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2013中國微電影發展報告公布:微電影,威勢力

楊丹伊

2013年10月28日08: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武漢市“美麗中國夢”微電影活動標志

  圖為集美大學校園微電影活動的圖標

  截至今年9月,2013年全國舉辦的微電影賽事已高達130多項,各類型的微電影比賽節慶和征集活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已經公開發表的有關論文達560篇。微電影引領了國內電影產業的創新和新媒體的繁榮發展,已被普遍認為是通往未來工業電影的必經之途。

              

  截至今年9月,2013年全國舉辦的微電影賽事已高達130多項,各類型的微電影節和微電影征集活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2012年,這一數字是50項。各類微電影活動所涉及的主題也非常豐富,如消防、旅游、家具、法制等,參加活動的主體來自各個行業及年齡層,活動經費和大賽獎金都由政府和廣告商給予熱情贊助。同時,從2011年開始,國內有關微電影的研究成果迅速增長,一股微電影的學術熱也與產業熱同步襲來,不少學者和碩博論文以此為選題,今年1至9月份已經發表有關論文560篇。目前,微電影引領了國內電影產業的創新和新媒體的繁榮發展,已被普遍認為是通往未來工業電影的必經之途。

  以上有關微電影的研究成果,都由中國電影教育信息情報研究中心和北京電影學院聯合編著出爐的《2013中國微電影發展報告》公布。它是國內第一部有關微電影在中國的簡短發展歷史、產業和研究的現狀、未來發展和應有的政策導向的專家研究成果,也是第一部非商業投資性的微電影報告。

  小眾群體的“大電影”

  《2013中國微電影發展報告》總撰稿人、中國電影教育信息情報研究中心主任劉軍認為,微電影作為一個“運動”,最早誕生於美國20世紀90年代初期,多是在地下室、咖啡廳、啤酒屋等休閑場所由創作者自己放映,影片為小范圍人群所欣賞。時至今日,微電影已不再是簡單的短片,它依托網絡媒介和攝像技術發展,在網絡上迅猛發展。在中國,2006年年初《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被認為是“微電影”的雛形。2010年,吳彥祖出演的90秒凱迪拉克廣告《一觸即發》標志中國微電影的誕生,《老男孩》引發網絡上的“微電影熱”。

  對於微電影運動的興起,劉軍認為,“一是因為微電影鎖定的是小人物、小命運,它能夠實現觀眾和制作人情感的共鳴﹔二是微電影突出的創意與視覺體驗,滿足了廣大網友求新求變的心理﹔三是微電影能夠體現人人當導演的魅力,滿足了人們‘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

  壹映微電影工作室的制片楊柏樟說:“微電影同院線電影最大的差別在於創作門檻。微電影具有門檻低、參與廣的特點,較為接地氣,廣受觀眾歡迎。品質問題雖為瓶頸,但是也有可突破的趨勢。比如最大的微電影交流平台‘V電影’目前進行的VMS,它是方便各技術層次的微電影群體進行制作、傳播、發行交流的項目,有助於業內草根人群技術的提高。”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饒曙光認為,“微電影讓更多小眾、個人的思想得到傳播,使得更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業內不斷涌現,它為電影產業的繁榮興盛注入了一股新活力”。

  規避發展中的陷阱

  劉軍說,為了撰寫這一研究報告,他們曾經花錢購買數據,結果拿到數據后發現都是亂抄一氣,根本不足為據。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微電影目前發展中的混亂和偏差。打開網頁輸入“微電影”搜索,首先跳出來的也大多是色情、刺激的畫面。

  劉軍認為,由於目前微電影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面臨的發展陷阱主要有內容質量不高、過度商業化以及由於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虛擬特點,目前對於微電影的政策監管相對薄弱等。

  微電影的活力來源於“草根”,其潛在問題也源自“草根”。以微電影被廣告綁架的問題為例,微電影確實需要廣告植入帶動資金運轉。V電影網絡平台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告植入是一場制片方和投資方的博弈。目前微電影還處於發展初期,勢單力薄,隻能盡量讓文本貼合廣告的需求。隻要觀眾喜愛,他們的廣告植入就成功了”。饒曙光也表示,“作品必然需要盈利來帶動。微電影要發展壯大,成為未來具有更高品質的專業視聽產品,就需要植入廣告。但如果植入太生硬,反而適得其反——廣告沒有凸顯出廣告的效應,微電影觀賞性也有所降低。目前的解決辦法就是令廣告以一種具有人文內涵和品質的形態出現在微電影中”。

  至於微電影的“草根品質”,饒曙光說,這未嘗不是一個好現象,“微電影草根級別的拍攝方式是因為行業內每個團隊都在試驗,導致了良莠不齊,這反而可以說明整個社會群體都在參與創作,體現了微電影的定義,也為這個圈子帶來活力”。

  其實,微電影不僅吸引草根,對明星導演和大牌演員也有吸引力。蔡明亮、許鞍華等著名導演集中拍攝的“美好2012”大師系列,搜狐視頻集結王學兵、黃渤等7位男星跨界當導演拍攝的“7電影”系列,由羅志祥、楊丞琳主演的微電影《再一次心跳》等,紛紛出爐。但這些明星有沒有提高作品本身的可看性,尚且存疑。對此,V電影有關人士認為,“微電影的特征是草根性。如果一味追求明星效益,就脫離了本來的創作目的。很多新入行的攝像、導演、演員,可以借由微電影展現自己的才華,微電影應該為他們開路”。

  未來發展的新藍圖

  “微電影會成為一種蔚為壯觀的文化創作運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這個民族不是擅長影像表達的民族,比如電影就是國外傳進來的,現在好萊塢電影佔據了我們的大部分銀幕,微電影的普及可以幫助國人補上這一課。”劉軍對微電影在國內的發展趨勢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我們目前已進入視覺影像傳播時代,網絡上90%的數據都是視頻,影像是傳播媒體的新寵,這種現象是科學技術決定的,無法回避。“微電影未來的發展會帶動國內影像運動出現高峰。”他說。

  劉軍認為,“微電影也會持續為中國電影產業多樣化做貢獻,因為國內傳統的電影行業有兩個脫節,一是一般人很難走進電影圈,二是業界無法主動尋求到更多資源,導致電影創作環節難題重重。微電影特有的實驗性拍攝功能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它將廣大的社會資源引入電影產業中,帶動了整體電影產業的發展,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比如,一個電影學院新畢業的學生很難拿到一部大電影,但他通過微電影顯示了自己的實力,就可以引來社會上的資金。“借由微電影的廣泛傳播,新媒體可以營造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發展條件,比如日前騰訊開發的新應用APP——‘微視’,就是一個時長不超過8秒的視頻分享平台。”他說“未來如果微電影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就必須注意內容的創意,創新觀影形式,有效使用社會化媒體。”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