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9期

提升傳統主流媒體的話題設置能力

——浙江衛視新聞行動《尋找可游泳的河》幾點思考

周新科

2013年11月18日15:09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主流媒體如何從受眾消費體驗角度出發設置話題?如何贏得廣泛關注,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今年4月以來,浙江衛視新聞中心推出大型新聞行動《尋找可游泳的河》,已播出杭州、紹興、溫州、寧波、台州五地共30多篇報道。節目以“清清河水,共同呵護”為主題,突出尋找概念,記錄調查過程﹔注重百姓感受和權威數據相結合,街頭訪問和網絡互動相結合。節目推出后,喚起了公眾的集體回憶和改善身邊環境的良好期盼,引起了屏幕和網絡的雙重關注,在提升傳統主流媒體的話題設置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話題內容要民生視角、公眾關注

能否激發公眾熱情,吸引公眾關注是一個新聞行動能否成功的關鍵。大型新聞行動《尋找可游泳的河》從策劃之初,就特別注重話題的發酵能力和民生視角。

今年浙江在環保方面最具話題性的是發生在溫州的“懸賞20萬,請局長游個泳”事件。這一微博上的“行為藝術”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有的認為這“是被逼出的民間智慧,是無聲的吶喊”,有的認為這“道出了群眾對環境污染的不滿,對環境治理的期待”。換個角度看,“懸賞鬧劇”所揭示出的問題,絕不僅是為了自我炒作、搏人一笑那樣簡單,其根本意義是表明公眾對於環保問題的呼喚:重新擁抱藍天綠水。而浙江不少地方河網密布、河道縱橫,很多人記憶中都有一條伴隨自己長大、可以游泳的母親河,現在的河水還清澈嗎?你還願意下河游泳嗎?從“尋找可游泳的河”的角度推出新聞行動,在喚起公眾集體記憶的同時,激發公眾共同保護清澈河水的熱情。既可以直面矛盾,探究問題﹔又可以引導輿論,紓解民憂。

話題推出要因時因勢、順風借力

作為在《浙江新聞聯播》這樣的聯播類節目中推出的話題式報道,題材上既要百姓關注,還得要政府關切。除了獨具創意的話題設置外,《尋找可游泳的河》在推出時機的選擇上,也找准了服務中心工作和服務百姓需求的契合點。

4月開始,浙江正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清理河道清潔鄉村”的雙清行動,推進河道管理、治污截污、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共同提高浙江水環境。以此為契機,“在可破解的矛盾和問題中”推出話題、展開報道,有利於新聞行動的組織推進,進一步提升話題的影響力。如溫州篇中的《永嘉千東河:每天400噸生活污水直排2公裡河道》,報道了溫州在整治“黑臭河、垃圾河”過程中,不少農村地區就遇到了資金不足的問題。永嘉黃田街道的千東河正在實施截污納管工程,但是截污后收集來的廢水因為當地沒有污水處理廠暫時沒法處理,當地表示建造污水處理廠資金不足,隻能逐年推進,而這也是溫州很多農村地區河道整治的一個縮影。《溫州下陡門河 一條消失的河道》講述了在溫州東部城市建設過程中,一條有1600年歷史的河道正在慢慢消失,沿線居民都企盼政府部門能夠早日開挖疏通河道,讓溫瑞塘河管理條例真正發揮作用。報道不僅看到了整治的成果,也發現了成果背后亟待改進的問題,起到了較好的輿論監督作用。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