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4期

農村題材電視劇的偽現實主義傾向

孫寶國 吳瑕

2013年12月13日14:04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新世紀以來,國家在政策和管理層面積極鼓勵和倡導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在立項上支持,在播出上扶持,在評獎上傾斜。這些措施對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起到了促進作用,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較前一時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毋庸諱言,仍存在著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一、相對數量仍偏少

新世紀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的絕對數量直線上升,成為堪與歷史題材、軍旅題材以及都市題材比肩的電視劇類型,獲得了觀眾廣泛的接納和認可。盡管如此,與其他熱門題材電視劇相比,農村題材電視劇在數量增長上尚處劣勢,遠未滿足廣大農村受眾的收視需求。

2003年,不包括《山坡羊》等短劇,中央電視台全年共播出了《劉老根2》、《希望的田野》、《好爹好娘》、《走進八裡堡》、《燒鍋屯鐘聲》、《三連襟》、《郭秀明》、《遠山遠水》八部作品,有評論認為,“九億農民八部戲,農民兄弟不滿意”。2004年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基本上保持了2003年的勢頭,但在數量上一直沒有大的突破。這種現象與城市化進程相關,農村的相對邊緣化是城市化進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經濟決定文化,文化決定人們的審美取向。農村題材電視劇數量偏少,是全社會集體選擇的結果。城裡人很少喜歡看農村題材電視劇,即使是農村人,恐怕也更喜歡看城市題材電視劇,因為那裡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向往。

二、總體質量仍不高

新世紀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進入投拍和播出的高峰期。然而,從質量上講,農村題材相對於其他題材的電視劇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從橫向上比較,其影響力無法與都市題材電視劇如《渴望》、《空鏡子》、《我愛我家》、《中國式離婚》相比﹔也無法與歷史題材電視劇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相比,這些作品在當時形成了播放熱潮,過后又被各電視台反復不斷地播出﹔從縱向上看,還沒有出現超過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農村三部曲”和20世紀90年代《情滿珠江》這樣的經典之作。

在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偽現實主義的傾向。農村題材電視劇不一定等於農村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有些作品違反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原則,不再直面生活的矛盾和本質,而是有選擇地表現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意識地遮蔽現實,“其所表現的不是純粹‘客觀’的現實,而是經過所謂‘理性’增刪過的‘現實’”[1]。有些農村題材電視劇不去揭示和批判農村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而是片面粉飾太平、歌功頌德、圖解政策。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