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名市民手持寫有“我是沙爾利”字樣的標語牌,以示對遭到恐怖襲擊的巴黎《沙爾利周刊》的支持。本報駐歐盟記者 鞠輝/攝
“這是一次向自由發起挑戰的法國版‘9·11’事件。”法國資深外交官、著名學者伏舍就發生在《沙爾利周刊》漫畫雜志社的恐怖襲擊事件如此評說。這起自1945年以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之於法國,絕不亞於當年“9·11”事件給美國所帶來的沖擊和震撼。
警報尚未解除
7日,一場殘忍的屠殺突然降臨法國首都巴黎。3名持槍的恐怖分子高呼“真主偉大”和“為先知復仇”等聖戰口號,血洗了以諷刺漫畫著稱的《沙爾利周刊》漫畫雜志社,造成包括4名漫畫家和兩名警察在內的12人死亡,多人受傷。法國總統奧朗德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這一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並表示將全力抓捕疑犯。他當天下午召集內政部、司法部、外交部等多個部門的部長舉行緊急會議。
隨著巴黎大區將恐怖襲擊威脅的等級提至最高的“攻擊警告”,法國警方開始在媒體所在地、購物中心、公共交通設施等重點場所加強警戒。警方和反恐部門連夜展開偵查和追捕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果:一名18歲的疑犯當晚向警方自首。經過初步調查,警方公布了另外兩名在逃主要疑犯的照片,名為賽義德·庫阿希和謝裡夫·庫阿希的兄弟二人對於法國反恐部門來說並不陌生,其中一人曾是一個吸引青少年參與聖戰的組織成員,並在2008年因“協助組織策劃恐怖襲擊罪”被判入獄。
8日早上,法國總理瓦爾斯宣布,警方已拘留了數十名疑犯並進行了審訊,“此前我們已經搗毀了多個試圖發動恐怖襲擊的團伙,目前,我們對處在監控中的人員實施了審訊。”他同時警告,“鑒於這些危險分子數量眾多,威脅尚未過去。”幾乎在瓦爾斯發表講話的同時,距離上一次襲擊事件時隔不到24小時,巴黎市南部再次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兩名警察一死一傷,槍手在逃。該事件尚未排除與前一日恐怖襲擊的聯系。
“我們都是沙爾利”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7日晚的全國電視講話中稱“法國的心臟受到了打擊”,他呼吁法國人民團結起來,捍衛言論自由,並宣布8日為全國哀悼日,全國降半旗致哀3天。在震驚、悲痛、憤怒、惋惜的情緒中,在全法國范圍內有超過10萬的普通民眾自發走上街頭為遇難者守夜,舉著具有象征意義的鉛筆、蠟燭,以及寫有“我是沙爾利”的標語進行悼念。
本次有組織、有預謀、攻擊者裝備精良的襲擊的目標不是隨機選擇的。《沙爾利周刊》歷來以言論自由先於政治正確為傲,以諷刺政治和宗教著稱。該刊自2006年起加入了刊登諷刺先知漫畫的行列,引發了原教旨主義者的極度不滿,並招致多次恐怖威脅。2011年11月,雜志編輯部遭到穆斯林極端分子的燃燒瓶襲擊。此后,該雜志社的辦公室和一些漫畫家處在警方的保護之下,但仍然沒能阻止此次襲擊事件,當天第一個倒下的就是負責保鏢工作的警察。就在襲擊發生前兩天,該雜志刊登的諷刺ISIS頭目的一幅漫畫可能成為引發恐怖分子“復仇”的導火索。“這不僅是一場恐怖襲擊,更是一場謀殺。”伏舍說,“這些歹徒從發動襲擊、與警察交火到成功逃脫,顯然是受過良好軍事訓練的職業恐怖分子。而遇難者都是普通人,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漫畫家。極端分子發動了一場針對言論自由的‘9·11’,挑戰了法國的核心價值。”
其實,這場襲擊一直是法國政府數月來最害怕發生的事。為了減少ISIS招募人員,法國政府去年秋天加強了反恐立法,使得在機場逮捕嫌疑人、沒收他們的護照變得更加容易。盡管不斷加強戒備,但終究百密一疏。就在聖誕節前夕,法國已經發生過兩起與穆斯林極端分子有關的襲擊事件。當時,法國總理瓦爾斯仍堅持宣稱“法國從未遇到過更加嚴重的恐怖威脅”。言猶在耳,《沙爾利周刊》就幾乎遭遇了滅頂之災。
事件發生后,引發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各國政要對遇難者致以哀悼,並紛紛表示對恐怖襲擊事件最強烈的譴責。
為什麼是法國
這並不是法國第一次面對恐怖主義威脅。早在二戰結束后,圍繞阿爾及利亞獨立問題以及后續引發的法、阿兩國間政治風波,針對法國的恐怖行動就已並不鮮見。1995年發生在巴黎市郊區域快鐵(RER)郊區地鐵的恐怖襲擊造成了8人遇害,一年后又有兩人在類似的襲擊事件中喪生。
此次襲擊發生后,擺在法國面前的難題不僅僅是盡快安撫民心,還有嚴加防范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恐怖襲擊。由於法國的穆斯林人口超過500萬,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歐洲國家,法國必須彌合逐漸加深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才能從根本上化解恐怖主義威脅。當恐怖襲擊與言論自由、民族情緒以及宗教極端思想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情況變得非常棘手。
客觀地說,雖然法國多年來一直努力平衡世俗傳統和穆斯林群體的各類訴求,但隨著來自北非、中東穆斯林移民的大量涌入,隨之而來的宗教沖突、犯罪率和失業率上升的現實壓力確實讓法國社會非常頭疼。
另外,隨著近年來原教旨主義思想的異軍突起,法國國內“聖戰分子”數量急劇增加。據法國政府統計,有超過1000名法國人參與了在伊拉克、敘利亞的“聖戰”,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返回法國,並已准備好發起襲擊。有專家指出,無論7日發生的恐怖襲擊是不是“回流”的聖戰分子所為,它都反映出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這些攻擊者經過良好訓練是為了去發動有針對性的襲擊,而並非去盲目自殺。比起証明殺人的能力來說,他們對影響法國的政策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