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現新聞的過程中要善於改變看問題的角度。選擇新的角度,變換新的思考方式,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個事物在不同角度和不同時間看是不一樣的,人們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發現也就不同。
發表在2001年4月11日《河北日報》上的評論《真抓與假抓》,獲得第十二屆中國新聞獎評論一等獎。作者最大的成功是善於發現問題。這個題目來源於一次中央工作會議。各大媒體都發表了同樣的消息:《中央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的副標題也都雷同:按照三個代表要求,認清形勢,把握大局,齊心協力,真抓實干,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十五計劃的宏偉目標而奮斗。作者汪金友是生活在唐山灤南縣的一個司法干部,受這條消息的啟發,他發現了假抓者的五種表現:真抓者開會,假抓者也開會﹔真抓者講話,假抓者也講話﹔真抓者抓先進典型,假抓者也抓先進典型﹔真抓者下去檢查,假抓者也下去檢查﹔真抓者總結工作,假抓者也總結工作。接下來,條分縷析真抓與假抓的本質區別。真抓與假抓的社會現象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往往失之於膚淺,沒有什麼新意。汪金友的發現做到了“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他把真抓與假抓的難以區分之處概括為四個一樣:一樣的招招呼呼﹔一樣的忙忙碌碌﹔一樣的跑上跑下﹔一樣的辛辛苦苦。進而把他們的區別具體化——開會、講話、抓典型等,抽絲剝繭,揭穿假抓者的畫皮,從而使文章走向深刻。
新華社著名記者李峰有一句名言:“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天安門的標志意義眾所周知,這個形象的說法,就是強調記者要居高臨下,見微知著,學會宏觀把握問題、把握全局。有的記者費力不少,寫出的稿子在小范圍還能勉強說過去,但一般走不遠、上不去,究其原因,十之八九是記者一葉障目,或者是把芝麻看成了泰山。
細心觀察是發現新聞的重要途徑。記者對自己身邊、工作中的事情留心觀察、細心觀察,就會不斷有新聞出現。可以說,沒有觀察,就不可能有好的新聞。一些名記者之所以能寫出不同凡響的新聞作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具有不同常人的觀察能力。比如,獲得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消息二等獎的作品《小平夾克衫 感動三代人》,就是一篇通過細致觀察而發現的好新聞。據作者介紹,為寫好這篇報道,在按要求做好大量“常規動作”的同時,作者至少三次全程跟隨負責布置展覽的龔青女士了解展覽情況,並進行細致觀察,從而獨家發現了“夾克衫”的故事。文中寫道:
王老先生是在女兒和外孫的陪同下,來到國家博物館的。參觀中,王老先生的外孫驚奇地發現,小平同志生前穿的一件夾克衫好像有毛病:夾克衫紐扣間距都是15厘米左右,但最下面一顆紐扣離衣服下擺隻有四五厘米,顯得非常不協調。找講解員一問,王老先生和他女兒、外孫三代人不禁齊聲感嘆:鄧小平如此朴素隨和,真是可欽可佩!
原來,當年鄧小平視察南方之前,女兒給他買了這件夾克衫。回家試穿發現下擺長了一截。鄧小平舍不得把這件新衣服擱置浪費,就讓裁縫剪掉一截下擺。在整個視察南方期間,這件灰藍色夾克是鄧小平的兩件主要外套之一。他就是穿著這件紐扣不協調的夾克衫,站在羅湖口岸,深情地眺望香港的。
聽到這個故事,幾位圍過來的觀眾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負責布展設計的國博工作人員龔青女士眼眶都濕潤了,她說,雖然這件衣服的紐扣間距不協調,但和鄧小平這位老共產黨員朴實無華的作風是和諧一致的。
發現新聞沒有固定的場合,越是不被人重視的地方,產生新聞的幾率越大。抗日戰爭時期,著名戰地記者陸詒去重慶找周恩來,談及新聞線索缺少時,周恩來對他說:“當你在新聞線索實在貧乏之時,不妨到茶館裡去坐坐,聽聽群眾在談什麼、想什麼。”陸詒深受啟發,立刻去採訪了擦皮鞋的兒童、嘉陵江渡口的船夫和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訪問記和特寫。河北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楊秀國用自己十年記者生涯的體會,總結窮記者富記者之說。富記者,首先有一堆朋友,新聞有報料、有線索,寫稿子時呼之欲出﹔窮記者,身邊沒有幾個知己,甚至連電話簿、通訊錄都沒有建立。這樣的記者單打獨斗,遇到什麼寫什麼。信息得不到補充,素材有限,眼光有限,所寫內容只是一孔之見,自然也就難出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