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傳媒》>>2014年1月下

科技學術期刊編輯出版模式的變化及未來發展走向

崔瑞琴 廖玉榮

2014年11月26日14:28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科技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作為學術科研的一個重要 組成部分,承擔著展示科技創新成果、推進科研工作發展 的雙重職能,一直在科技文化、學術成果交流活動中發揮 著重要的作用。據中國知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 6月,“中國知網(CNKI)電子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收 錄國內正式出版的學術期刊7707種,全文文獻總量3200多 萬篇。這些數據表明,互聯網延伸范圍更廣,數字網絡化 學術期刊日益普及,網絡用戶迅速增加,利用網絡查閱數 字學術期刊已經逐漸成為主流閱讀習慣,這無疑會對傳統 的科技學術期刊編輯的工作模式產生重要影響。本文試圖 分析科技學術期刊的歷史起源及發展現狀,深入探討從傳 統紙型出版到數字網絡出版模式的變化給科技學術期刊編 輯出版發行工作帶來的諸多變化,最后對科技學術期刊編 輯出版的未來發展走向提出幾點看法。

科技學術期刊的起源及發展現狀

科技學術期刊的起源。從世界范圍來看,科技學術 期刊最早起源於17世紀。據前蘇聯《大百科全書》記載, 世界第一份學術期刊是法國出版的《學者雜志》,其內容 有歐洲出版信息和物理、化學以及重要的發明信息等。最 早的以學術交流為主的期刊應屬英國的《皇家學會哲學匯 刊》,1776年后改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刊》。1789年,法 國出版了第一本專業雜志《化學記事》。這些期刊的出 版,在當時科學技術人員中有很大的影響。到19世紀后, 第二次技術革命出現了,科技學術期刊作為傳播媒介, 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如美國的《費城自然科學院院報》、德國的《地質與古生物學年鑒》、日本的《藥物雜 志》等,這些雜志的出版,推動了科技進步和社會文明的 發展。

科技學術期刊數量不斷增長,文摘和檢索期刊隨之出 現,這些檢索工具以德國的《化學文摘》、美國的《工程 索引》、英國的《科學文摘》為代表。此時的科技學術期 刊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我國科技學術期刊發展雖然有悠久的歷史,但真正 意義上的科技學術期刊的出現應始於19世紀。到20世紀 初,中國科技學術期刊有所發展,據有關文獻記載,在 1900∼1919年間,創辦的科技期刊有100多種,1915年由 中國留美學生創辦的《科學》被看作是20世紀初期科技學 術期刊的重要標志。

科技學術期刊的發展現狀。科技學術期刊發展到20世 紀,其出版形態逐步從紙型向網絡數字化演變,這種變革 加快了科技文獻信息的傳播速度,增強了檢索功能,提高 了服務效率,越來越多的學術期刊從紙質型出版向數字網 絡化發展。

科技學術期刊最早的電子版是1976年10月出版的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s(ELES)”項 目和國際聯機的電子期刊機讀磁帶版,如《化學文摘》(CA)、《工程索引》(EI)、《科學文摘》(SA)等 書目數據庫,並通過DIALOG、ORBIT、BRS等大型聯機 數據庫系統,為世界各地用戶提供檢索服務。經過這幾十 年的發展,電子期刊已從最初的軟盤期刊、CD-ROM期 刊、聯機期刊,發展到現在的網絡化的電子期刊。

我國的數字化學術期刊最早出現於IT領域。1985年,《軟件學報》加入因特網,開辟了我國中文學術期刊上 網之先河。目前,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學術期刊出版 服務系統以“中國知網(CNKI)電子學術期刊網絡出 版總庫”(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萬方數據的《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和維普數據的科技學術期刊網上信息服務系統等為代表。 當前,我國科技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在發行印刷版的同時提供網絡電子版供網上瀏覽或下 載﹔二是以光盤形式出版﹔三是從編輯、出版之初就以電 子載體出現的網絡版期刊,也稱為“以數字形態創建”的電子連續性出版物,屬於在線發行。 從現實的發展和應用情況看,科技學術期刊數字網絡化出版發行模式已經居於主導地位,數字閱讀已經成為這 個時代的大趨勢。然而,由於傳統紙型印刷版的學術科技 期刊自身的諸多優勢,目前仍然以一種重要的出版形式存 在和發展。

科技學術期刊編輯出版模式變化帶來的影響

從上述的發展現狀分析來看,科技學術期刊出版形態 的變化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這不僅改變了傳 統科技學術期刊出版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對現階段科技 學術期刊的編輯管理模式、技術處理模式、工作流程模式 以及出版發行模式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科技學術期刊編輯管理模式的變化。傳統的科技學術 期刊編輯工作的組稿、約稿、審稿等環節,一般是通過函 件、走訪及刊登征稿啟事等方式來進行,這些都受到時間 和空間的嚴格限制,制約著期刊的出版發行周期。而網絡 環境的日臻完善,數字網絡化出版模式的日益普及,期刊 的編輯工作的管理都逐步通過網絡來完成。

一是動態信息的實時跟蹤,使組稿和約稿更加有的放 矢。通過網絡能夠更及時地了解最新科研動態和重點課題 的進展情況,有目的地確定期刊報道的重點方向和主題, 有針對性地進行稿件的組織和稿件的邀約。

二是信息的發布更加及時,減少了期刊出版工作的 中間環節。科技期刊編輯出版過程運用計算機和網絡來完 成,編輯過程從紙上編輯逐漸轉變為無紙編輯,大大縮短 了文稿編輯過程中審稿、編輯、校對、排版等環節所花費 的時間,出版周期明顯縮短,提高了信息發布的時效性。 三是期刊出版管理工作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加深,使編 輯與讀者和審稿專家的交流更加方便。編輯出版管理系統 的應用,實現網上投稿、在線查詢、在線審閱、在線編輯 等功能,這極大地方便了編輯、論文作者和審稿專家的聯系和溝通,有利於編輯部和作者的雙向交流。 四是網上審稿人數據庫的建立,使送審稿件的方向更加專職。由於網絡環境的便利,可以不斷充實和更新期刊 的審稿人員數據庫,使稿件送審更具有針對性,保証了審 稿質量。

科技學術期刊技術處理模式的變化。信息技術的發 展,使科技學術期刊出版的概念在紙介質的基礎上發生了 重大的變化,期刊信息存儲的載體、信息表達的方式、信 息傳遞的途徑、獲取和利用信息的習慣等,這些都在技術 層面上發生了質的變化。

一是記錄期刊信息載體介質的改變。目前,雖然紙 質型學術科技期刊還在期刊出版發行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於信息存儲介質的快速發展,使期刊出版發行的載 體形式呈多元化的趨勢。目前流行的存儲介質的類型主要 有:磁介質、光介質、半導體介質。這些存儲方式的普及 和應用深刻地影響著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各個環節。

二是期刊的信息表達媒體的改變。由於多媒體技術的 異軍突起,科技學術期刊內容不再是過去單一的文字、圖 表的表達方式,聲音、圖像、數碼等信息表達方式已經逐 漸成為期刊出版發行的一種重要形式。

三是期刊的信息傳遞途徑的改變。以綜合利用計算 機、網絡、多媒體等技術形成的共享信息的網絡環境為信 息傳播的主要媒介日益普及,期刊信息的傳播和交流不再 僅僅局限於傳統的印刷品方式,網絡版、光盤版已經成為 科技學術期刊的重要傳播形式。

四是獲取和利用期刊信息習慣的改變。由於記錄期刊 信息載體介質、期刊信息表達媒體和期刊信息傳遞途徑的 變化,深層次地影響了人們獲取科技信息的習慣。除了通 過閱讀文字獲取信息外,目前利用視聽設備、多媒體計算 機等技術載體獲取和利用信息已經成為重要的方式,人們 的閱讀習慣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科技學術期刊出版發行模式的改變。傳統的出版印 刷術經歷了手工抄寫、雕版印刷、機械印刷、數字化印 刷等時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科技學術期刊的出版都 採用機械印刷(鉛印)方式,使用的是活字(鉛字)排 版技術。信息時代的出版方式和手段徹底改變了傳統期 刊的出版模式。

激光照排系統,迅速實現了以“光與電”取代“鉛與 火”的技術改造,膠版印刷、聯動裝訂、直接彩印等技術 的普遍採用,使出版效率和出版質量有了大幅提高。激光 照排系統、彩色桌面出版系統等設備已經使復制過程十分 簡便。現在,最先進的數字化直接制版技術和數字化彩印 技術,可以不需膠片和拼版而把經過計算機設計的作品輸出到印刷機上,直接進行批量印刷。

網上即時發布系統,使學術期刊的出版不受地域和 時間的限制,光盤版、網絡版,乃至直接在網上發行的網 絡電子學術期刊,從根本上改變了學術期刊的出版模式。 從理論上講,科技學術期刊的出版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 地點在網上出版與紙質期刊同步發行,讀者可以在任何時 間、任何地點閱讀網上信息,“刊”和“期”的概念逐漸 弱化,突出了關鍵詞、摘要、作者等檢索入口信息,提高 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

網絡出版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編、印、發”三 個彼此獨立、各成系統的出版模式之間的界限,創作與編 輯、編輯與出版、編輯與印制以及出版與發行之間開始相 互融合。一份貯存於網絡上的電子期刊,當稿件完成評審 后即可出現在網絡上供讀者利用,實現了出版的“零等 待”和“即時出版”,簡化了信息發布的過程,這種出版 方式更加有利於學術交流,擴大了讀者面,提高了刊物的 影響力。

科技學術期刊多元化趨勢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走向

縱觀科技學術期刊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整個過程,筆 者認為盡管科技學術期刊網絡化數字化趨勢明顯,但紙質 型期刊的優勢地位難以撼動。網絡版、光盤版和紙質型印 刷版等多元化模式的存在和發展,將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科技學術期刊的重要走向。

科技學術期刊網絡化、數字化的趨勢明顯。目前, 科技學術期刊數字化、網絡化出版的形式有三種:權威 性網站組織的集中上網、期刊雜志社自主上網和期刊的 光盤版。

權威性網站組織的集中上網,以《中國知網(CNKI) 電子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代表,已具有相當大的規 模,絕大多數公開發行的科技學術期刊都加入了中國期刊 網、中國科技期刊網和萬方數據網等,這是目前我國學術 期刊與網絡連接的主要形式。其優點在於可以在較大范圍 內檢索相關學術信息,也解決了大多數學術期刊缺乏開設 網絡版經費問題和維系網絡版運營的技術與人員問題。但 是,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出版,僅僅是紙質期刊的內 容復制,或者說是紙質期刊的網絡版。

期刊雜志社自主上網,即不出版紙型版本的期刊,而 是將數字型期刊直接上網發布。網絡期刊出版形式的優勢 在於,期刊的發行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編輯發行達到 同步進行,可以實現編者、作者、讀者的即時交流。此種 網絡數字期刊的主要優勢在於:發行面廣,信息量大,即 編,即發,大大縮短了出版周期。網絡期刊所帶來的便捷和高效,是傳統的紙質型學術期刊所無法比擬的。 科技學術期刊光盤版,這種形式最大限度地適應了傳統的出版觀念和發行銷售方式,與紙質型期刊相比,它具 有體積小、信息存儲量大、信息傳輸速率高、復制方便、 檢索容易、成本低、便於收藏等優點。

紙質型科技學術期刊的優勢地位難以撼動。數字化、 網絡化期刊有諸多優勢,這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從另外 一個方面看,數字化、網絡化期刊還存在著諸多目前難以 解決的問題。比如出版質量難以控制、資金與技術難以同 步、版權歸屬難以明確,還有信息傳播的安全問題也不能 小視。而這些問題恰恰是紙質型期刊存在的優勢。

紙質型科技學術期刊出版形式已經有上百年的發展歷 史,承載著人們傳播和弘揚科學文化的重要社會職能,對 知識與文化的集聚、積累和傳承的價值還無法替代,隨著 科技的快速發展還將繼續存在和發展下去。

長期形成的閱讀習慣,使得人們對紙質型期刊資料有 著很強的依賴性。網絡期刊雖然有很多優勢,但閱讀時必 須借助計算機,不能自由地、隨時隨地閱讀,在閱讀的同 時不能很便捷地進行批注和記錄。

在網絡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雖然紙質型學術期刊在 出版數量上有所減少,但由於長期的實踐積累,紙質型期 刊從出版質量的控制、版權歸屬的明確、信息傳播安全的 保障,以及讀者閱讀感受等諸多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目前紙質型期刊仍然是讀者所喜愛的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其優勢地位難以撼動。

科技學術期刊以多元化形式存在成為必然的發展走 向。前面分析了現行學術期刊出版模式各自的優勢和局 限。從本質上來看光盤型期刊與網絡型期刊,以電子文檔 存儲和傳播,兩者具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而且,目前絕大多數科技學術期刊光盤版或網絡版都是在印刷版的基礎上 制作而成的,國內Eonly(隻有電子版)網絡版的科技學 術期刊為數還很少。應該說光盤版、網絡版和紙質型印刷 版等多元化的出版模式長期並存、共同繁榮的發展走向,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不會改變。

網絡版為印刷版帶來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技術處理方 法、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印刷版在長期的發展中積累了很 多學術期刊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和辦刊經驗,為近些年迅 速發展起來的學術期刊數字網絡出版模式提供了借鑒和發 展的基礎。網絡版和紙質型版本其各自的特點決定了未來 多元化出版模式將相互推動、相互融合、優勢互補、長期 共存,共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繁榮。(作者單位 空軍裝備研究院通信所)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