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9期

專業性與貼近性的聯姻——

試論高校參與社區報的可行性【2】

郝雨 蘇立業

2013年11月14日13:30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二、國內社區報的實踐及不足

面對社區報這顆“靈丹妙藥”,國內業界對其早有關注,並進行了一系列業務實踐。總體而言,以2005年為界的話,中國社區報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2005年之前,是國內對社區報領域試水階段,其重點放在創立全新報型,以《南山日報》《巷報》《華夏時報》為代表。2001年推出的《南山日報》,在國內最早打出社區報旗號,該報聲明要成為“國內第一份社區媒體”,但其影響並不大,並最終因政策原因停辦。2004年,《巷報》在長春創刊,稱自己為“中國第一份社區報”,最后因為資金鏈斷裂、管理不善等問題停止發行。同年,《華夏時報》通過改版將自己定位為“中國第一份商圈社區報”,但這一定位並沒有堅持下去,后來經過多次改版轉變為財經類大報。在這個階段,國內媒體意識到了社區報在中國的巨大發展空間,但存在著對社區報認識不清的問題,主要是沒有認識到社區報是一個“小”的報種。這個階段開設的“社區報”雖然打出了“服務社區”的旗號,但其經營模式仍然是都市報的模式。以《巷報》為例,這份報紙雖然以社區報道作為自己的主要內容,但沒有給自己明確的定位,甚至喊出了“立足長春,面向東北”的口號。最終結果是,其社區新聞報道內容來自各個地區,成了一張以報道社區新聞為主的都市報,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區報。這種“社區報”嘗試,其實只是將新創報紙推入了早已激烈的都市報競爭市場,而不是在潛在的受眾中開辟新的領域。媒體經營者沒有明確地認識到,所謂“服務社區”應該是服務於一個特定的社區,是通過深度挖掘社區新聞來不斷凝聚居民對這份報紙的認同感。概念先行、定位不准是這個階段社區報失敗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階段在2005年之后,上海和北京的一些媒體開始了對社區報探索的新階段,探索從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個方向進行。自上而下以上海媒體為代表,主要是一些大型傳媒集團將市場眼光由大眾轉向小眾,開辟母報統領下的社區版,以《新民晚報社區版》《新聞晨報社區報》為代表。自下而上以北京社區為代表,主要是一些街道居委會認識到了社區報的重要性,通過與專業傳媒商業機構聯合,提升社區自辦報刊的專業性,以《人文天壇》為代表。可以說,2005年以后,中國媒體人對社區報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使中國社區報的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這一階段的特點就是,在總結了2005年之前社區報失敗的一系列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新開辦的社區報將預設受眾范圍縮小,內容以服務居民社區、街道為主,關注民生,服務當地,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效果。有的媒體所創辦的社區版甚至開始盈利。以《新聞晨報》開辦的《社區晨報》為例,“2011年9月的一期《社區晨報》一共出了18個街道的報紙,累計版面320個,單期廣告量達到140多萬元,扣去各項成本,盈利100萬元”﹝2﹞。可以說,2005年以后關於社區報的一些實踐撥轉了中國社區報的發展方向,重新明確了社區報的定位,將中國社區報導入了正軌。

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具體業務上的,在經營管理上的表現是市場區分仍不夠細,發行周期過長。以《新民晚報社區版》為例,該報發行的《閔行新聞》《浦東新聞》就存在著市場區分過粗的問題。上海是擁有23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僅僅閔行地區就有180萬人口,這已經相當於許多二、三線城市市轄區的全部人口了,如此大的市場劃分是很難體現社區報以“小”為美的特征的。而發行周期過長,發行周期不穩定,無法使居民養成定期閱讀社區報的習慣,則不利於社區報市場的培育,也很難起到凝結居民情感的作用。在業務方面,現有的社區報由於新聞採編人手不足,缺乏深度挖掘社區新聞的能力。一座城市擁有的社區不計其數,而媒體從業人員畢竟是有限的,這就導致每個社區往往隻有為數不多的社區記者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以實力較為雄厚的《新聞晨報社區報》為例,每個社區僅配有2到3名記者服務。而一些地方性報紙則更為不堪。《南湖晚報》僅有正式社區記者5人,而《荊州晚報·社區報》則讓10名記者負責140個社區的報道。

總而言之,我國社區報現在的處境是,在經營理念上已經由過去的概念先行回歸到社區報的本義,但由於各種客觀條件限制,還沒有能力做到將社區報與社區完美結合,存在著覆蓋面有限、發行規模偏小、人手不足的問題,其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