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麗傳媒和山東影視傳媒集團聯合出品的年代溫情劇《父母愛情》將於今晚收官,這部年代巨制匯聚了郭濤、梅婷、任帥、劉琳、張延、郭廣平、劉奕君、劉天池、王菁華、劉敏濤、張齡心等實力派演員的44集的電視劇連續劇,既詮釋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大時代背景下,芸芸眾生的平凡愛情,將人性的真善美抒發到極致,又引發了社會大眾對父輩愛情的關注,在類型化電視劇和物質化的情感世界中,《父母愛情》無疑領跑該劇自2月2日播出后,收視率居高不下,連續一月登頂全國網、33城網、48城網收視冠軍。
收視破3 搶奪三網冠軍
2014年注定是一個驚喜之年,再沒有哪一部電視劇像《父母愛情》這樣波折不斷卻成績驚人。自2月2日開播以來,年代溫情劇《父母愛情》的收視率就從最初的1.5到現在的穩定在3,期間經歷了9天的斷播期,但是依然無法阻止其翻番的收視熱潮,連續一個月在全國網、33城網、48城網穩居收視榜首位。該劇復播后收視率已經破3,平均收視率達到2.37,是全國所有的上星電視頻道,就是單頻道黃金時間電視劇收視的冠軍,其收視成績和口碑更是超過了去年央視的收視冠軍。
作為新麗傳媒、山東影視傳媒集團與中央電視台聯手打造的2014年第一檔“三強”電視劇,《父母愛情》所傳遞的真情實景引發了父輩的共鳴,也讓更多的年輕人見証了一段波折歲月下的淳朴愛情。劇中平凡的生活狀態以及在柴米油鹽間碰撞出的火花,成為這部劇之所以“佔位”的主要原因。其次,該劇的導演孔笙為了還原《父母愛情》原著中所敘述的場景,特意選擇了多個場所進行1:1的實景搭設,包括鬆山島軍營。很多觀眾坦言,正是這種真實感,才讓他們“欲罷不能”、“牽腸挂肚”。
與差評絕緣 人間煙火味兒濃 形象豐滿氣兒足
“《父母愛情》實在是太好看了,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劇。不狗血,不虐心,戲劇沖突不強烈卻極其耐看。每句台詞看似隨意,其實都是精雕細琢,時代感和生活感很強。演員演得好是一方面,更精髓的在於:時代是最好的主演,生活是最深刻的主題。”網友“關公月夜追貂蟬”如是說。電視劇《父母愛情》正是因為這種煙火味兒濃郁的人生百態,和舒緩不做作的劇情鋪張,成為2014年最具關注度的零差評電視劇。
近幾年,電視劇在劇情鋪陳上屢屢制造矛盾沖突,過度戲劇化的劇情,強烈的音樂奪人眼球,熱鬧的感官刺激之后不能給人以思考和啟示,“走的是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心”。相較於此,《父母愛情》則通過細膩的表演方式,將不同類型的角色、不同模式的夫妻和不同角度的人生觀演繹出了獨特的一面。該劇幕后團隊則用美學的概念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而不是刻意制造苦難博同情,而是從人物性格和帶有輕喜劇色彩的家庭生活入手,重形象刻畫,輕時代創傷。著名文藝評論家李准評價道:“在正常的生活中間來揭示民風,在平凡人身上追求崇高,在家常裡短的這種心靈流水的敘事中間去品味人生的多彩。這確實是非常見功力的,不但是靠創作者,編劇、導演、演員各方面的創作團隊的各方面的對生活的發現,還要靠對生活的熱愛,對我們歷史的一種深情厚誼。”
盛行父母愛情經濟學 懷舊成市場營銷招牌
一種現象火不火,就要看是否有同類現象發生,換言之,一部電視劇火不火,就要看相關主題是否頻繁地出現在觀眾視野中。隨著年代溫情劇《父母愛情》的熱播,相關的文化產業鏈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趨勢,不僅引發更多的人關注父輩愛情,重新會為上個世紀50年代的特殊生活,而且也吸引了不少經濟板塊爭相借勢這部電視劇的熱度,開辟以“父輩愛情”、“懷舊”等主題的市場。
父母愛情故事、父母結婚照、父母愛情都去哪兒了、老情人也過情人節、父母情人節、父母情話……相關的話題猶如雨后春筍勃勃竄長,電商在線上線下以此為招牌,分割“父母愛情”這塊大蛋糕,除了呼吁網民參與到維系父母愛情的活動中,還為其品牌塑造了更溫情親民的外在形象,可謂是一舉多得。關於上個世紀的懷舊產物紛紛迎來了春天,鍋碗瓢盆或者是父輩用過的器具、吃過的實物、做過的事情也成了“香餑餑”,而與電視劇《父母愛情》相關的主創也競相博站穩了演藝界與商界的兩塊地盤:原著脫銷,作者及編劇劉靜也收獲了更多的贊譽﹔主演郭濤、梅婷的演技再次獲得大眾認可,這對年代情侶的后續發展也成了更多媒體人的焦點﹔突破演技的劉琳、劉奕君、張延等不僅塑造了活色生香的角色,而且也成為了更多人眼中的經典,他們未來的市場價值遠超大眾的預期。
錯位愛情不狗血 細水長流俚俗化 堪稱愛情遺產
在電視劇《父母愛情》中,郭濤飾演的江德福和梅婷飾演的資本家小姐安杰從屬於那個特殊時代的特殊群體,“選擇的是一個軍官的家庭,一個特殊群體,但是又在普通人之間有相當的代表性,通過他們夫妻愛情、夫妻生活五十多年,從一個很獨特的側面講述了我們在中間奮斗經過這麼一段歷史。”《父母愛情》在分解這種差異性的時候,更注重解構人物本身在劇情中的言行舉止,而不是過分強調這段錯位愛情帶來的交鋒,二人之間的相處“留給觀眾的是一份愛情遺產。”
《父母愛情》在40多集中細化了安杰與江德福互相“改造”的生活片段,如在飯桌上,兩人會因吃飯習慣的不同拌嘴﹔小姑子江德華與安杰的相處上,並非一味地對立,而是在人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了真我。劇中角色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好壞之分,而是通過一些細節,深化了人物個性,所有戲劇角色在這個平台上“是完全對等的”。在場景上,《父母愛情》還原了時代,“廣場看電影、孩子打架、偷吃東西、等等﹔讓人感到特別親切。在那個年代,純真、質朴,如今確實不見了,讓人有點留連忘返呀!”在台詞上也更俚俗化、生活化,江氏兄妹摻了普通話的山東方言讓觀者頓感熟悉,安杰口中的“討厭”、“你笑什麼”等習慣用語也成了文藝女青年的標語。
“父母愛情”也很美 用情懷審美 用色彩營造氛圍
年代溫情劇《父母愛情》的熱播和強烈的社會反響,激發了業內的討論。“這個片子沒有宏大敘事,沒有強情節,也沒有極致化的戲劇沖突,既沒有刀光劍影,也沒有燈紅酒綠,沒有戲說、沒有瘋狂、沒有反諷,不是家斗劇,也不是家鬧劇,但是一開播就把大家吸引了,而且吸引了各個方面的、各個層次的觀眾。”文藝評論家李准說道。除了電視劇本身的細膩,業內學者也就其中的色彩運用、鏡頭展現、表現形式和傳遞的深層次的情感含義一一闡述。
與同類型題材相比,電視劇《父母愛情》淡化了歷史沖突,挖掘出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生活美學,既體現出對歷史的尊重,也激發了父輩對過往情感的追憶和懷念。而劇中對色彩的把控和鏡頭的轉移,在形式上也呈現出一種對待藝術的態度:“屋頂平台的影像既准確地還原了生活中的平台的形、色、質、影的外部的自覺層,又承擔了一定的敘事功能,以及它的表意功能,這個屋頂平台伴隨著安杰的感情上的喜怒哀樂,成為一種見証了安杰在海島生活中的情感生命。”除了在畫面上加以控制外,角色本身的性格色彩也極富張力,“編劇很巧妙地對三個女人一台戲加以利用,讓附著在女人身上的時代色彩、性格色彩和心理特點融合在了一起,女人間的沖突糾葛成為歷史和文化的碰撞”
![]()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