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本網原創

財新網執行總編輯張繼偉:“講好的中國故事”和“把中國故事講好”同等重要

2014年11月01日22:3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財新網執行總編輯張繼偉

人民網11月1日電(宋心蕊 燕帥)由主要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負責人、主要商業網站負責人、部分地方網信辦負責人參加的“依法辦好網站,講好中國故事”座談會1日上午在蘇州舉行。財新網執行總編輯張繼偉在座談會上發言,以下是發言內容。

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這在互聯網領域同樣重要。網絡空間較之實體社會、經濟,更需要依法管理、依法運營。財新網在學習、報道四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互聯網媒體,依法辦網是淨化網絡空間、提升網絡質量的必經之路,而目前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改進。

首先,作為新生事物,互聯網領域法律邊界不清晰,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景仍然比較普遍。比如知識產權缺乏保護、商業侵權行為、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仍然比較普遍,應當從立法和執法方面予以重視,強化執行。非法轉載、篡改標題和內容,導致網絡內容生產質量嚴重下降,對於淨化網絡空間是極為不利的。互聯網公司和媒體應達成共識,依法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提升內容質量。

二是對於互聯網媒體而言,商業和媒體屬性容易混淆,帶來了一系列經營上的問題,這需要依法建立相應的隔離制度。財新網在實踐中,即在經營部門和編輯部門設立了防火牆,防止商業利益對內容的侵蝕。隻有這樣,才能增強媒體的自主和責任意識,從制度上杜絕因商業趨利行為帶來的不法信息傳播。

三是互聯網媒體的編輯記者,應加強法律學習,在報道過程中遵守法律程序,杜絕因法律知識匱乏引起的輿論誤導,特別是在法律常識上不應犯錯誤,比如對疑罪從無問題、未成年人的保護問題、輿論審判問題上,不應犯低級錯誤。與此同時,提高法律意識不應僅限於法治編輯記者,也不僅限於對刑法知識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全體編輯部對於憲法、民商法、行政法的理解,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治經濟,缺乏法治精神的指導,經濟報道往往會出現偏差。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講好中國故事”的要求,對於培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是極為必要的。對於這一要求,財新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和自我約束:

首先,講好中國故事的第一個重點,在於講“故事”,尤其是講人的故事、普通人的故事。通過報道改革和轉軌中的普通人的命運,較之數據、分析、評論,更具感染力。

其次,講好中國故事的第二個重點,在於講“中國”。講中國故事,需要具備歷史視角、國際視野。在國際歷史發展的框架下,理解和傳播中國故事,會更具說服力。講中國故事,可以多發揮傳播學中的“第三人效應”,報道國際人士的觀點。

第三,講好中國故事的第三個重點,在於“講好的中國故事”和“把中國故事講好”並重。除了大力報道和宣傳中國改革發展中的積極故事,也應當多角度地把中國改革的復雜面相展現出來,正視發展中的困難和矛盾。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燕帥)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