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12期

電視人物訪談節目呼喚“三度”

——以央視《面對面》為例

牛 天

2013年12月11日15:2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隨著媒介終端種類的繁雜,觀眾對於內容的選擇方式越來越多。先進的技術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制作、傳播電視新聞,但是也使得人們眼見為實的心裡欲望更加強烈,也想再來看看電視確認,體驗和新聞當事人對話的現場感。所以電視人物訪談的形式滿足了觀眾第一體驗的要求,本文通過對《面對面》節目的前期后期制作的分析,認為要讓電視人物訪談在當今媒體中脫穎而出需要做到“三度”—靈活度、真實度以及維度。

關鍵詞:電視人物訪談﹔靈活度﹔策劃﹔真實度﹔維度

一、電視人物訪談節目策劃的“靈活度”

電視人物訪談的前期策劃,是一個節目的主軸線,尤其是前期架構的搭建非常重要,這其中涉及到節目的大體思路、節目的層次、以及在採訪過程中的核心問題等。所以一個好的前期策劃,應該著力於從審美角度,有一個另類的表達,從思想的層次,有自己鮮明的觀點﹔從收視的角度,有一個大眾的趣味。因此,在前期策劃過程中,要找到時下大眾關注的新聞熱點,並且找准訪談的突破口,層層深入,帶著未知去做節目。

(一)探訪和揭秘的呈現

《專訪“遼寧艦” 艦長張崢 政委梅文》(20120930)這一期節目中,由於了解到央視內部軍事部記者倪寧在遼寧艦上,所以本期策劃節目的構成方式是“核心人物專訪+倪寧現場”的觀察描述和細節,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記者在遼寧艦上的資源,達到記者在第一現場的真實感,拉近觀眾與本來相對陌生的遼寧艦的距離。但是由於涉及軍事機密,軍方沒有向倪寧提供詳細的關於新航母的文字資料,軍方僅以口頭方式介紹大致情況。所以在和倪寧對接后,考慮到觀眾方面,可能大部分觀眾是不了解軍事專業術語的,但是又想看到一個具象的遼寧艦,所以本期節目的主基調是在軍方可以允許的范圍內,以記者親臨現場觀察體驗為主,從“航母認識—艦長亮相—航母改造之路—航母未來發展之路”進行探訪和揭秘。

(二)追問事實真相的呈現

《華山追問》這期節目雖然最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播出,但是策劃的思路卻是比較獨特的一期。之前的選題過程中,節目策劃組查看到了網友“魅影丫”在國慶期間游玩華山之后發表的一篇記錄華山之旅慘痛經歷的長微博,詳細描寫了當事人當天被滯留在山頂、如何自我脫險等一些列的經歷。微博的內容非常詳細,並且細節突出,在微博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轉發量達到了26245,評論量達到了4833。所以策劃團隊提出了節目的由頭以長微博的親身經歷為主線,由主持人代表其博主、當時滯留旅客以及觀眾追問華山旅游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從華山景區前期的旅游預案到中期的職責服務再到最后的反思進行展開,追問華山滯留旅客的前因后果。節目的策劃能夠通過新媒體的及時信息作為切入點,並且通過博主的敘述經歷還原已經發生的事實,站在觀眾的“欲知道”的角度詳細展開追問始末,並一一揭開背后的問題,這是一種用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

這樣的策劃思路基於事件順序發展的邏輯,並且在面對面新聞當事人的情況下,並通過探索,挖掘出現階段的問題,展示在公眾面前,有利於發揮電視作為公共媒介對其有關部門的敦促,解決實際的問題。

(三)由新聞事實切入層層剝筍式的呈現

《蘇丹 田新丙:同“肝”共苦》(20121111)這一期節目,基於蘇丹復婚捐肝為挽救丈夫田新丙的新聞事件。核心人物無疑是夫妻二人。這樣的事情在報道的輿論上出現了兩個極端:愛情的偉大和離婚又復婚的陰謀論。所以這期節目的基調和思路尤為重要,因為一旦偏離事實,則會造成這兩種極端的煽動。作為央視的平台,真實誠懇的展示事實尤為關鍵,而不是急於去表達觀點似的總結。於是節目策劃打算通過對夫妻二人的採訪(一件事情兩人的比照採訪)來還原展現離婚、復婚、捐肝的始末,而不單單是從事先得出什麼結論的思路去做,而是從復婚捐肝開始往回層層剝筍的客觀展示。這中間回答質疑則是選擇了從倫理委員會的二度審查為由頭對事件進行展開敘述。中期,採訪過程中,我們發現丈夫田新丙還不能下床正常活動,因此策劃調整了計劃,選擇了妻子蘇丹作為核心人物的採訪,並且串聯了309醫院院長(倫理委員會成員)來呈現真實情況。這也說明了前期策劃一定要做好臨時預案,以應對突發事件。

二、電視人物訪談節目採訪的“真實度”

真實是新聞的靈魂,同時在電視訪談節目中同樣也是重中之重。因為電視節目訪談節目的觀點往往出現於主持人和嘉賓的交流之中,因此電視人物訪談節目要好看,就必須給雙方談話的自由,觀點的碰撞才有可能出現新知。我一直不同意單純靠主持人的誘導或者質疑來呈現節目。這樣蓋棺定論似的言論往往會錯失談話中最精彩最隨性的點滴。所以,電視要淋漓盡致的表現談論雙方對同一問題同一現象的觀點碰撞。

(一)平靜客觀而非質疑

在《莫言: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20121014)一期節目中,面對當周最熱的核心人物的採訪,莫言獲得諾貝爾的前后和他本人的作品無疑是採訪的兩個重點。主持人董倩通過“莫言獲得諾貝爾—莫言的童年文學成長之路——穿插莫言作品分析的方式”對莫言進行專訪。

由於採訪對象莫言語言上的回答屬於幽默型的,所以董倩用最平靜的語氣去陳述“網絡上不斷更新著有關莫言獲獎的消息與評論”全面展示出來了媒體的反應,但是並沒有用事先設定好質疑的口吻去描述莫言獲得諾貝爾獎有爭議的話題,只是:“第二天各家報紙都不約而同地將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放置在頭版”來問及莫言的感受,莫言回答“既驚喜又惶恐,第一驚就是我感覺我不會,怎麼會落到我頭上呢,落到我頭上所以我喜﹔惶恐就是說這個事到底該怎麼處理,接下來,這麼多媒體,我身上又多了這麼一個所謂的光環,會不會更多的人在盯著我,找我的毛病,會不會更多的人再故意給我的為難,惶恐。”,這樣的回答則真實展現了莫言獲獎的心態,我們也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答案。之后,董倩繼續對莫言獲得諾貝爾的程序來開始發問,但是她是從作品翻譯傳播的角度來展示的:“當您的作品一部部被翻譯到國外的時候,您作為它的創作者,您能確認您所傳達的這些東西外國人能夠理解嗎?”莫言:“這無法確認,外國讀者和中國讀者也是一樣,他肯定也有非常喜歡這個作品,也有很不喜歡的,這個無法勉強。所以每個作家實際上都是在選擇自己的讀者。”記者並不需要虎視眈眈的質疑得到結果,從回答中我們就可以得知他背后的強大團隊以及諾貝爾獎產生的機遇所在,顯然這次的諾獎評審會恰巧是讀懂了莫言的精髓。所以記者更多呈現的不是點燃“熱”去煽動社會情緒,而是提供“光”去探索發現真實。

(二)觀點碰撞而非主導

每個人都是有話語權的,談話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抗辯性,尤其是在相對單調的電視人物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和被訪者的碰撞尤為重要。碰撞不等於結論,而是讓觀眾自己尋找答案。在《莫言: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20121014)中,由於莫言兒時東拼西湊的故事傳說成為了他文學上的素材,莫言也表示后來讀書讀多了,理論讀多了,反而就是處處雕琢,這個地方要搞點象征了,那個地方要搞點什麼寄托了,結果搞出來一看就很匠氣。於是董倩問道:“那說明什麼呢?是讀書好還是不讀書好,是學習理論好還是不學習理論好?”莫言:“都好都好,理論多了寫出書來嚴謹,挑不出什麼明顯的毛病來,但是沒有才氣,沒有理論的人寫出來,是天籟。”在觀點跟進和碰撞中,展示了莫言寫作的氣質和他更傾向於的角度。

本期節目之所以經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您幸福嗎?”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丑化央視主持人的一個標志,但是結尾之處,董倩確實感受到莫言疲於採訪的狀態,於是在種種矛盾沖突下大膽提出了這樣一個看似幼稚的問題。“幸福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有任何壓力才是幸福,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重重能幸福嗎?但是我要說我不幸福,你說你就太裝了吧,剛獲諾貝爾獎就不幸福,是吧。”這個問題顯得出彩要歸功於莫言,因為他真實呈現了獲獎后並不開心的疲憊狀態,所以也可以看出,有的時候問題的好壞取決於什麼樣的採訪場景,什麼樣的採訪人物,當然還有能夠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三、電視人物訪談節目編輯的“維度”

維度是理科的專業名詞,是數學中獨立參數的數目,又稱維數﹔在物理學和哲學的領域內,指的是我們周圍的空間有3個維度(上下,前后,左右)。筆者用在電視領域,主要從編導方面來談,即在節目素材齊備的情況下,面對海量採訪內容,我們需要展示被訪人物的什麼時間段什麼方面的特質甚至挖掘他之前哪些方面的故事。對人物維度的把握,影響著整個節目傳達給我們的內容以及觀眾對人物的了解。

《文章:海洋天堂》(20121104)這一期節目,制片人擔心會做成單純宣傳演員的個人以及電影的片子,而忽略了“關愛自閉症兒童”為主題的慈善專題,於是編導后期在編輯過程中,只是以《海洋天堂》選演員為由頭來闡述文章和自閉兒童起初接觸的入口,“在電影《海洋天堂》中,大福是一名剛滿21歲的自閉症患者,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或者孤獨性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文章通過自己的表演,把一個成年孤獨症患者的一舉一動表現得細致入微。”后面關於對自閉症患者的理解的採訪,也都是先由電影中片段引出,然后引入文章現實接觸自閉症孩子的情況進行編輯完成的。所以整體編輯的維度都是由電影引出文章做慈善關愛自閉症兒童的現實,同時結合了時下的新聞熱點——文章組建車隊為大福基金宣傳造勢的新聞。這樣就避開了宣傳藝人宣傳電影的雷區,而且區分了娛樂咨詢和人物訪談的內容編輯的側重點。

電視本身有著自己的一套表達規律。尤其在電視人物訪談節目中,需要根據新聞核心做好靈活的策劃,在採訪的時候把人和事盡量在還原真實的基礎上層層深入的挖掘其事件的深層次因素,呈現真實。后期的編導在應對政策方向的同時掌握好人物編輯的維度,這樣人物的性格才能立體展現,觀眾才會漸入佳境。

(作者系: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孫玉勝.十年——從改革電視的語態開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3.

[2] 徐泓.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3] 360百科.維度[EB/OL].http://baike.so.com/doc/5403399.html.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