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區治理的自治化
一般而言,社區治理指的是在社區范圍內由政府、社區組織和居民共同管理社區公共事務,促進基層社區和諧穩定的治理方式。[2]這裡強調的是社區力量的共同治理,但事實上社區治理正在向社區自治方向發展,而且社區自治也更符合民主政治的發展趨勢。根據學者魏娜的研究,我國社區治理發展脈絡可以按照時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政府為主導的行政治理模式,第二個階段是由政府與社區力量聯合的合作治理模式,第三個階段是社區自治型的治理模式。[3]這三個階段、三種模式在時間上相繼,在發展程度上相迭。
社區治理向自治化轉變是社會轉型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建設中的新課題。就其背景而言,首先是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人口數量驟增,社區遍地開花,以往的基層管理模式已然不適應新的局面。其次,十八大以來,協商民主語境下的基層民主改革深入的要求。再次,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基層治理模式釋放人才、資源等活力。具體而言,在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單位制,一種是街道辦和居民委員會制。[2]在計劃經濟時代,這兩種模式在發揮人員管控和資源分配方面作用巨大,但是在市場經濟下,這兩種模式對資源、人才的自由流動嚴重束縛,也因此社區管理正在逐步替代這兩種模式。在這種背景下,社區自治就是要讓社區替代以往的家長制基層治理模式,推動協商民主下的基層民主文明程度,從而滿足居民對公共產品的需求。
事實上,社區治理不光是一種管理,還是一種凝聚,特別是在社區治理的第三個階段,即社區自治階段,居民的齊抓共管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而多層面的,無論是管理還是溝通,都需要一個平台建設,而這更加離不開社區傳媒。總之,社區自治的發展是順應“小政府,大社會”和“小政府,大服務”的社會結構轉型,順應協商民主的政治體制改革的必然產物。而這一過程勢必離不開媒體的作用,社區媒體在社區治理中不僅有信息服務平台的媒介作用,更發揮著提出、討論問題,監督促進落實的政治治理作用。
三、社區傳媒在社區治理中的意義與價值
社區管理中存在著五種力量,它們分別是政府、居委會、社團組織、社區精英(或曰意見領袖)和普通居民,說到底社區治理就是要實現五種力量的均衡並盡量降低一家獨大(特別是政府力量)的局面。五種力量由於現實的原因,在信息的獲取量上、管理的實際權力上和話語權上存在著較大差別,實際情況是政府、居委會等直接管理者在制定一些政策時並不能兼顧不同意見,甚至造成與居民關系緊張的狀況。這種狀況往往由於信息不對稱和公共平台建設不力所致。而社區傳媒在社區治理中的真正意義正在於此。首先作為一種媒體,社區傳媒最明顯的就是其媒體功能,如提供信息、服務和公共領域架構等﹔其次從更廣泛的政治治理角度看,它可以幫助建構行之有效的公共管理平台,並通過民眾參與度的提高從而增強民眾認同感、參與度並促進民主化程度,而且這對於平常居民話語權的尊重和對社區事務的監督管理也有著非常明顯的效果。
具體而言,其媒體價值體現在:
(一)信息和服務價值。社區傳媒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其信息和服務價值,一般而言這種價值可以體現在社區傳媒會及時地刊登天氣、票務、演出、福利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服務類信息。正是由於社區傳媒的針對性和及時性,它才會慢慢成為社區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閱讀需求,進而產生一種很強的閱讀黏性,促進讀者對於社區事務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而且這種信息是深入百姓的,並且以社區居民為報道對象。例如報道社區內幼兒園、小學的文藝比賽,刊登某人出生的喜報等,其信息是非常可親的。
具體而言,社區傳媒的信息服務價值可以以一份老牌美國社區報《斯塔藤島前進報》為例,辜曉進曾詳細考察此報並將結果寫成《走進美國大報》一書,書中介紹該報以本地社區新聞為主,每期常能佔到四五個版面,而且其中又細分為要聞、評論、天氣、副刊等板塊,甚至專門為當地的少年兒童設立兒童版,專門報道發生在兒童身上的新聞。該報在扮演本地服務者的角色上不遺余力,例如評論版會專門開辟讀者評論板塊、副刊則有很多本地紅白喜事內容。尤其深入居民生活的是其發布的大量招聘、交易信息,以及商家隻針對本地居民的促銷優惠政策,以至於很多居民手拿該報去往指定商場的指定貨架購物消費。[4]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一份成功的社區報紙,其信息的貼近性和服務意識的面面俱到對自身發展和居民生活的意義所在。
(二)公共領域建構作用。公共領域是哈貝馬斯提出的有關政治模式的重要理論,哈氏認為公共領域與其說是一個概念不如說是一種描述,它強調一種公共輿論形成的機制,強調公民能夠通過大眾媒介自由平等獨立地進行公開而理智的討論,從而促進社會問題的提出解決。[5]他強調公共領域是通過大眾傳媒建構而成,同樣的,具體到社區而言,社區傳媒在社區公共領域的建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就社區治理而言,社區傳媒在提供信息服務的同時也在促成一種公共領域的建設,這一領域獨立於政府、居委會管理,為意見的公開表達和交流創造必要的條件。特別是社區治理發展日益趨於自治的態勢下,一個適當的社區機制或曰公共領域能為居民自治提供最基本的傳聲筒作用。另外,在社區自治語境下,居民在對社區事務進行治理時必須是不受干涉的,能反映出每個人民主訴求的一種政治治理方式。社區傳媒在這種治理中能夠作為一種獨立於居民和相關政府單位的第三方,能夠最大限度地匯聚公共意見並促成民主商議,從而保証社區自治的真正民主、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