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記者專欄——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綜合頻道黃劍>>專欄稿件

夏游記(六)杏林的守望者【5】

黃劍

2013年12月24日15:4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這些年,余浩看診一直不收費,其實我勸過他很多回,可以適當收一些,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往往不珍惜,尤其是任之堂大藥房現在已經變更中醫診所了。余浩的魚木腦袋就是轉不過來,“我生活也夠用,而且這也是我當年學醫時發的願......”這是他的選擇,當然非常值得起立鼓掌。作為一個紀錄者,非常期待看到十年二十年后的余浩,是否依舊初心如故......

順著話題,我們聊起了聚友會正在努力的青年醫生培養計劃第一期孫曼之老師的中醫傳承。余浩曾隨我去拜訪過孫曼之老師,對孫老師醫術醫德都非常仰慕。我說聚友會希望: “通過地道的中醫傳承,讓一個中醫大師帶出十個優秀青年醫生,十個再帶出一百個醫生,就像火炬傳遞一把火點燃十把火,星星之火很快就可以燎原。”

“是的!這選人也重要,我們精力有限,有時教一個愛好者,他隻能幫助自己一家人,但教一個學醫者大夫,他卻可以造福一個鄉一個縣,甚至更大,同樣培養二十個人,如果二十個都是愛好者,那影響力充其量就是二十個家庭,以及他們的親朋好友,但如果培養二十個傳統中醫,他便會成為種子,一方面影響更大,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帶起一批人。”

“太對了,所以我們現在作的青年醫生培養計劃,孫老師的多年傳承經驗總結之后,也是目前隻收有行醫資格而且有一定經驗的青年醫生。”很多熱愛中醫的朋友有點難過,但是杯水車薪啊。

“現在網上很多人要過來,我拒絕了不少,為什麼?良莠不齊,他們幾個月內心定不下來,什麼也學不到,就學幾個偏方,還不能行醫……很多經驗我們都寫在書上,他們有些過來,一問居然連《醫間道》《跟診日記》都還沒看,很多用藥的思路完全是迷茫的。《道德經》、《清靜經》也沒有去背,要知道我們是按道家思路來行醫處方的。如果他真的把書看完,按要求搞,再過來,問問題就有針對性了。”

余浩說上次還有山東的農民過來說不想種地了,想學中醫。余浩就拿出繁體字版的《金剛經》給他看,就開經偈的“開”字,問他是什麼字,他說好像是一個“閉”字。“我就跟他說,你把這《金剛經》上面的繁體字都認熟了,我就教你學醫,你如果連這個心都沒有,我就帶不了你。”確實,現在想學中醫的人很多,但真正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很少。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