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11月下

期待寬鬆而有競爭的傳播時代

喬新生

2014年12月05日15:51        手機看新聞

信息時代探索傳播的規律,猶如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乘坐一葉扁舟探測深不可測的海底。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但同時又是一個信息匱乏的時代﹔這是一個自我表達的時代,但同時又是一個集體沉默的時代。人類從來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社會,對信息如飢似渴,可是,對有些信息又避之唯恐不及。人們可以用最先進的終端設備獲取信息,但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失去了選擇的勇氣。有人認為我們已經進入大眾媒體的時代,同時,也有人認為我們正在退縮自己的圈子進入小眾傳播的時代。互聯網絡無遠弗屆,讓地球上沒有信息的孤島,可是,每一個終端設備的擁有者,只是在自己的屏幕上尋找那些熟悉的群體。這是一個如此矛盾的時代,它讓我們關注天涯海角的新聞,卻忘記了身邊的親人。

信息的傳遞本來是為了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可是,信息的爆炸讓每個人都躲進了自己的信息“掩體”。身份社會固有的信息交流機制逐漸地失去作用,而現代契約社會的信息交流規則似乎還沒有建立。人們習慣於通過互聯網絡披露自己的行蹤,可是,人們又害怕個人的隱私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這與其說是信息時代的困擾,不如說是面對互聯網絡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哲學問題。如何在信息時代正確處理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每一個利益主體在分享信息的過程中,如何尋找權利的邊際。所有這些,都值得人們仔細地琢磨。

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個文件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究竟是平台融合還是產業融合?在新的媒體時代究竟是“內容為王”還是“渠道為王”?傳統媒體的優勢在哪裡?新興媒體的優勢又在哪裡?什麼是互聯網思維?什麼是主流媒體?什麼是新聞媒體的壟斷?什麼是新聞媒體的競爭?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人們認真思考。

當報紙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絡獲取新聞或新聞線索的時候,當互聯網絡成為傳統新聞媒體報道新聞的延伸和交流平台的時候,所有一切關於媒體內容、平台、渠道、產業的爭論似乎都變得不重要。互聯網絡媒體遵循的是資本規則,而傳統媒體遵循的是宣傳規則。可是,當傳統媒體打造互聯網站,並且借助資本市場包裝上市的時候,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絡媒體之間的界限似乎已經很難區分開來。人民日報孕育了人民網,可是,誰又能想到上市的人民網反過來又能擴大人民日報的影響力呢?這是一個不斷融合的時代,也是一個相互交織的時代。這是此消彼長的時代,同時又是相輔相成的時代。

討論媒體的融合似乎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是如果把信息社會的這種現象放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大背景下進行思考和分析,就別有意味。說到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之間的融合只是表象,其背后則是中國多元化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相互博弈。如果沒有意識到中國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不同利益主體正在尋找自己的信息發布平台和代言人,就無法真正理解中國媒體的現狀。中國已經進入多元化主體競爭的時代,而中國媒體仍然徘徊在傳統的時代,落后於整個社會的變遷。部分媒體標新立異,隻不過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而已。我們應該對中國媒體從業者給予充分的理解,但同時又不得不提醒他們,如果沒有改變自己的觀念,缺乏主體意識,那麼,在看似激烈的競爭中可能會迷失方向。

這是一個需要重塑媒體人格的時代,也是一個需要真正競爭的時代。我們期盼著寬鬆而自由的傳播時代,我們希望媒體從業者都能肩負自己的使命,承擔自己的責任,找准自己的目標,開辟自己的未來。(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教授)

來源:《青年記者》

分享到:
(責編:謝琳、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