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2期

淺析地市級廣播節目主持人能力培養

呂  驥

2014年12月05日14:3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地市級廣播電台的主持人隊伍的素質參差不齊,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為了適應廣播媒體發展的形勢需要,地市級廣播主持人主持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漸凸顯。本文從即興表達的語言能力、科學的思維訓練、以及借鑒播音學中的情景再現手段就地市級廣播主持人的主持能力的培養予以分析。

關鍵詞:即興表達﹔思維訓練﹔情景再現

廣播直播節目主持人在直播節目期間由於其自身的聲音特色、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的迥異,使得各個廣播節目的主持風格、形式各有千秋。尤其是有熱線參與的互動類型廣播直播節目,這一點就更為明顯。但是仔細聽來,有些主持人即使聲音條件不盡完美但因其思維的活躍、知識儲備的全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身聲音方面的不完美,這類主持人主持的節目深受當地聽眾的喜歡。而有些主持人雖然聲音優美、悅耳,但是語言內容空洞無物甚至廢話、口水話連篇,導致其主持的節目收聽率大打折扣。因此,探析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能力培養是當前也是今后一個時期非常重要的課題。

地市級廣播電台的主持人隊伍基本由以下幾種途徑構成,一類是每年專業院校的科班畢業生﹔一類是本市的電視播音員因為年紀大不能適應電視播音的崗位需要轉崗到廣播從事主持業務﹔一類是原有的廣播老播音員為適應廣播節目發展趨勢走上主持崗位﹔一類是一些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的編輯、記者因節目需要而走上主持崗位。這基本是目前地市級廣播電台主持人組成結構一個較為普遍的模式。這樣就會出現前文提及的一個現狀。

本文探討廣播主持人產生的歷史背景、分類,以及與播音員的區別,針對地市級廣播主持人的主持能力的培養予以分析。

一、即興表達的語言能力培養

即興表達是廣播節目主持人的一項基本能力,是檢驗主持人對節目走向和新聞事件現場駕控能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主持人文化儲備、積累、沉澱的折射。《中國播音學》中指出播音、主持藝術人才的培養目標是:“有稿播音錦上添花,無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口號。在當前廣播播音、主持業務逐漸融合的態勢下,有業界人士提出可以將這一培養目標改成“有稿播音錦上添花,即興表達出口成章”。“有稿播音錦上添花”是針對播音員提出的一個具體而形象的要求。播音業務是二度創作,是對文字內容的一次再度升華,要求播音員既要有一副好嗓子還要有一定的播音表達技巧。而對於廣播節目主持人來說,即興表達則需要“出口成章”。特別是熱線直播節目的主持人更是如此。

1.隨著廣播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廣播新聞連線報道也以其形式新穎、現場感強等特點越來越受到聽眾喜愛,也越來越多地被廣播媒體所運用。這樣的傳播模式使得各類信息隨時都會傳進直播室,通過主持人的現場再加工后第一時間播出。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有效的整合連線記者發回的現場報道並予以適當的點評和延伸,這就檢驗了主持人的語言功力。

2.目前各個廣播電台都開設有熱線投訴類、行風、政風評議類的熱線節目。這些節目對於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所涉及的話題僅僅滿足於提前的備課而沒有前期甚至一貫的相關知識的涉獵和儲備,致使節目內容沒有熱點、亮點和沖突而流於平淡。

這些廣播節目的類型及內容都要求主持人能靈活熟練的駕馭節目進程並適當的予以點評和升華主題,這就需要主持人具備一定的即興表達的功力。而不至於在節目中出現“失語”、“遲語”、“誤語”,影響了節目質量甚至影響到整個廣播媒體的形象。

如何有效培養主持人的即興表達能力,筆者做了詳細的分析。(1)撰寫述評、評論。一定的文學修養、文字功底是對從事廣播電視行業的從業人員的的一個基本要求。節目主持人作為節目的最終傳播者、終端代言人更不能例外。但是,對於節目主持人來說更需要在撰寫述評、評論上下工夫,努力提升自己對一事一物,有點有面、有層次有結構的評論的能力。這樣就能在處理記者連線、聽眾連線,和嘉賓在訪談的過程中能穿針引線、夾敘夾議、由表及裡地展開探討和言論,使節目具有深度和廣度,增強節目的附加值和可聽性。

節目主持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做一個有心人,要善於感受、善於觀察、善於記錄、善於寫作。對於看到的、聽到的一些事件可以撰寫述評、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直抒自己的情緒和感情。這樣的練習做久了就能做到:“常寫筆開花,厚積言有物 。”

(2)相關的知識儲備。廣播節目主持人是面對無數受眾全憑一張嘴在說,那麼“說什麼”、“怎麼說”就考驗了主持人的內涵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腹中空空何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知識貧乏如何談吐自如,旁征博引?[1]”從目前廣播電台的管理模式來看一個主持人會在一段時間內內負責主持一檔節目,這樣就要求該主持人需要對自己所主持節目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爭取成為這一方面的行家裡手、准專家。比如:法制類節目主持人應掌握民法、刑法、交通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服務類節目主持熱應掌握居家消費、飲食起居、時尚潮流等方面的常識﹔音樂類節目主持人就要了解音樂流行趨勢、最新的歌曲排行榜單內容、各種類別歌曲的特點和風格等音樂常識。這樣才有利於主持人在節目中與嘉賓和聽眾展開順暢自如的交流、溝通,不僅提升了節目的文化品位和知識含量,也有助於主持自身品牌效應的提升。

(3)科學的思維訓練。“語言是思維的表現”。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表達的語言內容都是思維運動的最直接的表現。因此,主持人的思維訓練是關乎其能否流利順暢、明白無誤的表達的關鍵環節。同時,科學的思維訓練也能增強主持人對一些熱點問題、社會現象多方向、多角度的審視和分析。通過主持人在節目中多維度的對問題的分析,增強節目的內涵和深度,加大了節目的信息量。關於科學的思維訓練下節將展開論述。

二、科學的思維訓練

主持人是廣播電台中直接與聽眾交流情感的最活躍的人,其語言是廣播節目的主干或主線,是節目的靈魂。主持人語言的水准高低,從語言內容到語言形式都直接影響節目的整體質量。而語言是思維的產物,是思維的直接體現。可以說思維的成熟造就表達的成熟。因此要提高主持人的語言功力、語言表達能力就要從思維訓練入手。思維成熟了語言也言之有物,思維清晰了語言也條理通順,思維深刻了語言也擲地有聲。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時候如果思維混亂,語言也必定言不達意,如果沒有歷經嚴密的思維過程,節目也必然是空洞無物,無法實現傳播的效果和目的。

主持人的思維訓練主要包括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聚斂思維、類比思維等。主持人通過邏輯思維的訓練可以增強語言表達的准確度和層次感,使語言內容層次鮮明、逐層深入,環環相扣、符合邏輯﹔主持人通過形象思維的訓練可以加強語言表達的立體感和生動效果,以及語言的色彩,增強自身的口語描述能力,實現信息傳播的“保真”﹔發散思維的訓練能使主持人具備多元化思考、由點及面立體思維的習慣,特別是創新意識的提升。廣播電台的節目是期期不同、天天求變的,沒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就不可能求變求新不斷滿足聽眾需要。與發散思維相反的是聚斂思維,聚斂思維的訓練能使主持人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面對大量信息的時候能向著一個方向去思考並得出結論。節目的深刻性和內容的集中性,也就體現在聚斂思維的運用。主持人在解讀一些艱澀的理論或者政策的的時候如果僅僅是直白的講述,聽眾往往是很難聽懂繼而離開,如果主持人多使用一些類比的方法就能用聽眾能接受的、聽得懂的語言來傳播相關信息。這就要求主持人還需要訓練類比思維。類比思維的訓練能使主持人語言直觀簡明、生動形象。節目的氣氛由此得到渲染,節目的內容由此變得有趣而豐富。

當然,這些思維活動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主持人作為電台節目的“把關人”,其素質的高低決定節目的成敗和聲譽,可以說主持人經由這些思維的強化訓練而具備扎實的過硬的業務功底以適應廣播節目的要求。

三、適當的情景再現訓練

廣播節目主持人是通過有聲語言和聽眾、嘉賓展開交流、傳播信息的。如果能學習、借鑒播音員在播音創作中的情景再現的基本要求就能更好地駕馭節目和展現自己本身的的語言魅力。

情景再現是播音創作中調動思想感情使之處於運動狀態的重要手段。情景再現有其特定的含義:“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節、場面、景物、情緒……在播音員腦海裡不斷浮現,形成連續的活動的畫面,並不斷引發相應的態度和感情。[2]”播音員在播音創作時運用情景再現是以文字稿件為基礎的,追求的是傳播效果的真切性。那麼,節目主持人在和聽眾或者連線記者的交流中運用情景再現,是以他們的語言內容為“稿件”,追求的是傳播效果的現場感和真實性。

學習、掌握播音創作中情景再現這一手段,主持人就能在節目中適時地調動情感、感同身受,或慷慨激昂的點評論道或溫溫婉婉地安撫情緒。同時,學習、掌握播音創作中情景再現這一手段,還能促使主持人在接聽熱線尤其是一些突發事件的連線報道時能有效地將心比心,將自己置身於其言談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場景中,設身處地地真切感受其中的現場環境、氣氛、變化等,然后觸景生情,由感受化為感情,以“我就是聽眾”的心態,充當聽眾的耳目以身臨其境的狀態提出一系列問題,帶領聽眾逐漸接近事實真相、了解事件全貌。

廣播節目主持人主持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還涉及到許多方面,本文難免挂一漏萬。這是一個當前也是今后一段時期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作為地市級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人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結合自身實際,參照上述目標增強素養、培養能力,這既是地市級廣播電台新聞宣傳工作的需要,也是廣播節目主持人自身發展成長的業務追求。(作者系咸陽市廣播電視台節目監審辦公室主任,一級播音員)

 參考文獻:

[1] 俞虹.節目主持人通論[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

[2] 吳郁.播音學簡明教程[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

[3] 吳郁.主持人思維與語言能力訓練途徑[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