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研究

從“舌尖”到“中國”——從文化認同到國家認同【2】

常紓涵

2013年11月14日14:15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二、從文化認同到國家認同

基於胡阿祥對中國的定義,本文認為《舌尖上的中國》通過對中國食文化的介紹和闡釋,從以下三方面起到了國家認同的作用:

(一)地理中國的認同。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也擁有世界上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多元的自然景觀和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為人們提供了最為天然和眾多的食物原材料。不同地區的人們依山傍水生活形成了當地獨特的飲食習慣和風格。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對食材、食物的介紹都會跨越整個中國。

中國廣袤的疆土、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復雜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經濟環境,深刻地影響著我國區域文化格局的形成,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不同地區的方言。一方面,方言是區別不同文化的最明顯標志。在《舌尖上的中國》中,由當地人介紹美食時,通常使用的是當地方言,體現了紀錄片的原生態特色。方言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本地區人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體現著文化的多樣性和一定文化沖突的存在。“文化沖突固然會引起文化認同的危機,而文化沖突的最終結果又總是強化了人們的文化認同。”﹝2﹞因此,使用不同地區的方言,會增加各地區人們對自身所處地域的文化認同,並且進一步增加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在更大范圍內認可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對於中國這個地域廣闊的國家而言,增進各個地區的文化認可和包容,無疑有著重要的作用。

以鏡頭的跳躍和原生態的語言展現不同地區的食文化,使得《舌尖上的中國》充分反映了中國人以物載情的思維習慣:對於食客來說,能吃到紀錄片中介紹的食物是嘗到了正宗的家鄉味、地方味,而對於觀眾,尤其是遠在家鄉之外的人來說,《舌尖上的中國》留給他們更多的是“看”到的家鄉味以及對家鄉感情的寄托,故土、鄉親、念舊的情感在觀看紀錄片時得到了升華。這種味覺、視覺以及情感上的滿足,為人們增進地理中國的認同提供了基礎。

在《時間的味道》一集中還特別介紹了台灣西南沿岸的特產——烏魚子。該集從烏魚子的處理、貯藏、烹飪方法上詳細介紹了台灣的這一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將台灣食文化和其他省份一樣一同納入中國食文化的行列,以對台灣食文化的認同凸顯了台灣和大陸在文化上一脈相承,加深了人們從地理中國的角度認同台灣,更強化了中國人的邊界意識。

(二)文化中國的認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國》將視角對准最普通的餐桌、小攤、作坊,在鏡頭的選擇上多選擇有中國傳統意蘊的畫面:挂在街邊古樓上的臘腸,餐桌上黃色瓷器盤裡的仿豹胎,坐在茶館手拿折扇閑聊的老人們,在長桌宴上為老人祝壽的人們,蒸籠上遮蓋的紅布……在霧氣蒸騰中,若隱若現的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歷史。古樓、瓷器、茶館、長桌宴、紅布,這些明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符號被運用於鏡頭中。

在介紹美食的同時,紀錄片還加入了對美食相關歷史知識的介紹。例如在介紹饅頭時,加入解說詞為“隻有中國是最早使用蒸汽烹飪的國家”﹔在介紹米粉時,解說詞加入了“中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早的國家”的介紹﹔在介紹豆腐時,解說詞為“中國的豆腐從誕生到興盛,一路走過了2000年”等。對悠久歷史的介紹,使觀眾在觀賞紀錄片時,增加了對本民族歷史的了解,也增加了中國觀眾對中國悠久文化歷史的認同。

在《時間的味道》一集中,對鹽漬、糖漬、油浸、晾晒、風干、冷凍制作方法的介紹,都展現了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對食物獨到的處理方式。在對苗家的糟魚和臘肉作介紹時,解說詞是這樣的:“對淳朴的苗家人來說,腌魚臘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是保存在歲月之中的生活和記憶。”紀錄片中的文字語言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視覺傳播稍縱即逝的缺陷,並且使人們在了解這些獨特食物的同時,也加深了對中國不同民族文化歷史的認識。

與其說《舌尖上的中國》是在講食物的故事,不如說它是在講人與人之間的故事。立秋時節貴春和鄰居們一起包餃子其樂融融的畫面,東北鄰家婦女齊心協力做醬坯時忙碌的場景,呼蘭河畔金順姬對母親泡菜的眷戀,以及村宴之前熱鬧的場面,無一不是友情、親情和尊老敬老之情的完美展現。紀錄片通過講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將舌尖上的食文化延伸到了中華民族孝敬、仁義的文化理念和傳統美德之中。

(三)政治中國的認同。“當代中國是以中華民族為根基建立起的民族國家。”﹝4﹞99因此民族的內聚力或者民族的團結對加強中國不同民族、不同個人的政治中國的認同有著重要作用。《舌尖上的中國》對不同民族文化的介紹,使得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加深了對彼此文化的理解與認可,更增加了對彼此文化的包容。丹尼爾·貝爾在他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中指出,“對於一個社會、一個整體或一個個人來說,文化是借助內聚力來維持身份認同的連續過程。這種內聚力,是靠延續美學觀點、有關自我的道德概念和展示了這些觀念的生活風格而獲得的”。﹝5﹞36而對文化的包容與認可無疑會增加民族的內聚力,增進民族團結。

在《我們的田野》中對侗族、苗族、壯族、藏族不同食文化的介紹,揭示了中國這個民族眾多的國家在食文化上的異同,充分展現了不同民族豐富的文化差異。而在解釋差異性的同時,《舌尖上的中國》挖掘了不同民族的共同特質:自強不息和勤勞智慧。“最初是求生,然后是飽腹,最后是藝術,中華飲食文化在民族生命的堅強旅程中逐步升華,呼應著‘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的塑型。”﹝6﹞通過對統一的民族精神的塑造,紀錄片從刻畫人們謀求舌尖上的滿足出發,打造了人們在民族精神上的覺醒和認同。

正如曼紐爾·卡斯特在《認同的力量》中所說,“全球化時代也是民族主義復興的時代。這既表現在對現存民族國家的挑戰,也表現在到處存在的以民族性為基礎的、總是聲稱反對外來者的認同的建構和重構。”﹝7﹞29全球化給民族和國家的認同帶來了危機和挑戰,而對統一的民族精神的認同必將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增強各民族對國家的認同。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