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26日報道,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私人電話號碼早在2002年就已經出現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名單上,意味著美情報人員可能已對默克爾監聽十多年時間。
報道還披露,美國以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駐德大使館為基地,從事對德國官員的監聽活動,而美國的類似監聽站遍及全球大約80個地點,遍布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裡、捷克布拉格、意大利羅馬、瑞士日內瓦等地。
距總理府不超一公裡
德國《南德意志報》25日援引“棱鏡”情報監視項目曝光者愛德華·斯諾登披露的文件報道,美情報人員可能在距離總理府不到一公裡的駐德使館監聽默克爾的手機通信。
次日,《明鏡》周刊就這一事件披露更多細節。根據這家報紙獲得的美國國安局秘密文件復印件,總理默克爾的私人電話號碼2002年就已經出現在監聽名單上。那時,默克爾還沒有出任德國總理。
直到今年,一份標注時間在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6月訪問德國數周前的秘密文件顯示,默克爾的私人電話號碼仍在監聽名單上。這意味著,默克爾的私人電話通信可能被美國情報人員監聽超過10年。
《明鏡》報道,美方對默克爾的具體監聽細節尚不得而知,可能是對她的通話進行錄音,或者僅是接觸她的通話記錄概要。
《明鏡》還援引美國國安局秘密文件報道,美國在全球大約80個地點的駐外使領館設有秘密監聽站,竊聽所在地區高官通信信息。
報道說,美國國安局在美駐德大使館內設立了“特別收集服務”站點,由國安局和中央情報局工作人員監聽包括默克爾在內的德國官員。文件顯示,這一“間諜站未經合法注冊”。
一份2010年的文件顯示,美國的類似監聽站遍及全球大約80處地點,其中歐洲佔19個,包括法國首都巴黎、西班牙首都馬德裡、意大利首都羅馬、捷克首都布拉格、瑞士日內瓦。除柏林外,美國在德國的法蘭克福還設有監聽站。
這份文件特別提到,如果美國在駐外使館設立監聽站的情況被外界得知,“美國與所涉國家政府的關系將遭受嚴重沖擊”。
奧巴馬默許監聽
據德國媒體報道,美國情報部門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電話通訊已長達十余年,而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至少自2010年起就對此知情。
德國《圖片報》27日援引美國國家安全局一匿名高級官員的話說,國安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在2010年就已向奧巴馬總統匯報了對默克爾的監聽項目,但奧巴馬並未阻止,此后白宮還“訂閱”了大量監聽材料。這名官員說,奧巴馬不信任默克爾,想知道她的一切。
本月23日德國政府宣布,默克爾的移動電話可能遭到美國情報機構監聽,德方要求美方立即予以澄清。默克爾本人當天致電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不滿,稱這種行為背叛了伙伴之間的信任。盡管默克爾辦公室拒絕透露奧巴馬電話中是如何回應的,但據德國媒體報道,奧巴馬聲稱,自己對竊聽一事毫不知情,如果知情,會當即叫停此事。
《圖片報》稱,美國不僅監聽默克爾用來處理本黨基民盟內部事務的辦公手機,還監聽默克爾今年夏天新添置的、據稱可防監聽的新手機。除竊聽通話內容外,美國情報人員還截取她每天與親信之間的大量短信。隻有默克爾在總理府的固定電話得以幸免,默克爾通常通過這一座機與他國領導人通話。
據《明鏡》周刊報道,在距離德國聯邦政府辦公區不遠的美國駐德使館內,設有一個未申報的監聽站,美國國安局和中央情報局在此共同監控德國官員的通訊。《圖片報》稱,監聽站位於美國使館的四樓,監聽默克爾所獲信息由此處直接發回白宮,而不是像通常那樣先發往位於馬裡蘭州的美國國安局總部。
歐盟或全面推行“無間諜協議”
德國總理默克爾25日提出建議,在歐盟內部全面推行“無間諜協議”。同日,美國承認監聽指控令其盟友關系受損,而英國首相卡梅倫則為英美兩國情報機構公開辯護,稱他們的工作保護普通民眾免遭恐怖襲擊。
得知自己的電話可能遭美國監聽后,德國總理默克爾立即發聲斥責。憤怒過后,她開始尋求採取預防措施以阻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德國政府發言人25日晚証實,正在布魯塞爾參加歐盟峰會的默克爾建議,歐盟28個成員國應當達成一項“無間諜協議”。
消息人士透露,根據默克爾的構想,這份協議與德法尋求與美國達成的“無間諜協議”類似,歐盟各成員國簽署協議后,其情報機構將相互合作、但不在彼此間進行間諜活動。與會人員稱,對於在歐盟內部全面推行“無間諜協議”,默克爾的態度很堅決,與會各國似乎也願意接納這項提議。
近日曝光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對德法的監聽活動在歐洲引發公憤。默克爾24日提出,德國和法國將一起推動今年年底與美國達成“無間諜協議”。她還表示,希望看到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實際行動,而不僅是道歉的言語。此外,德國方面25日發表聲明稱,將派出高級情報官員於下周前往華盛頓與白宮進行協商。
時評
以自主創新維護“數據主權”
“棱鏡門”丑聞持續發酵。法、德等歐洲媒體近日先后披露,美國情報機構大范圍監聽歐洲國家的公民和官員,連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未能幸免。
美國之所以能隨意竊聽歐洲國家,是憑借其網絡和電信核心技術上的明顯優勢,以及歐洲國家對其技術的依賴。
眾所周知,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從網絡路由器到數據庫軟件,美國在IT業界的幾大企業在各自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斯諾登陸續“爆料”揭示,美國情報機構侵入其他國家的電信或網絡系統獲取數據,離不開這些大企業的合作。
此前有媒體披露,微軟操作系統和英特爾芯片都留有“后門”,這很可能被美國情報機構所用。不僅如此,谷歌與美國情報機構的合作也屢次被曝光。但人們從“棱鏡門”事件可看出,美國硬件生產商、軟件開發商、電信和網絡服務商、社交媒體等一眾企業——幾乎全部IT產業鏈,一直在和情報機構進行廣泛、深度的合作。
正是在這些企業的合作下,美國情報機構可以截取電信、移動通信、電子郵件以及社交媒體服務器上的全部數據,然后運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分析篩選,再綜合利用各種信息,可以把被監聽者的行為規律、偏好特征等清晰地勾勒出來。小到普通公民,大到國家領導人,“棱鏡”下無所逃遁。
在信息技術領域,歐洲曾是一個先行者,一度也佔據較領先地位。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的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時代,歐洲企業科研創新明顯滯后,技術上與美國企業拉開差距,僅保留了個別有競爭力的大企業,核心技術依賴美國。
面對嚴峻現實,歐洲試圖亡羊補牢。“棱鏡門”事件后,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歐盟國家領導人以及一些歐盟官員、專家呼吁,在歐盟及其各成員國政府的主導下,以空客模式組建具有競爭力的信息技術大企業,重建“技術自主權”。
歐洲國家的教訓足夠深刻:在經濟總量上,歐盟是個“巨無霸”,但在關鍵的信息技術領域卻受制於人,自身信息安全和“數據主權”難以保証。
自己的飯碗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在信息時代,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要維護信息安全,還是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隻有大力推動自主知識產權和科技創新,掌握“技術自主權”,才能維護本國的“數據主權”。(新華社記者 黃? 陳勇)
最新爆料
美曾尋求日本協助監聽亞太光纖
多名消息人士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2011年左右曾試圖尋求日本政府協助,以期利用途經日本的光纖電纜截取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電話和互聯網通信數據。
日本共同社27日援引那些消息人士的爆料報道,美國情報部門國安局曾就合作監聽試探日本政府意向,日方當時以受本國法律限制和情報部門人手不足為由拒絕。
共同社沒有公開這些消息人士的姓名、國籍和身份,隻說其熟知相關事務。
消息人士披露,美方認定,日本是所在亞太地區光纜網絡的“心臟”之一,連接地區內其他區域。美國國安局詢問日方,能否從連接日本與地區其他國家的光纜內截取個人信息,包括互聯網和電話等通信數據。
按他們的說法,當時的日本政府認為,一些獲取數據的活動不符合日本現行法律。另外,日本情報部門人員數量較少。那些消息人士說,日本情報人員數量與美國國安局相比少得多,而以數據截取量衡量,這一活動需要大量人手,而且需要私營企業配合。
美國國安局據稱有3萬多名雇員。按前美國中情局雇員愛德華·斯諾登的爆料,美國國安局獲得多家美國通信或信息科技企業配合,秘密截取大量通信數據。
效仿與英國合作模式
那些消息人士認為,美國尋求日本協助是希望效仿華盛頓方面與歐洲盟友英國的情報合作模式。
英國《衛報》先前援引美國“棱鏡”情報監視項目曝光者斯諾登提供的文件報道,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秘密監控輸送國際電話和互聯網信號的光纜,同時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共享大量信息。
政府通信總部是英國三大情報機構之一,主要負責通信領域技術監控。
《衛報》今年6月報道,政府通信總部在先前18個月內實施“顳?”項目,從光纜中接觸大量個人信息並可將這些信息保存至多30天。
同時,英國政府通信總部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在幾十年中緊密合作,分享情報。英美還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共同簽署代號“五隻眼”的情報竊取合作協議。
安倍政府推動通過保密法
共同社沒有提及美國尋求日方配合的具體時間。日本2011年為民主黨執政,先后為當年8月30日辭職的首相菅直人內閣和隨后就任的首相野田佳彥內閣。
多名日本政治分析師說,現任自民黨籍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年底上台以來,謀求加強日美聯盟,包括推動日美情報合作,並且為此以立法等措施鋪路。
日本內閣25日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並打算把法案交由國會審議,旨在嚴懲泄露國家機密行為。共同社援引多名日本專家的話解讀,安倍政府推動通過保密法,即著眼於加強日本與美國等盟友的情報合作。
安倍先前說,日本與盟友共享敏感信息的“前提條件”是,設立確保機密信息安全的機制。而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25日“推銷”保密法時說:“我們如果想(與盟友)共享高度機密的情報……需要有一個保護這些情報(不被泄露)的機制。”
不少日本民眾擔心,政府利用保密法回避信息公開,做一些不合規矩或不符民意的事情。一家民間團體的理事長三木由希子說,《特定秘密保護法案》如果獲得通過,“可能會演變成政府為所欲為的狀況”。
各方反應
韓要美回復
是否竊聽韓總統
一名韓國官員27日說,韓國政府已經要求美國回復,韓國總統是否屬於遭美國情報機構竊聽的35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之列。
韓聯社援引一名不願公開姓名官員的話報道:“我們正向美方尋求核實。政府密切關注這一問題,會做出堅決回應。”
這名官員說,韓國尚未收到美方答復。
英國《衛報》本月24日依據美國人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文件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竊聽至少35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手機。
在此之前,韓國就媒體揭示美國竊聽外國駐美使館向美方尋求答復。“當時,美國稱其非常理解盟友的關切,正在總體評估美國的情報活動,”這名官員補充說。
墨前官員吁美
出示監聽文件
墨西哥前外交部長羅薩裡奧·格林26日說,被美國監聽的世界各國領導人有權利親眼看到美國監聽他們通話信息的相關文件。
“除了獲得道歉外,那些監聽行為涉及的(領導人)完全有權利要求(看到)証據,”1998年至2000年出任墨外長的格林說,“我會要求(美國出示關於)我的(監聽)記錄……從字母A到Z。”
英國《衛報》24日援引美國“棱鏡”情報監視項目曝光者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文件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35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除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外,媒體先前已曝出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和墨西哥總統恩裡克·培尼亞·涅托均在“受害者”之列。
按照美方先前辯解,這些監聽行為的目的是“發現並阻止恐怖主義”。
“默克爾女士是恐怖分子嗎?”格林接受記者採訪時反問。她認為,監聽活動涉及的各國“受害者”不應該只是抗議,還應該行動起來,將這一事件訴至聯合國,研究“修改與這些事務(監聽)有關的規定”。
美57萬人簽名
要求叫停監控
美國上百家組織和企業26日在首都華盛頓舉行抗議,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對國內及全球民眾實施“棱鏡式”秘密監控,還計劃向國會遞交一封由數十萬人簽名的抗議信。
當天恰逢美國《愛國者法案》簽署生效12周年紀念日。上百家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共同在位於華盛頓心臟地帶的國會大廈附近舉行活動,抗議美國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所實施“棱鏡”等秘密情報監控項目。
組織者估計,當天有數千人陸續到場。記者看到,當地時間下午2時許,國會大廈至國家廣場之間的活動現場有近千人參與抗議。抗議者高舉各種標語牌和橫幅,上書“停止大規模監控”、“停止監控我們”和“感謝斯諾登”等內容。
組織者說,他們撰寫的抗議信已經獲得57.5萬人簽名。抗議信寫道,媒體曝光的這一類大規模情報監控及搜集項目損害美國自由和隱私的基石,違反憲法,因此強烈要求美國國會立即採取行動叫停這些監控項目,並將具體情況公之於眾。抗議信要求,國會立即修改《愛國者法案》和《外國情報監控法案》相關內容,建立一個獨立委員會對監控項目進行調查,並將應對此負責的公職人員繩之以法。
組織者之一、美國公民自由聯盟華盛頓分支負責人勞拉·墨菲在抗議現場說,“9·11”恐怖襲擊發生以來,美國政府對公民的大規模監控行為令人駭然,情報體系獲得了未經有效監督的巨大權力。
參加抗議活動的羅娜·馬奧尼告訴記者,《愛國者法案》通過以來,美國政府在情報監控問題上所犯錯誤日趨嚴重,對美國公民構成巨大侵擾,同時在其他國家實施電話和網絡監控的做法也損害了外國人對美國的信任。
“9·11”事件后,時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簽署了《愛國者法案》,以維護國家安全名義賦予有關當局更多偵查和搜查權,但法案自生效以來一直飽受爭議。
今年6月初,防務承包商雇員愛德華·斯諾登通過媒體向外界率先披露國家安全局旗下“棱鏡”等網絡和電話監控項目,立即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引發軒然大波。(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