒體化演變。手機到PAD(平板電腦)再到無線寬帶網絡,移動多媒體平台不僅成為媒體發布新聞的信息平台,也成為人們之間傳遞信息、溝通交流的手段。與此同時,“移動電子媒介”時代的到來也帶來了更多的社會問題。它正在對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產生著負面影響。在許多熱衷於電子媒介等新鮮事物的的年輕人中,不少人花在社會化媒體中的時間已經佔據或替代了其以往的現實社交、信息獲取的時間,並對這種媒介產生深深的依賴,媒介使用行為變得和每天的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媒介依存”理論及其內涵
“媒介依賴理論”最初是由德弗勒和鮑爾基洛奇於1976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受眾依賴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滿足他們的需求並實現他們的目標。該理論的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為“受眾—媒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媒介與個人、群體、組織和其它社會系統具有一種依賴關系,這種關系是相互的,但相互依賴中較強的一方是媒介,它們主要通過掌握傳播內容的控制權來使受眾產生對媒體的依賴[1]。鮑爾基洛奇的“媒介依賴理論”成為此后媒介依賴研究的研究框架。他把媒介依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首先是理解依賴,它包括自我理解和對社會的理解。對自我的理解,如通過接觸媒介訊息認識和解釋自身的信仰、行為、個性等﹔對社會的理解指通過接觸媒介訊息獲悉和解釋今日、往昔和將來的事件和社會文化。其次是定向依賴,包括自我定向和互動定向。自我定向如通過接觸媒介虛席決定消費行為,決定閱讀什麼書等﹔互動定向,如從媒介信息中獲得關於如何處理個人關系、社會關系的提示等。最后是娛樂依賴,包括自我娛樂和社交娛樂。自我娛樂如單獨一個人通過收聽收音機中的音樂節目放鬆消遣等﹔社交娛樂,如與家人或朋友一起觀看電影或欣賞音樂會等。
在德弗勒和鮑爾基洛奇提出此理論之前,日本學者林雄二郎已經開始探討此問題,並明確提出了“電視人”的概念,即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 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較弱。后來,另一位學者中野牧也用“容器人”這一形象的說法描述了現代人的行為特點。他認為,在大眾傳播特別是以電視為主的媒介環境 中成長起來的現代人的內心世界類似於一種孤立的、封閉的“罐狀”容器,與他人接觸時只是容器外部的碰撞,不能深入內部。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媒介依存更強烈地表現在對網絡的依賴上。Alex S.Hall和Jeffrey Parsons在2001年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互聯網行為依賴”。他們認為病態的互聯網使用會削弱一個正常人的認知、行為和感情功能。在他們的定義中,互聯網依賴的人應該具有以下症狀:不能完成學、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務、使用互聯網時間越長得到的樂趣越少、無休止上網、性格敏感易怒、不上網時感到焦慮、嘗試減少互聯網使用但適得其反、不顧過度使用互聯網的危害而堅持大量上網。
二、電子媒介時代的“媒介依賴”分析
每一次媒介形式的變革都給受眾帶來更深化的接觸體驗,從報紙、電台到電視,再到現在以手機為代表的各種移動電子媒介,媒介想方設法地滿足用戶的一切生理、心理需求,最大程度上用虛擬的方式呈現真實的世界,用戶體驗被作為媒介接觸中重要的考慮對象。電子媒介在智能地延伸了人的各種聽覺、視覺、觸覺、神經系統等各種感官后,人自身的感官器官就開始變得懶惰了。整天沉溺於其中的人,頭腦中隻有電子媒介所顯示的賽博空間和擬態環境,把現實社會拋到了九霄雲外[2]。
於是簡單的“電視人”、“容器人”開始向復雜的更立體的“媒介人”轉化。隨著新興媒體的普及,特別是集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為一體的手機的普及,使得媒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移動電子媒介帶來的是技術的進步和大腦的退步。麥克盧漢說“印刷媒介養成了人們線性的、因果關系的理性思維方式,但卻使人不能立體、復合地認識和思考﹔而冷媒介電子媒介的使用需要人們更多的主動參與、充分發揮想象力,由此使人的思維方式更加靈活全面、不拘一格。[3]”但筆者認為,正是由於電子媒介強大的信息量使媒介使用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被弱化了,其“價值和行為選擇一切必須從媒介中尋找依據”[4]。紛繁復雜的媒介讓社會媒體使用者減少了閱讀,拒絕深刻,懶於思考,熱衷於消費即時、膚淺、娛樂化、快餐性的信息。
電子媒介中含有大量碎片化信息與且使用者通常以移動的狀態獲取信息,這種體驗會讓膚淺閱讀成為習慣,對所有問題的討論都只是淺嘗則止,不做深入探究。快速更新的碎片化信息使信息變得過於雜亂,在這種信息環境中,受眾輕而易舉地獲取各種所需信息,來不及深刻地思考每個問題來探其究竟便又陷入源源不斷的信息流中[5]。微博是碎片化的典型例子。一條微博最多隻能容納140個漢字,由於字數的限制,一條微博並不能表達完整思想,導致人碎片化、跳躍式地思考,閱者往往還沒能完整看到作者的表述,就被外界環境打斷或把注意力分散到下一段文字,無法准確理解作者意圖,阻礙了全面客觀的思維習慣的養成。
其次是移動電子媒體帶來社交的異化。新型媒介依存症的另一個后果便是使使用者滿足於與媒介的虛擬社會互動而回避現實的社會互動,真實的人際關系被虛擬的人際關系所取代,從而養成孤獨自閉的社會性格。在這一方面,作為移動社交載體的手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和移動社交的發展在社會化媒體興起的進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手機作為網絡社交的重要媒介,已經成為許多人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與傳統的PC端相比,移動社交能夠讓用戶隨時隨地的創造並分享內容,讓網絡最大程度地服務於個人的現實生活,隻要握有一隻智能手機,瑣碎的生活時間就能被利用起來,用戶能隨時隨地刷微博、網上交友、購物,這方便了用戶對社會化媒體的使用,同時也極大增加了其使用時間。
美國《時代周刊》與高通公司的聯合調研顯示,在中國,63%的中國手機用戶每隔一個小時會查看一下他們的手機,79%的人一天至少一次用手機聯網,而84%的人甚至在面對手機與午餐的選擇題時,選擇了手機。而當大家面對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面對面的交流急劇減少了。地鐵裡、公交車上、餐廳裡、甚至是在馬路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能看到手拿手機低頭看屏幕的人。他們通過網絡和媒體與任何人交流,他們寧願與手機裡的人對話,卻對面對面的交流無所適從。
長期關注互聯網的美國心理學家雪莉·特克指出,長期沉溺於社交網絡或者依賴科技產品與外界聯系,非但不能使人擺脫孤獨,反而會讓人更孤單。更可怕的是,人長期依賴社交網絡跟外界聯系,以虛擬形象示人,不但讓人喪失了跟其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失去了認識自己、反省自我的機會。當社會媒體依賴成為病症時,總會不同程度地破壞現實存在的平衡,斷開傳統紐帶的粘連,不僅給自己,也給周圍人帶來不適不快。
再次,移動電子媒介成為精神麻醉品。美國心理學家拉裡·羅森研究發現,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美國人中,如果無法每隔幾分鐘查看一下Facebook,約有30%的人會感到焦躁不安。還有一些人會時不時地摸摸口袋,以確定手機無恙。沉迷於這些微小而頑固的沖動,隻能給我們帶來稍許慰藉。‘這種寬慰並不令人愉快,’羅森說,“這是一種沉迷的信號。” 據一家市場研究公司調查,以臉譜和推特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會像毒品一樣令人上癮。研究表明,53%的人在無法上網時感到不安。在這些上網成癮的人中,有40%的人會在無法上網時感到寂寞。還有心理學家提出新的名詞:“社交網癮”、“社交網絡症候群”,並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通過移動電子媒介隨時隨地使用移動電子媒介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對於這種現象有很多人都做過研究,早在2010年,馬裡蘭大學的媒體和公共議程國際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edia & the Public Agenda,ICMPA)發布的研究表明,美國大學在校生已經對社會化媒體上癮了。當不得不放棄使用社會化媒體時,他們使用了和戒掉毒品、酒精相同的詞匯來描述這時候的感受:戒癮、瘋狂渴求、非常焦慮、極其不安、痛苦、神經緊張、瘋狂[6]。以上各種數據都表明,媒介沉溺行為已經對人的精神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
再次,移動電子媒介催生狂熱的消費行為。Web 2.0和社會化網絡浪潮,讓消費行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商家利用社會網絡、在線社區、微博或者其他互聯網協作平台和媒體來進行營銷、銷售、公共關系處理和客戶服務維護及開拓。不同於以往的電視、報紙廣告,以電子媒介為載體的全新媒體營銷模式大大提升了營銷的效率。
基於移動電子媒介的媒體具有的高度透明性、參與互動性和社交性,受眾可以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並通過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同時進行提升產品的知名度,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社會化媒體並應用該平台發表、分享和傳播信息或獲取資源,人們在虛擬網絡裡建立的關系也迅速擴散。這種媒體營銷低成本且高效,大眾在社會化媒體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個沒有止盡的消費漩渦中。商品的折扣信息、心得分享、廣告充斥著整個社會化媒體的內容中,社會化媒體提供了一個更大的、便捷的消費平台。以淘寶的各種節日營銷為例,商家利用節日的噱頭進行打折促銷,廣告信息提前一個月就在微博上大量傳播,或是直接的打折信息、或是隱晦的廣告文案、或是意見領袖或微博名人在不經意間發出的軟廣告,商家的信息都能獲得大量轉發和評論,最后形成搶購熱潮,甚至逐漸形成一種網絡現象。
最后,移動電子媒介推進了大眾流行文化的娛樂狂歡。
梅洛維茨在《空間感的失落》中指出,情境就是信息系統,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思維的框架,使人們能夠按照某種特定的方式來認識世界。在移動電子媒介的世界裡,全體網民無時無刻不進行著一場巨大的、持續的流行文化的狂歡。大家都會突然像湊熱鬧一樣關注某一社會事件並七嘴八舌地加入評論的浪潮、說著幾乎一樣的新興網絡語言、分享並轉發著各種吃喝玩樂的信息,時不時還會傳來一些令人側目、無從考証卻令人津津樂道的流言。這幅“活色生香”的網絡景象從來不缺少狂歡的氛圍。在移動電子媒介的時代,從來不缺少熱點和“奇觀”,但它們消失的速度卻比想象中都快。“奇觀夸大了因觀看帶來的快感。它對那些可見之物夸大其辭,吹捧、凸顯那些浮面的表象,並拒絕意義或深度。當對象是一個純粹的奇觀時,它隻對生理感覺(即觀眾的身體)有作用,而不影響主體的構建。[7]”
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裡描繪的景象在當今看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書裡講到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一切內容都被娛樂化了。在電子媒介發達的今天,所有的事件最后都以娛樂的方式處之,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8]”。波茲曼的擔憂確實以一種更加劇烈的方式實現了。
三、正確認識和使用移動電子媒介
人類在媒介發展的歷史中,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對媒介使用的權利,在社會化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大眾對媒介使用的選擇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從印刷媒體到電子媒體,再到時下以微博、SNS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媒介技術的演變一次又一次地改寫了我們關於符號環境、感知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認識,“媒介環境”成為一個指涉清晰的生存景觀,甚至上升為一種比現實生活還要逼真的擬態交往語境。尤其在社會化媒體時代,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來自虛擬世界的經驗與感受。在這種情況下,恰當地、有節制地使用這種權利反而變得格外重要。這種看似多元的無限開放的社交平台,如果不能控制度,便會促使人走向單一與封閉。因為社交已異化成一種對自我欲望的滿足,異化為以娛樂、以發泄、以本能的狂歡為指引的社交。
避免對媒介的過度依賴,首先應深刻領悟媒介作為傳播工具的本質屬性。媒介是方便人類現實生活的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人類完成與現實社會的互動,促進人類的社會化。任何夸大媒體的作用並沉溺其中都是不合理的。從網絡回歸到真正的生活中來,發現現實社會的真切與美好,不斷增強對媒介使用的自控力,真正做到充分利用媒介而非被媒介左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其對“媒介依賴”過度擔憂,不如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怎樣提供更好、更穩定的服務,如何在提升人類溝通能力和發揮新媒體輔助作用之間尋找平衡點。蒙田在《論三種交往》一文中曾說:“生活是一種不均衡、不規則、形式多樣的運動。一味遷就自己,被自己的喜好牢牢束縛,到了不能偏離、不能扭轉的地步,這不是做自我的朋友,更不是做自我的主人,而是做自我的奴隸。[9]”
(作者系:蘇州大學 鳳凰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 庄武媚.微博控: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新興傳媒,2011(11).
[2] 吳伯凡.孤獨的狂歡——數字時代的交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3] 麥克盧漢著.何道寬譯.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北京:商務出版社,2000.
[4] 張國良.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5] 貢少輝.網絡空間視域下的網絡沉溺現象[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7).
[6] Simon Jenkins.互聯讓我們不再對話了麼[J].投資者報,2012(22).
[7] 約翰遜·費思克.理解大眾文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8] 波茲曼.娛樂至死[M].北京:譯林出版社,1998.
[9] 蒙田.論三種交往[M].南京:江蘇譯林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