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陳建斌導演處女作《一個勺子》。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李敏鎬主演《江南1970》。
電影篇
華語
新生代導演升級卡司格局
張藝謀、許鞍華、吳宇森、姜文等多位重量級導演2014年的作品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是失望多過滿意。而反觀很多年輕導演如路陽、韓寒等卻帶來不少口碑和商業驚喜。2015年,“新導演”依舊值得注意,比如正在籌拍“囧途”系列新作《港囧》的徐崢﹔憑借《一代宗師》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的徐皓峰,也將在明年推出執導的第三部動作電影《師父》,講述了天津武術界的一段恩怨情仇﹔而《寒戰》捧出的梁樂民、陸劍青兩位新銳香港導演在今年也有懸疑新作《赤盜》與觀眾見面,由張學友、張家輝、張震等出演﹔曾執導《邊境風雲》的程耳新作《浮生如夢》則集結了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等數位一線大咖。
同時,還有許多處女作電影同樣值得期待,如在2014年金馬獎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導演兩項大獎的《一個勺子》,這部迥異詭譎的黑色喜劇是陳建斌轉型的最大驚喜﹔忻鈺坤執導的《心迷宮》講述了村長兒子錯手殺人,打算自首時,卻發現尸體已經被三家認領的離奇故事,僅200萬的投資,卻獲得FIRST青年電影展的主席謝飛、評委葛優的極高評價,贏得最佳導演、最佳劇情長片獎﹔此外,劉德華主演的打拐題材電影《失孤》,也是電視劇導演兼編劇彭三源的大銀幕首秀。
網絡小說改編全面爆發
2000年由舒淇、陳小春、張震主演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掀起了網絡文學改編的序幕,而在滕華濤的《失戀33天》、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相繼取得票房口碑雙贏的好成績后,幾乎沒有人再懷疑網絡小說的商業價值。有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開始大量購入網絡小說改編電影權。
蘇有朋的導演處女作《左耳》改編自饒雪漫的同名小說,今年將上映﹔曾在2010年引發高收視的偶像劇《泡沫之夏》,也改編自明曉溪的同名小說,今年將由劉嘉玲監制搬上大銀幕﹔由原作者顧漫出任編劇的《何以笙簫默》經歷了版權糾紛之后,樂視版近日開拍,並由黃曉明與楊冪主演。
更值得欣喜的是,除了這些愛情題材外,2015年的網絡小說類型將拓展向各個領域,除了前面提到大熱的幾部盜墓題材外,最受關注的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史詩級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三體》,該片由張番番執導,涉及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等多方面知識,對於向來短板的中國電影來說是一次挑戰與驚喜並存的嘗試。
400億票房時代來臨?
雖然未能實現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300億的目標,但內地電影市場的潛力已經全面開啟。2002至2013年,中國電影票房從9.5億元人民幣增至217.7億元,增幅超過22倍,是全球票房收入增長最快的區域。同時,中國票房收入在全球票房收入中佔比也由2005年的1.1%快速提升至2013年的10%,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票倉。從201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首次過百億,此后以每年28.9%、30.2%、27.5%的速率遞增,2014年甚至大幅激增至36.15%。
此外,影院和銀幕數的不斷增加,也是不斷構成票房增長的硬件設施,2014年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銀幕5397塊,日均增長15塊銀幕,目前全國銀幕總數已達2.36萬塊,在此條件下,2015年全國至少也會有3萬塊銀幕。也許可以把剛剛過去的2015年元旦檔作為信號,僅1.83億的單日票房就比2013年漲幅超過七成,展望2015年票房,即使按照30%的漲幅計算也會逼近400億規模。
外語
好萊塢續集年
在2014年上映的388部影片中,進口片產出票房134.84億,佔總票房的45.5%,但和佔比54.5%的308部國產片相比,進口片數量僅為80部,也就是說,進口片以僅佔國產片26%的數量拿下了對方82%的票房。今年一開年,就已有9部進口片相繼定檔,其中《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堅不可摧》等7部影片都出現在1月的片單上,而《飢餓游戲3》《超能陸戰隊》也將分別在2月8日、3月1日與中國見面。
然而更大的勁敵還在后面,作為好萊塢續集年,我們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就能判斷一二,前作系列都已在國內上映過的《速度與激情7》《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以及國內觀眾的老朋友們《邦德24》《碟中諜5》《終結者:創世紀》等應該不會缺席,而且同步或准同步跡象明顯。這還不包括已發布中文預告片的災難片《末日崩塌》、前作內地口碑不錯的《移動迷宮:燒痕審判》。
下一站,韓片?
此前每年偶有一兩部類似於《鳴梁海戰》的韓國電影在國內上映,但人們對於韓國娛樂業的認知,更多來自於音樂和綜藝節目。不過自2014年11月10日,中韓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使韓國的電影和人才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這一狀況將有所改變。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李敏鎬主演的《江南1970》,作為庾河繼《馬粥街殘酷史》和《卑劣的街頭》之后打造的“街頭三部曲”完結篇,該片將於2015年1月21日在韓國上映。據內地版權方透露,影片有望內地同期上映。
而韓國電影也有意在內容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河正宇自編自導自演的《許三觀賣血記》就改編自國內觀眾熟悉的余華同名小說,隻不過將大背景搬到了上世紀60年代的韓國鄉村,黑色幽默的沉重筆觸被他轉化成喜感洋溢的河氏喜劇,曾執導過《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的張哲秀也將觸角伸向了國內作家閻連科的小說《為人民服務》,將原作裡勤務兵與師長夫人的婚外戀故事改為北朝鮮士兵與將軍妻子。
可以預見的是,韓國電影極有可能效仿CEPA之后的香港電影,從投資制作到人才流動,滲透到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