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1期

探索傳媒理論 推進實踐創新——

訪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董天策

艾涓

2014年11月17日16:2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主持人評述:嘉陵與長江相匯而生重慶,人文與科學相濟而衍重大。1929年,重慶大學創校伊始即設立文學院,后在院系調整中停辦。2007年,重慶大學成立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2012年,學校調整學科布局,更名為新聞學院。現任院長是董天策教授。他曾作為學科帶頭人領銜創建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的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點、廣東省重點學科、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育部首批特色專業、廣東省首個文科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等學科專業平台,創辦“傳媒領袖講習班”,是一位富有現代觀念、充滿學術智慧的傳媒學者。業有所長,學有專攻,董教授擔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以來,以研究學術、造就人才、探索新型的辦學模式為主要思路,致力於把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打造成為一所以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為宗旨的現代傳媒院系。師德師魂,智慧智勇,董院長以自己的學術智慧和生命境界引領著我國的傳媒教育大踏步向前發展。近期,本刊記者有幸採訪了董天策院長。

人物簡介:董天策,男,重慶永川人,四川大學文學博士,現為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傳播理論、媒介文化與媒介批評、網絡與新媒體。兼任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網絡傳播學會副會長、全國新聞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網絡輿情考試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擔任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委。2006至2011年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2012年評為暨南大學二級教授。2008年先后入選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培養對象、新聞出版總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曾獲廣東省新聞教育最高榮譽獎金鐘獎、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稱號、中國傳媒大會組委會“金長城傳媒•2001-2010中國傳媒思想人物”稱號。出版《中國報業的產業化運作》《網絡新聞傳播學》《問題與學理:新聞傳播論稿》《消費時代的中國傳媒文化嬗變》等論著,榮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省部級獎勵。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董院長,您好!歡迎您做客我刊訪談欄目。我們了解到,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是通過開放式和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職業水准的綜合型創新人才。這在當今媒介大力融合及新媒體引領傳媒大發展的新時代,很值得推廣和實施,您能具體談談貴學院的教學模式和育人方法嗎?

董院長:謝謝貴刊給我這樣的機會。重慶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改革開放以來已逐漸發展成為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是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誕生的專業學院,先在2007年成立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后於2012年更名為新聞學院。學院現有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兩個本科專業,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點。2013年,學院依托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自主設置新聞法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初步形成了本-碩-博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體系。

2012年12月,我受命擔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坦率說,主持一所后起新聞學院的院務,壓力不小。好在學校明確提出了振興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戰略,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此背景下,學院確立了“入主流,有特色,成品牌”的發展路徑,利用后發優勢,輕裝上陣,大力改革,奮勇創新,努力探索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聞傳播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徑。在學科專業的布局上,一方面將完善專業結構,增設網絡與新媒體本科專業,形成新聞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三個相互支撐、有利於全面開展媒體融合教育的本科專業結構﹔另一方面將努力提升辦學層次,在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點的基礎上創建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在本科教育層面,培養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是我們的追求和目標。學院正以2014年申報國家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新聞學專業綜合改革項目為契機,科學把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專業教育與個性發展、文理滲透與學科交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本科教育與碩士教育這五種關系,秉承重慶大學“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振導社會”的辦學宗旨,按照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標准,重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致力於通識教育扎實、專業教育優化、學生自主發展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造就具有深厚文化素養、寬廣國際視野、神聖職業良知、獨立分析能力和精湛專業技能的新聞傳播人才。

記者:貴院特別注重與國際及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如,與加拿大威爾弗裡德·勞裡埃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建立的 “2+2模式”的雙學位合作辦學項目、與美國雪城大學紐豪斯公共傳播學院(S.I. Newhouse Sch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yracuse University)簽署的“3+1+1”本碩連讀項目合作協議等等,請問這些交流與合作對貴學院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發展有何影響?

董院長:當今全球化時代,重慶大學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不僅積極與世界各國著名高校開展合作辦學,而且大力接收世界各國的留學生。2013年,重慶大學被教育部列為中國首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高校。新聞學院高度重視注重國際交流,積極開展合作辦學,一方面與國際知名高校的新聞傳播院系開展交流生項目、合作辦學項目,讓學生出去感受、體驗異域文化的豐富多彩,領悟國外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開闊國際視野,激發創造熱情。另一方面,我們也接收來華留學生,每年都有來華留學生到新聞學院學習﹔同時積極引進外籍教師來主講專業課程和短期講學,讓學生在國內也要切身感受到國際化辦學的氛圍。為了更好地推進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新聞學院正大力引進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優秀師資,同時積極輸送現有教師到國外著名大學訪學深造,不斷提升整個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在教學上,積極開展中英文雙語教學、全英文教學。當然,雙語教學、全英文教學要適當,要遵循專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規律。譬如,國際傳播與國際新聞採寫方面的課程,包括國際關系、國際傳播、國際新聞報道、英語新聞編譯、英語新聞寫作、海外華文傳媒等課程,就適合中英文雙語或全英文授課。

記者:數字時代的傳媒產業發展需要新型人才,特別是在媒體轉型時期。您認為,我國當前傳媒人才需求和供給情況如何?培養傳媒新型人才,突破口在哪裡?

董院長:在當前媒體轉型時期,我國傳媒人才的需求和供給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是新聞傳播類專業畢業生數量龐大,另一方面媒體機構又難以招聘到優秀的專業人才。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媒體在轉型,亟需新型傳媒人才。什麼是新型傳媒人才?從業界需要來看,不僅擅長新聞採寫編播,而且擅長經營管理,不僅能承擔傳統媒體的實務工作,而且能承擔新媒體、媒體融合的實務工作。這些年,學界也在努力探索復合型人才、融合媒體人才的培養,但成效尚未彰顯。一方面,學界還應加大新型傳媒人才培養的探索力度,盡可能及時盡可能多地向業界輸送這種人才﹔另一方面,業界也不能太著急,指望學界一下子就培養出許多新型傳媒人才。要知道,人才培養總是具有滯后性,更何況,媒體轉型時期的新型傳媒人才,主要還是要靠傳媒人在實踐的摸爬滾打中逐漸成長。

記者:網絡與新媒體也是您的研究專長,網絡與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當前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具有什麼意義?同時具有什麼挑戰?

董院長:網絡與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網絡媒體,自媒體,社交媒體,媒介融合,全媒體,大數據……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使新媒體時代的傳播格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巨大變革。這種發展變化必然要求新聞傳播人才要掌握網絡與新媒體的技術運用、內容生產業務及其經營管理之道。新聞傳播教育的文理滲透、學科交叉日益迫切,必須把跟網絡與新媒體相關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作為新聞傳播教育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在所謂“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網絡與新媒體時代,信息的供給不是問題,而對信息的挖掘、選擇、分析、判斷、整合、追蹤、評論,反倒成為新聞人越來越重要的專業工作。然而,在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卻越來越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感知與娛樂消遣之中,越來越缺乏深度思考、獨立判斷、信息整合與分析評論的能力。因此,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還必須大力加強通識教育,提升人文底蘊,強化價值理性。如果僅僅強調新聞傳播教育的技術性,忽視或輕視新聞傳播教育的人文性,肯定無法培養出適合網絡與新媒體時代需要的專業人才。

網絡與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新聞傳播教育的挑戰在於:理想的新聞傳播人才要成為全媒體記者,成為媒體融合記者,文字、影像、音頻、視頻,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行,而且還要具備相當廣度與深度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然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其實相當困難,除非學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都是天才。因此,人才培養如何做到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自主發展有機結合,如何讓新聞傳播專業學生不僅具備專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而且能夠適應技術發展與社會變革的需要,就成為擺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時代課題,需要在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記者:您在媒介批評學科有很深入的研究,學術造詣頗深,您可否給讀者講一下如何界定這個學科?如何對媒介批評進行價值判斷?體現這個學科價值的方式有哪些方面?

董院長:在我國,媒介批評是一個新興領域。簡單地說,媒介批評就是對媒介的批評。媒介批評究竟要批評什麼,學界並未達成共識。我曾在有關文章中將媒介批評劃分為五個層面展開:其一是文本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新聞與廣告等媒介產品展開﹔其二是行為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媒介活動中的傳播倫理展開﹔其三是現象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某種帶有普遍性的媒介現象展開﹔其四是體制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媒介體制問題展開﹔其五是文化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媒介文化問題展開。如果說這樣的區分有道理,就可以比較具體地界定媒介批評:它是批評者對媒介產品、媒介行為、媒介現象乃至媒介體制、媒介文化的是非、善惡、美丑、得失作出分析評判與價值判斷。

媒介批評是一種往返於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學術活動。一方面,媒介批評是對鮮活的媒介現實進行學理性的審視,剖析、判斷、評價其利弊得失,為業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幫助業界弘揚優勢,正視問題,修正錯誤,從而促進傳媒業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媒介批評所發現的問題,所進行的分析,所闡明的學理,所提出的對策,又可以為新聞傳播學研究添磚加瓦,或儲備素材,或增添新說,或完善舊說,或更新觀念,從而推進新聞傳播學的不斷深化乃至重構。因此,媒介批評是促進傳媒業發展、深化新聞傳播學術的一個重要學術領域。

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領域,媒介批評包括兩個基本內涵:一是媒介批評的話語實踐,一是媒介批評的學術研究。就媒介批評的內在規定性而言,其內在生命力主要在於媒介批評實踐。當前,社會轉型與傳媒轉型相互交織,傳媒業的發展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需要媒介批評的及時介入來糾正傳媒領域的各種偏差。切實開展豐富多彩的媒介批評,是一切具有社會良知的專業人士、社會賢達的道義擔當。當然,為了推動這種批評實踐,我們也需要深入研究媒介批評,總結對媒介批評的一些規律性的、理論性的認識,甚至形成比較系統的學科體系,從而更好地指導和促進媒介批評實踐。不過,正如常江在《文化、權力與多元性:關於媒介批評學科體系建設的思考》一文中所說,“媒介批評(以及廣泛意義上的媒介研究)並非獨立自洽的領域,它要求研究者擁有較為宏闊的歷史與社會視角,擅長在社會變遷與制度構型中把握媒介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作用﹔同時,鑒於媒介系統與社會母體之間具有復雜而微妙的互動關系,媒介批評者需掌握綜合運用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分析媒介現象的能力。”因此,迄今為止,媒介批評研究還僅僅一個學術領域,要建成媒介批評的學科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與同道一起深入開展媒介批評研究。

記者:您作為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的評委,請您談談優秀新聞人才應具備什麼素質和技能?

董院長:201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有一個重要的改革,就是在定評之前增加了作品審核環節,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選聘了一批新聞教研機構、新聞媒體和外宣部門的專家,組成審核委員會,按《評選辦法》對參評作品和參評人選的資質進行一次審核。為什麼要進行審核?因為近幾年一些參評作品經過兩級評委會評選仍然存在導向不當、事實性差錯、病句等問題,公示后被發現不得不取消其獲獎。今年的審核發現,在742件參評作品中,有336件存在明顯瑕疵。其中,有原則性、事實性差錯以及兩處以上文字標點錯誤等情況的151件作品,被建議撤銷參評資格。這說明,在當前這樣一個急劇變化而風氣浮躁的社會中,新聞作品的內在品質,或者說記者編輯的精品意識,的確比較欠缺。

一個優秀的新聞人才,總是有其與眾不同的地方。因此,很難把優秀新聞人才應當具備的素質和技能全面概括出來。從我2012、2014年兩次參加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的評選來看,一個優秀新聞人才,首先要熱愛新聞工作,有新聞理想,有新聞激情﹔第二,要有良知與良心,敢於擔當道義,敢於堅守正義﹔第三,要腳踏實地,深入調查研究,在新聞一線、在新聞現場去挖掘新聞﹔第四,要胸懷寬廣,放眼世界,善於比較,善於發現﹔第五,要全面發展,能身兼數職而又有專長,具備核心優勢能力﹔第六,要善於終身學習,不斷開拓創新﹔第七,要精益求精,努力形成自己的獨家絕活。(艾涓為今傳媒雜志編輯部主任)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