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0期

成舍我大眾化新聞思想的問題意識

【2】

陽海洪

2013年11月13日17:48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二、成舍我大眾化新聞思想問題意識的獨特性

中國民族報業自從歷史上出場的那天起,出於救亡圖存的現實需要,“大眾化”就是報業的歷史訴求,並且形成了兩種大眾化的主流話語:梁啟超等文化精英開創的以“開民智,新民德,鼓民力”為訴求的大眾化新聞話語和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以“階級革命”為訴求的大眾化新聞話語。而成舍我的大眾化新聞思想,“是以逸出於現代新聞事業主流話語的方式存在的”[11]。成舍我大眾化新聞思想以“逸出主流話語的方式存在”,就在於其問題意識的獨特性。

(一)以產權為中心

以歷史的眼光來審視成舍我的大眾化新聞思想,就會發現,中國民族報業關注大眾化,既有中國傳統文化以集體為本位的路徑依賴,更是傳統中國向現代中國轉型的歷史需要。舊中國是一個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文化落后於中國而言,有著雙重含義:第一,文化資源貧乏,它主要表現為文化程度的普遍低下和文化產品的缺少﹔第二,文化資源佔有的不平等,它表現為歷史上的文化專制主義,文化知識長期成為少數人的特權。這種落后與中國現代轉型的歷史任務是不相適應的。梁啟超等人的大眾化思想,都隻對第一個問題進行了探索,而對后者則很少問津。成舍我與中國共產黨人一樣,不但發現了這個問題,而且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大眾化是以“國家所有”為中心,通過生產關系的調整以保証傳媒為民眾服務﹔而成舍我的大眾化新聞思想以“產權改革”為核心,通過制度設計(成立資本權與言論權分離的編輯委員會、依法管制)、產權改革(報紙為報館全體成員所有)、文化教育(培養“手腦並用”的記者、改進發行方法)等途徑來實現報紙的社會化,簡言之,即“資本家出錢,專家辦報,老百姓說話,政府認真扶助,依法管制”[4]161,以使報紙真正為民眾所有,為民眾服務。在這裡,成舍我推崇西方自由新聞思想,認為媒介自由只是媒介產權的派生物,但亦洞悉其產權私有的弊端。因為從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新聞媒體是權力制衡中必要的制度安排,公民新聞權利的實現必須以自由地接近傳媒來實現,為防止傳媒濫用自由權,又必須由民眾來進行監督,在這樣互相制衡以求得平衡的情況下,新聞大眾化才有可能實現。他在西方大眾報業思想中融進了自己中國文人式的思索,探索如何實現民眾新聞自由,改變報紙為特殊階級壟斷的弊端,讓傳媒真正成為民眾說話的平台,開出了與“報紙國有”不同的大眾化藥方。

(二)以媒介為本位

梁啟超與中共所倡導的大眾化新聞話語,是以政治家身份考量傳媒,視傳媒為宣傳政治思想、喚醒民眾參與政治的工具,本質上是一種“化大眾”的新聞思想。成舍我是職業報人,在民族關懷上,與他們沒有更多的差別,但在實現途徑上,他自始至終以媒介為本位,他看到了底層民眾在現實社會中的博弈弱勢,遵循媒介本身的規律,思考如何讓媒介真正回歸社會,為民所用、所享。由此出發,成舍我開出了一整套讓傳媒回歸社會、走向民眾的具體途徑,“產權構成多元化”“言論監督社會化”“新聞報道平民化”“報紙發行普及化”與“新聞教育全能化”等大眾化思路,就是成舍我思考的結果。在這裡“傳媒如何為民眾所有”以及“傳媒如何為民眾所監督”是成舍我問題意識的焦點所在。在成舍我看來,隻有當報紙產權實現了多元化,報紙的言論服從了公共利益,報紙才能真正為大眾服務。

“媒介的支配權依賴於媒介的所有權,媒介自由在一定范圍內是媒介產權的派生物。”[12]大眾化必須以可見的形式來實現,而媒介產權就是其現實載體。而在梁啟超和中共黨人所倡導的大眾化新聞思想裡,或是回避媒介產權問題,或是認為應該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政黨來壟斷媒介,由此實現普通大眾的新聞權益,而實質上政府部門通過壟斷媒介資源掌握了新聞的發布權、信息的闡釋權,與大眾化愈去愈遠,所營造的只是“大眾的幻象”。而成舍我以產權為抓手來實現大眾化,改變了主流大眾化新聞思想的取向路徑,觸摸到了中國新聞事業的“痛處”,從“政治”走向了“新聞”。經由媒介產權路徑來考察報紙大眾化的可能性,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化新聞思想,這是成舍我最深刻的地方。

三、成舍我大眾化新聞思想問題意識的矛盾性

現代傳媒自產生以來,權力和資本都冀圖控制傳媒,以為其私利服務。成舍我的大眾化新聞思想,旨在使傳媒擺脫這兩大力量的控制,將傳媒還給大眾。由此,成舍我以產權為核心概念,開出了自己的藥方。成舍我以“產權私有”和“依法治媒”來應對權力的壓力,強調公民權利神聖不可侵犯﹔以“產權構成多元化”來應對資本的壓力,在成舍我看來,產權隻有為報館全體工作人員所有,方能改變報紙的商業化趨勢,讓報紙最終回歸社會。這種設計途徑,認為報紙不應為一個大資本獨佔,而是應該堅持資本的多元化和社會化,走股份制托拉斯的道路。問題在於,資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潤的,變報紙產權由一人獨佔而為多元所有,並沒有改變報紙的私有性質。有限的個體佔有、壟斷了傳媒渠道,卻又要他們去承擔為民眾謀福利的社會責任,以“產權私有”的資本主義的途徑去實現“大眾公仆”的非資本主義目標,要“資本家出錢”與讓“老百姓說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報紙是私有企業,它對公眾不負有任何義務,公眾也未授予它任何特權。因此,它不受公共利益的影響。可以肯定地說,報紙是其所有者的財產,這些所有者自負盈虧地出售著他們的產品……”[13]如何公平正義地分配新聞資源,使傳媒真正為民眾說話,一直是新聞學的核心議題。在這裡,成舍我以產權為核心的大眾化新聞思想陷入了自由主義的“個體權利”與集體主義的“公共利益”的悖論之中。在成舍我的辦報實踐中,這個悖論就沒得到解決,其股本來源就有著相當多的利害考量。張友鸞先生就明確地指出,成舍我在南京集資辦《立報》時,“論經濟力量,他原能獨資經營,隻為了要利用政治、社會力量,所以多約些朋友參加”[14]。簡言之,股本社會化是為了積累人脈資源,以實現其新聞大王的夢想。成舍我眼中的大眾化,把新聞業定位為“文化企業”,其職責是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由此使報紙成為“民眾樂園”,充滿了中國傳統文人的道德關懷,可以作為理想追求,雖在某一時刻與某一問題上或許可以實現,但從整體上看,無法找到現實的土壤。

盡管存在這種矛盾性,但這並不能成為否定成舍我新聞思想歷史價值的理由。簡言之,成舍我的矛盾,是現代性本身的矛盾,在高度分化的現代社會,沒有一種理論能解決所有問題。成舍我在目的與途徑的矛盾性中堅守傳媒本身的價值,抓住了報紙大眾化的核心——產權,從新聞本身的規律尋求民族目標實現的可能性,雖有著文人式的理想化色彩,並且在辦報實踐中,他也沒有完全踐履自己的思想目標,但他的思考,卻觸摸到了新聞的“痛處”,作為另外一種讓傳媒回歸大眾、回歸社會的“社會主義”新聞思想,可為中國重新思索新聞事業的現代化提供思想資源。

[本文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媒介生態史觀:關於建構中國新聞史主體性話語的方法論研究》(項目批准號:11YJA86003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為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

 參考文獻:

[1]成舍我.我們的宣言[A].劉家林,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2]李秀雲.中西新聞事業大眾化形成機制比較[J].新聞界,2006(3).

[3]成舍我.如何使報紙向民間去[A].劉家林,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4]成舍我.報紙必如何始“真正”能代表“民意”[A].劉家林,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5]劉艷鳳.試論成舍我的新聞思想及其新聞實踐[J].國際新聞界,2010(8).

[6]成舍我.中國報紙之將來[A].劉家林,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7]成舍我.我們的兩個目的[A].劉家林,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50.

[8]成舍我.“新聞記者法”的缺點及其補救[EB/OL].成舍我先生紀念網.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Works&id=1315.

[9]成舍我.我們需要“平價報”[A].劉家林,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10]成舍我.我所理想的新聞教育[A].劉家林,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11]周海波.論成舍我與中國報紙的大眾化趨向[A].中國人民大學港澳台新聞研究所編.報海生涯:成舍我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121.

[12]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84.

[13]西伯特,等.傳媒的四種理論[M].戴鑫,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61.

[14]張友鸞,等.世界日報興衰史[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2:2.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