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對道統無限熱愛的朋友說的沒有錯,現在放眼看去,現在看病“便宜”的隻有余浩、孫曼之老師、何醫生等等不多的幾位醫生那兒了,幸好還有這些火種。若是窮人,連一些我認識的青年醫生那看病經濟上都很吃力,還不見得看得到。醫生名氣越響,想要保持原來那種質朴就越難。
可是如果不去找不去探尋,我們又怎知中醫有這麼大的能力呢?中醫永遠在村野,靠人們的自覺來傳承,總有一天會式微的吧?又回到“谷賤傷農”這一說了,谷子太便宜了,農民的日子也不好過。如果中醫都無私都奉獻,都靠一種高尚的人格來傳承發揚助人,這樣的人能有幾個呢?如果中醫都必須有父母之心慈悲為懷把貧苦辛勞甘之若素,那麼社會精英優秀學子又有幾人能夠走向中醫?
“安邦治國定天下,自有周公孔聖人”,我一個小小的記者簡單的腦袋真的不配去考慮這些大問題。不過我最近確實也在轉變。關注我的空間關注聚友會的朋友可能也都發現,我尋訪民間中醫的腳步有點放慢了,我們傳播中醫文化中醫思想分享優秀中醫的理念腳步加快了。
有位茶道圈子的大姐發短消息問我:“少俠,最近又發現什麼高人了嗎?”
“我回她消息說:我最近長大了,發現的高人越來越多——一個為了爺爺求醫治病的把《道德經》背下來的小女孩,一個每天早起晚睡照顧自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八旬老母的小道士......”
“阿彌陀佛”,她回復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