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4期

農村題材電視劇的偽現實主義傾向【3】

孫寶國 吳瑕

2013年12月13日14:04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五、農民作家仍匱乏

新世紀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正在遭遇農民作家匱乏的尷尬。那些從小在農村生活的作家成名后,已經離開了農村,融入到了城市生活中,原有的生活積蓄和情感積累已經掏空寫盡﹔面對農村的新變化,又產生了一種隔閡和陌生之感,無法寫出表現新時期農村生活的作品。新生代的作家大多是城裡長大的,即使在農村生長的作家也考上大學過早地離開了農村,由於在農村生活時間的短暫,對農村生活的體驗和感受還不深刻,難以把創作的重心放在農村。

農民作家的匱乏造成了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上的淺顯和偏頗,因為“創作者難以潛入鄉村社會經濟結構和倫理道德的深層去洞悉農村與農民的變化,而習慣於以想象的方式和觀念的形態去替代對鄉村現實直接而鮮活的生命體驗,鮮有對鄉村文化特征與精神屬性真心實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6]。要寫出真實的、深刻的農村題材電視劇,不僅需要城市編劇俯下身子感受農村,更需要農民編劇的出現。

六、播出渠道仍不暢

新世紀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的播出渠道雖然較之前有所增加,但仍不夠暢通,有些地方電視台常年不播出農村題材電視劇。很多影視制作機構不願意投拍農村題材電視劇,因為很難找到贊助方,這導致“制片人在拍攝農村題材電視劇時,普遍把‘寶’押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上,隻有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才能基本收回成本”[7]。

新世紀以來,中央電視台成為農村題材電視劇的主要播出渠道,特別是2007年以來,除了2009年降低到5.5%左右,在其他年份中央電視台所播出的電視劇中,農村題材都佔到了總播出量的7%至8%之間,與都市題材大致相當。但從全國范圍來看,電視播出機構和制作機構存在的唯收視率傾向,造成農村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積極性不高,導致農村題材電視劇所佔的比例明顯過小。這種電視劇題材的失衡狀況,顯然與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和文化建設的和諧要求是極不相稱的。(孫寶國: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吳瑕: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注釋:

[1]周涌.被選擇與被遮蔽的現實——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風格.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2]周星.文化概念變異視野中的農村題材電視劇概觀.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04:66.

[3]熊建.農村故事不應隻刮東北風.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4月15日.

[4]黃媛媛.趙本山農村題材電視劇審美評議.現代傳播,2010-07:78.

[5]應天常.電視劇創作的文化抉擇——評深圳“飛天獎”獲獎電視劇.南方電視學刊,2011-05:71.

[6]薛晉文,曾慶瑞.新世紀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缺乏與期待.現代傳播,2010-07:70.

[7]朱虹,蘇品晶.農村電視劇面臨轉折——略論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現狀與發展.中國電視,2010-03:56.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