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1期

試論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感官主義傾向

——以《成視新聞》《零距離》為例

李茂華

2014年11月17日15:45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要】:消費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流行帶動了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感官主義傾向。本文以《成視新聞》與《零距離》為例說明中國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制作傾向。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制作傾向表現為:硬新聞軟化、軟新聞淺表化﹔視覺效果豐富化﹔聽覺效果戲劇化等方面。電視新聞從業者應正確對待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感官主義傾向,使之正確地為新聞服務。

關鍵詞】: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節目制作

感官,通常指人的感覺器官,主要包括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以及四肢。人的感官是人與世界打交道的中介,是人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消費文化與大眾文化流行的當下,大眾傳媒日益顯露出對人的感官能力的重視,它們企圖通過刺激人的感官獲取較高的關注度,從而獲取較大的商業利潤。商業文化的狂舞帶動了受眾中心論的盛行,博取高收視率的理念伴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電視新聞節目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感官主義制作之路。

感官主義(sensationalism)一詞,指涉電子新聞媒體近年來偏好以辛辣的新聞主題以及令人目眩的數字傳播科技形式刺激閱聽人感官經驗的新聞包裹手法(packaging news),強調的不僅是異於傳統新聞價值的新聞主題或新聞敘事,也同樣重視其影像處理包裹的形式[1]。電視新聞節目的感官主義制作傾向指涉兩個方面:一是新聞內容方面,包含新聞主題與新聞角度的選擇﹔二是新聞形式方面,包含新聞敘事手法與影像處理手法。在新聞內容方面,偏向於選擇具有轟動的、災難的、令人驚奇或好奇的、娛人的、感動的等等軟性新聞,即使是報道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等硬新聞,在報道角度的選擇上,也側重於受眾的情緒反應而非理性。在新聞形式方面,重視鏡頭策略、剪接技巧、后期特效。在視聽元素的運用上,更注重增強受眾的感官享受。

當前中國的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也部分地趨向於感官主義。下面,筆者以2013年9月18日的《成視新聞》之《成視夜新聞》與《零距離》為樣本,闡述中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感官主義傾向。

一、《成視新聞》與《零距離》

在2012年度中國電視滿意度博雅榜榜單中,《成視新聞》與《零距離》均位列新聞類欄目滿意度前二十名。《成視新聞》是成都電視台的一檔綜合類新聞節目,也是成都地區主流電視新聞節目的代表。主要偏重黨政報道,重點關注成都各區市縣,特別是二、三圈層區市縣在城鄉統籌、試驗區建設、全域成都打造等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兼有對國際、國內重大新聞事件的解讀。《零距離》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傾力打造的一檔日播類新聞直播欄目,節目面向省會南京,以報道南京、服務南京、宣傳南京為宗旨,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精神為指導,開創了全國電視民生新聞之先河,被譽為“南京人的電視晚報”。

本文以《成視新聞》與《零距離》為樣本,其目的在於說明:《成視新聞》是一檔主流新聞欄目,《零距離》是一檔民生新聞。二者選材略有不同,但在新聞播報的形式方面,卻均不同程度地體現出感官主義傾向。

二、電視新聞節目的感官主義傾向

傳統電視新聞節目一向以真實、客觀、及時的特性著稱,以真實、迅捷吸引受眾。在新聞社會責任論者看來,新聞報道應該理性,應該減少那種聳人聽聞的煽情新聞、那些誨淫誨盜的細節描寫。新聞應該做出合乎真實的解釋。但在消費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沖擊之下,電視新聞節目悄然發生著變化,感官主義傾向開始出現在一些電視新聞節目中。其主要表現如下:

1.硬新聞軟化、軟新聞淺表化。2013年9月18日的《成視夜新聞》共報道新聞17例,其中涉及成都市教育、經濟、城鄉環境治理等嚴肅性題材9例,佔比52.9 %﹔關乎百姓生活、社會熱點問題6例,佔比35.3%﹔新事件2例,佔比11.8%。從選材上來看,這天《成視夜新聞》的17例新聞中,有4例社會熱點問題容易激起人們強烈的憎恨、恐懼、驚訝等情緒反應:一例為娃哈哈集團董事長、中國首富宗慶后凶殺案告破﹔二例為餓死女童案告破,被告人樂燕被判無期﹔三例為警方搗毀傳銷組織,扣押涉案資產兩百余萬﹔四例為東莞南城正副公安局長疑因制造謠言被調查。這4例感官新聞佔總新聞比例的程度已達23.5%。在其它嚴肅類題材的報道中,創制者注意了編排手法的變化,通過增加畫面元素、變換視覺手段、增強視覺特效等手段使硬新聞軟化,從視、聽覺雙方面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如在《〈光明日報〉刊登黃新初文章〈“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成都答卷”〉》中,畫面背景為大紅色,背景內有一個畫框,畫框如報紙般被分為三部分,上端為光明日報四個紅色大字,下端分左右兩部分,左邊是百姓日常生活的視頻,與右邊文字相照應﹔右邊是黃新初文章的內容。隨著畫外記者的閱讀,黑色文字下動態地加上了一條紅色的勾畫線。畫面下方有一條藍色的動態新聞條。紅、綠、藍、黑四種顏色鮮明呈現,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感受。2013年9月18日的《零距離》共報道新聞事件20例,取材較小,內容多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涉及食品安全問題4例,佔比20%﹔幫助弱勢人群3例,佔比15%﹔車禍3例,佔比15%﹔環境污染2例,佔比10% ﹔違章私建2例,佔比10%﹔醫療安全1例,5%﹔家人團聚調查1例,佔比 5%﹔新事件2例,佔比10%。在這些新聞題材中,食品安全問題聚焦於黑作坊,畫面中一幕幕令人惡心的食品生產地直刺人的眼球,車禍現場的慘況、骯臟的垃圾堆積地頻頻出現,啤酒裡惡心的蜈蚣,令人氣憤的違章私建、讓人擔心的無証醫療。在20例新聞中,感官新聞佔到了60%。在報道形式上,僅僅是通過主持人、畫面、當事人採訪將新聞事件陳述出來,沒有更深入地調查事件形成的原因,剖析事件背后更深層次的意義,新聞報道流於淺表化。

2.視覺效果的豐富化。在視覺元素方面,感官新聞傾向於更豐富的視覺效果表達,如增添畫面元素、更多元的鏡頭運用策略,在后期制作中注重運用復雜的轉場效果或非轉場效果,以使視覺奇觀化。(1)增添畫面元素。傳統電視新聞在畫面元素的運用上更單一,通常是整幅畫面加字幕配以解說。感官新聞會注重畫面元素的運用,以增添畫面元素來達到刺激受眾視覺的目的。《成視夜新聞》在報道《宗慶后受傷案告破》一事時,插入了“宗慶后其人”的介紹。這段介紹運用了FLASH動畫,用漫畫的形式介紹了宗慶后其人其事。畫面上滑稽的宗慶后騎著三輪車飛馳,頻閃的數字、商標,以及故意突顯的“內地首富”的招牌強烈扯動人的眼球。這是電視新聞制作手段感官化的顯例。《零距離》也注意運用畫中畫的方式增添畫面視覺效果。如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或進行評論時,畫面右側上方會出現該新聞的視頻,加上畫面下方的字幕,在同一幅畫面中,大大加強了信息傳遞。(2)鏡頭運用多元。傳統電視新聞攝影為呈現新聞現場“原貌”,通常力求影像鏡頭的連續性、穩定性,盡量避免在新聞現場攝影時,快速而頻繁地變換鏡頭策略,以免新聞“失真”。但在感官化新聞報道中,頻繁轉換的鏡頭策略也成為常見。《零距離》中一個2分鐘的新聞,鏡頭轉換達30余次。在《成視新聞》中,鏡頭的運用更為豐富,鏡頭的推近、拉遠,目擊者鏡頭的運用、左右上下搖鏡頭、特寫鏡頭均很常見。(3)后期制作效果注重運用復雜轉場效果或非轉場效果。傳統電視新聞在新聞場景的轉場方面,一般都是採用比較簡單平和的無技巧轉場方式(包括直接跳轉和用鏡頭的自然過渡作轉場兩種)進行畫面之間的切換。但在感官新聞報道中,會多運用擦拭、溶接、淡入淡出、翻轉等轉場效果與分割畫面、快慢動作、馬賽克等后制非轉場效果來增加畫面的表達力。

3.聽覺效果的戲劇化。電視新聞具有視聽雙重文本結構,畫面元素的表達配以戲劇化的聽覺效果會使受眾產生情緒上更強烈的反應。在感官化新聞中,聽覺效果的戲劇化是常用手段。(1)主持人(記者)聲調的多樣化。感官化新聞中的主持人常通過夸張、強調、驚訝、起伏等等不同語調,對新聞事實進行渲染,引導受眾的情感變化。這種播報方式在民生新聞中更常見。《零距離》的主持人以口語化的方式播報新聞,語氣中多語氣詞或感嘆詞。如播報《問題碗筷消毒廠再被查處》這則新聞,主持人的開場詞就多用“啊”“吶”“呢”等語氣詞,並且故意夸大個別詞的重音,對新聞內容予以強調,這種播報方式,此時帶給受眾一種氣憤的情緒。有學者認為,新聞播報這種講故事的敘述方式較易引起受眾觀看新聞時的注意力,也較易提高他們對新聞的辨識度,但容易降低觀眾對新聞核心資訊的理解。除開聲調的感性化之外,現場記者在進行採訪時,有時會用一種帶有導向性的語氣試圖引導被訪者按其預定的新聞思路回答問題。《零距離》中《“常回家看看”立法后,今年你回家過中秋嗎?》這則新聞,記者對幾位兒女未回家的老人進行採訪時就問了一個預設性的問題“中秋節他們(兒女)不回來你還是有一點遺憾哈?”(2)現場自然音、后制人工音效、配樂的聯合使用。在電視感官新聞的視覺元素中,現場自然音、后制人工音效、配樂等均是常用元素。現場自然音主要用以呈現新聞現場感,后制人工音效用以增強注意及新聞戲劇性,配樂用來引導觀眾情緒或吸引觀眾注意。這些聽覺元素與視覺元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感官新聞的敘事。在對《成視新聞》與《零距離》進行的分析中,我們也看到,主流電視新聞節目的感官化題材選擇要少於民生新聞,但在感官化手段的運用上,二者卻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三、電視新聞感官化走向預測

市場化是電視新聞感官化的幕后推手,電子傳播技術的發展使電視新聞感官化形式成為可能。在感官化襲擊電視新聞的過程中,一些學者開始驚呼新聞內容選擇的娛樂性與邊緣化、新聞播報方式的煽情化與淺表化、新聞手段選擇的多樣化,認為新聞的過度包裝違背了新聞“真實、客觀”的原則,遺忘了新聞的社會守望者的責任和新聞職業道德,使受眾僅滿足於膚淺的快樂和瞬間的感官滿足而喪失了對自己本質的探尋和對理性的追求。對這一點,筆者認為,新聞感官化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新形勢下出現的新聞新現象,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它,一方面,對其的正確理解並合理運用,會提高受眾觀看新聞節目的興趣,收到較好的新聞傳播效果﹔另一方面,其過度包裝與片面追求高收視率而忽略新聞本身應該具有的社會守望責任應該遭到批判。我們新聞從業者們也應該遵從自己的職業操守,自覺摒棄不良的新聞感官化傾向,正確合理地使用它,使之為廣大受眾服務。相信在不斷地實踐與批判當中,中國電視新聞感官主義會走上良性發展軌道,促進中國新聞節目的進一步發展。(李茂華為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參考文獻:

[1] 王泰俐.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J].新聞學研究,2004(81).

[2] 李希光.轉型中的新聞學[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

[3]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